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世界上最有用的東西是知識
書籍是哺育心靈的乳汁、鑄造靈魂的工具、啟迪智慧的鑰匙,是傳承文明的橋梁和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作為人們獲取各種知識、汲取精神營養的重要途徑,不僅關乎國民素質提高和生活改善,更關係到民族復興、社會和諧與人
類進步。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推動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文明理念的傳播,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十分重要而緊迫。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閱讀的傳統,貫穿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光輝史冊中。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信奉“不學詩,無以言”,以“耕讀傳家”為高尚家風,以“學富五車”為不懈追求,讀書像血液一樣融入生活,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頭懸梁錐刺股、孟母擇鄰斷杼的故事家喻戶曉,李白鐵杵磨成針、司馬光警枕勵志、范仲淹斷齏劃粥、宋濂冒雪訪師的事跡千古傳誦。閱讀的軌跡,深深鐫刻在世界各國發展的歷程上。猶太人視書本為珍寶,哺育了馬克思、愛因斯坦等傑出的科學家和思想家,129人獲得諾貝爾獎,佔全部得獎人的32%,並且在一半是沙漠的狹窄國土上建起了中東最富裕的國家。在俄羅斯人看來,書籍與麵包同等重要。閱讀的力量,永遠閃爍在文壇巨擎的不朽經典裏。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說明,只有辛勤讀書,博採眾長,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書寫更美麗的人生和世界。
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品位,也決定一個民族的素質,影響一個國家的走向。讀書,提升人生的境界。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為縝密的邏輯、深奧的思想所環抱,被崇高的境界、偉大的靈魂所震撼,使身心得到愉悅,讓思想縱橫捭闔,能夠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更加睿智,更富創造力。讀書,改變民族的氣質。知識是現代社會的靈魂,而讀書是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社會越發展,知識的作用就越顯著。一個民族讀書的人口越多,知識傳遞就越快,文明程度就越高,發展就會越好越快。讀書,增強國家的根基。當今時代,文化作為軟實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讀書是創造力和活力的起點,是文化底蘊的基石。誰形成了樂於讀書的社會風尚,誰就掌握了學習的先機和主動權,誰就搶佔了生存和發展的制高點。世界各國無不高度重視通過讀書來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美國將“閱讀優先”作為教育政策的主軸,英國要打造一個“讀書人”的國度,每五個俄羅斯家庭就有一套《普希金文集》,以色列人均讀書量居世界各國之首。喚起人們的讀書激情,營造書香濃郁的社會,中華民族將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
時代在變化,閱讀的方式和途徑也在發生深刻變化。調查表明,近年來我國國民的閱讀率持續下降,而網路的閱讀率增長了5倍,說明傳統意義上的讀書方式在減少,而人們獲取知識的需求依然旺盛。去年我應鄭州大學學生的邀請去講傳統國學,與學生們就《詩經》、《論語》、《左傳》等中華傳統經典展開交流與互動,現場氣氛之熱烈,同學們興趣之濃厚,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到,世界上最有用的東西是知識,書是人類是最好的朋友。根據多年來的體會,我認為,讀書應該在“勤、選、活、思、用”五個字上下功夫。“勤”,就是要持之以恒。“讀書勤乃成,不勤腹中空”。只有勤於讀書,才能到達知識的彼岸。工作再忙,生活再累,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讀書,逐漸養成“一天不讀書,渾身不舒服”的好習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會聚沙成塔、聚腋成裘,進一步堅定信念、通達情理、知曉榮辱。“選”,就是要有所選擇。開卷有益,是針對好書益書而言的。埋首庸俗低劣之作,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卻一無所獲。凡書必讀,一輩子也讀不完,只能有所選擇,讀其精要。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週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每個人都可以根據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愛好,多讀經典名篇,多讀有代表性、有新意、有特點的精品力作。“活”,就是要方法靈活。閱讀方法對路,才能事半功倍。對思想博大精深的傳世經典,要反復研讀、求深求細,把握精神實質;對於頗有新意但開掘不深的書籍,可以快速瀏覽,掌握大概,知其創新所在;對精華與糟粕混雜在一起的書,則進行分析式閱讀,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內容粗俗、品質低下的書,就要堅決棄之如弊履。“思”,就是邊讀書邊思考。盡信書不如不讀書,善思考才能得真知。要善於質疑,敢於發問,使自己和作者平等交流,形成思想互動;要善於比較,分清高下,排除謬誤,認識真理;要善於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融會貫通。“用”,就是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讀書應注意理論聯繫實際,把學習知識同提高修養相結合,轉化為優良品格和高雅氣質;同積累經驗相結合,轉化為理論概括和真知灼見;同工作崗位相結合,轉化為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
一本本書像一艘艘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開展全民閱讀,提高國民素質,需要黨委、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保障公民的讀書權利,加強圖書館、閱覽室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人們閱讀創造條件;需要新聞媒體積極宣傳讀書的意義和價值,激發人們讀書的熱情;需要作者和出版社面向市場、面向讀者,多出書、出好書;需要各方面組織開展讀書活動、捐書活動,營造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社會氛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應當踩著時代的鼓點,自覺閱讀,開闊眼界,提高修養,陶冶情操,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華文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
學無止境,行者無疆。那就翻開書頁吧,品味讀書的樂趣,體驗讀書的喜悅,沉浸在濃濃的墨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