中化project - 道家思想

2007-10-06 8:26 pm
題目係 " 何謂道? "
答案要起碼兩頁A4紙~
唔該 !

回答 (1)

2007-10-07 7:41 am
✔ 最佳答案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這一觀點被後來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為道家最基礎的核心。在各派之間對「道」的理解存在一定差異,但在中國哲學史上,通過「道」的概念對世界萬物本源進行了第一次探討,開闢了中國討論形上學的傳統。這是道家突出貢獻之一。
「道」 與萬物的關係,就靜態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終保證,是最高的價值,是終極性的價值根源。就動態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構及其動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萬物得以相生、相續、轉化、發展的實現性原理。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但它們在本源上是相同的,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並尊重自然界的規律,讓宇宙萬物「自足其性」。個人與社會也是共生互存關係,修道不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種適宜的方式,圖世界共同的利益。
「無為」被道家認為是「道」的重要特徵之一。它不是指不作為,而是指不經過深思熟慮,無目的地行為。「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帝不是無為而治的嗎?他做了什麼?只是使本人保持尊貴,令人恭敬地面對南方而已。)道家認識到任何有目的的行為都可能使行為本身產生偏差。「六親不和有孝慈。」(當我們提倡孝順、和睦的時候,家庭中的成員本身已經不坦誠、不和睦了,不然是不需要這些的。)表述類似觀點的語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根據處理問題不同,「無為」的態度即可用與政治,也可以用於修身。道家各派在堅持「無為」本質的前提中,通常給予了「無為」更豐富的內涵。
道家視生命價值重於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祿。老子強調統治者必須重身而輕名、貨。其後各個學派都提出輕物重身的觀點。而莊子,列子將「內聖」的觀點發揮到一個新的高度。
老子,《Myths and Legends of China》,1922 by E. T. C. Werner《老子》(又名《道德經》)是譯本最多的古籍之一,被西方公認為所有中國文獻中最難以解讀同時也是存在問題最多的文本之一。老子在總體上傾向治國方面,在人生觀上,老子主張「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政治上提出「無為而治」,以無為而無不為。老子從自然的二元對立觀念出發,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價值考量。
「道」的不可言說性
老子和莊子都意識到在面對終極實在面前語言是無能為力的,老子反覆觀察與思考的世界是日常觀察到符合常識的世界,無論這樣的世界是多麼真實,其主要特徵是非永恆性。而「道」就其不可言說的永恆性來說是無法預先決定或者命名的,不等同於任何可命名的事物。它是非存在,即相當於無。這是一種與任何能被命名的,確定有限的存在或實體都無法對應的實在,然而它顯然是真實的,並且是所有有限實在的根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在天地前誕生,沉默而虛空,它孤獨地站立著,而不發生變化,因為充滿於一切事物中,所以它不覺得疲乏。)這裡甚至可以感受到老子從哲學層面上對於時間空間的一個回答,同時老子將非存在與存在的世界聯繫了起來,即非存在是永恆的,而存在是短暫和有限的。老子持有這樣的觀點,無論非人類的宇宙還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自然都以「道」這樣自發無為的方式運行。我們所感受到的自然的無為是「道」的顯現,自然也以此存在於「道」中。
老子的自然無為和科學觀
和儒家宣稱的「天」相比,「道」這個詞的使用意味著老子持有一種無神觀,凡指『天』大多意味著背後存在著一種意向性的,不可逆的力,這與道家思想的無為是相背的。老子認為自然的運行是自發運行,無目的的「道」的顯現,一切有限存在誕生於非存在,並復歸於非存在,這是道家哲學的顛峰之處。然而老子卻以「玄之又玄,終妙之門」來解釋這一主張。這意味著老子堅信自然的無為運行方式但無法考證它,因為對於自然的科學考察是與「無為」相對立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道家思想者不通曉同時代的自然觀(科學),老子在描述經驗性的常識世界時也強烈關注自然的二元對立性質,而莊子更體現了其對自然觀的深刻認識。
「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淮南子·原道訓》:「無為為之而合於道」。 道家的「無為」,是清靜自守之義,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達到的「合於道」 的理想境界。能達到這種理想境界便無所不能為(無為而不無為)。
人類領域
老子對人類領域有著深刻關懷。由於「道」存在於一切有限存在中,人類本身也便是自然的顯現。人們擁有生命,可以品位生活,但同時也要隨時準備毫無遺憾地離開它,對於「道」所帶給我們本身不可避免的病痛,死亡都是有限存在的誕生和復歸於非存在。對於生活方式,老子主張「僅僅活著」,強調「活著就行」。老子認為對於居住於「道」中同時又是「道」的顯現的人來說慾望應是相當簡單和有限的,對於人本身的慾望,應該徹底拋棄。然而現實是「道」在人類領域上發生了分離,老子將之歸結於兩個因素,一是文明的興起,文明使人在財富、權力、道德完善各個方面上有了新的目標(老子也被認為是徹底的原始主義者);二是人本身在道德層面上的墮落。
政治領域
老子的原始主義同樣體現於政治領域,然而並不是一種無政府主義,《老子》中有很多對統治者的建議和告誡,主張統治者要使人民消除慾望,使人民不去小心翼翼的追求「仁義」而本身卻充斥著陰險和狡詐同時採取無為而治的方針。其中老子認為只有道家的聖賢,即領悟並體現了「道」的人才能將宣判文明的終結,使人民恢復原始的「道」的無欲狀態中去。老子曾將政治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不知有之」,推行不言的教化,人民不知有治理者,各順其性,各安其生;第二等,「親而譽之」,用道德感化人民,用仁義治理人民,人民都稱讚執政者;第三等,「畏之」,用政教治理人民,用刑法威嚇人民,百姓們都很害怕;第四等,「侮之」,用權術偽詐愚弄,欺騙人民,百姓都要起來推翻它。
莊子
莊子是老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者,他的著作表現出他的思想涵蓋了當時各種思潮。後人常將他與老子並稱老莊,是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具有非常顯著的悲觀主義,其思想主要關注在生命上,以修身為主旨,「內聖」的觀念被莊子發揮到了極點。佛教傳入中國後受莊子哲學影響相當大,並由此產生了禪宗。莊子的人身哲學被後世用來倡導藝術精神的培養,打破小我與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以審美的意態體悟世界,對中國的詩歌、繪畫等許多藝術領域有著重要的影響。《莊子》在文學上也取得了相當成就,代表作《逍遙游》是先秦散文的顛峰作品之一。
莊子之「道」
莊子雖然也承認「道」是萬物本源,但和老子的「道」存在一定差異。老子主張「道」為非存在,並以自然顯現出來,莊子的觀點則不同。莊子在支持「道」是無(非存在)同時,比老子更加關注「道」中關於「存在」的內涵。《莊子》中的「道」表現出了不可窮盡的多樣性和創造性。莊子並不僅把「道」的存在歸結於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自然,他試圖比老子更確切的描述不可描述的「道」。他不僅把著眼點停留於自然循環變化的規則,還將目光投向不可預測的,不能預期的變化。這種對於自然具有創造性的欣賞對後代也產生了相當影響。
莊子的實在觀
在《莊子》中記述了許多莊子好友惠施所提出的問題。先秦時期,以惠施、公孫龍為代表的名家引發了中國古代語言危機的高峰。他們提出的諸多悖論引起了關於存在的廣泛關注,影響了當時與後人思考世界的方式。莊子也受到了名家思想的影響,他肯定事物的有限實在性,「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說話並不等於吹氣,畢竟說出了某些東西。)即假如語言沒有被日常虛假意識或者成見之類所影響,語言也許可以與事物本體表現一致。「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人睡在潮濕的地方,腰背就會疼痛,泥鰍也會這樣嗎?)莊子認為語言可以說出東西,但無論從道德層面還是知性層面都不能以對或錯的方式來談論他們。只有在非存在的條件下,所有存在和關係才能找到本源。對於日常經驗性的世界,是一種有條件的實在,從根本上講是空的(這和佛教的哲學觀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和老子對於倫理上的偏好不同,莊子主張以一種審美的、藝術的角度而非科學的態度來觀察世界,所以他對於自然世界的有限存在表現出了絕對意義上的價值中立。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12: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06000051KK017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