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甚麼??

2007-10-06 1:05 am
甚麼是雙重眼壁的颱風??

回答 (5)

2007-10-06 1:11 am
✔ 最佳答案
颱風(亦稱颶風或旋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是一種強烈而具有破壞力的熱帶風暴,是一種環繞低壓系統而形成的漩渦狀氣流。風速極高(大於34米╱秒),但暴風中心(風眼)卻十分平靜。

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級12級及以上(即每秒32.7米)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其中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typhoon),在孟加拉灣則另稱為旋風(cyclone)。

颱風通常於七月至十月間從熱帶海洋生成,並向西或西北方移動(在南半球則為西或西南方);登陸後風力會減弱。據美國軍方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太平洋及中國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17.7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分是八月,其次是七月和九月。

在非正式場合,泛指所有在北太平洋西部出現的熱帶氣旋,包括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

每年生成的颱風以字母順序命名,原本均用女性名字,1978年起首次使用到男性名字。
2007-10-09 2:38 am
包圍風眼的是圓桶狀的風眼牆,風眼牆內對流非常強烈,其雲層的高度在熱帶氣旋內通常是最高的,降水的強度和風力的強度在熱帶氣旋內也是最大的。強烈的熱帶氣旋有眼壁置換週期,產生新的外眼壁替代內壁。[7]其成因為熱帶氣旋眼壁外圍的螺旋雨帶重組,然後漸漸向內移動,竊取了眼壁的濕氣與能量。在這階段,熱帶氣旋進入了一個減弱的過程。在外圍新的眼壁完全取代舊眼壁,如果環境許可,熱帶氣旋會重新增強。[8]透過多頻微波掃描和雷達可以清楚觀測到眼牆更新週期中的熱帶氣旋出現雙重眼壁;[7]如果熱帶氣旋眼壁置換的過程較為明顯,更可從可見光和紅外線衛星雲圖上觀測到。
2007-10-07 5:25 am
結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4/Hurricane_structure_graphic-zh.jpg/300px-Hurricane_structure_graphic-zh.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熱帶氣旋的結構
一個成熟的熱帶氣旋有以下的部分:

地面低壓
熱帶氣旋的中心接近地面或海面部分是一個低壓區。地球海平面上所錄得最低的氣壓(870hPa)是在有紀錄以來最強的熱帶氣旋颱風泰培中心所錄得的[1]。
暖心
熱帶氣旋的暖濕空氣環繞著中心旋轉上升,過程中水氣凝結釋放大量潛熱,熱能在中心附近垂直分佈。熱帶氣旋內各高度(接近海面例外)的氣溫都比氣旋外為高。[2]。
中心密集雲層區
圍繞熱帶氣旋中心旋轉的密集雲層區,通常是由雷暴產生的卷雲。[3]
風眼
強烈的熱帶氣旋的環流中心是下沉氣流,將形成一個風眼。眼內的天氣通常都是平靜無風,無雲,甚至時有陽光(但海面仍可能波濤洶湧)。[4]。風眼通常都是呈圓形,直徑由2公里至370公里不等。[5][6]較弱的熱帶氣旋的風眼可能被中心密集雲層區遮蔽,甚至沒有風眼結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e/Typhoon_amber_concentric_eyewalls.gif/300px-Typhoon_amber_concentric_eyewalls.gif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97年的颱風安珀正在進行眼壁置換

風眼牆(或稱眼壁)
包圍風眼的是圓桶狀的風眼牆,風眼牆內對流非常強烈,其雲層的高度在熱帶氣旋內通常是最高的,降水的強度和風力的強度在熱帶氣旋內也是最大的。強烈的熱帶氣旋有眼壁置換週期,產生新的外眼壁替代內壁。[7]其成因為熱帶氣旋眼壁外圍的螺旋雨帶重組,然後漸漸向內移動,竊取了眼壁的濕氣與能量。在這階段,熱帶氣旋進入了一個減弱的過程。在外圍新的眼壁完全取代舊眼壁,如果環境許可,熱帶氣旋會重新增強。[8]透過多頻微波掃描和雷達可以清楚觀測到眼牆更新週期中的熱帶氣旋出現雙重眼壁;[7]如果熱帶氣旋眼壁置換的過程較為明顯,更可從可見光和紅外線衛星雲圖上觀測到。
螺旋雨帶
螺旋雨帶是繞著熱帶氣旋中心運動的雨雲和雷暴。在北半球,螺旋雨帶向逆時針方向繞中心運動。螺旋雨帶會為地面帶來大風雨,而在每條雨帶之間則會較為平靜。在接近陸地的熱帶氣旋,螺旋雨帶中會形成龍捲風。[4]擁有多條螺旋雨帶的熱帶氣旋一般較強及發展成熟;但也有一些「輪狀颶風」的主要特徵是沒有螺旋雨帶。[9]
外散環流
所有低壓系統均需要高空輻散以持續增強,熱帶氣旋的輻散從所有方向流出。因為科里奧利力的作用,熱帶氣旋的高空呈反氣旋式外散環流。地面或海面的風強力向內旋轉,隨著高度上昇減弱,最終改變方向。這個特點和熱帶氣旋中心的暖心結構有關,所以熱帶氣旋需要垂直風切變微弱的環境維持暖心結構,才能延續輻散。[10]

[編輯] 生成

[編輯] 生成的動力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8/Hurricane_profile_graphic-zh.gif/300px-Hurricane_profile_graphic-zh.gif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在溫暖的海洋上,當水氣冷凝,能量的釋放啟動正反饋迴圈,熱帶氣旋得以形成。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英語: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科學家估計一個熱帶氣旋每天釋放5×1013至2×1014焦耳的能量,[11]比所有人類的發電機加起來高二百倍,[11]或等於每二十分鐘引爆一顆一千萬噸的核彈。[12]
結構上來說,熱帶氣旋是一個由雲、風和雷暴組成的巨型的旋轉系統,它的基本能量來源是在高空水氣冷凝時汽化熱的釋放。所以,熱帶氣旋可以被視為由地球的自轉和引力支持的一個巨型的熱力發動機[13],另一方面,熱帶氣旋也可被看成一種特別的中尺度對流複合體(英語: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不斷在廣闊的暖濕氣流來源上發展。因為當水冷凝時有一小部分釋放出來的能量被轉化為動能,水的冷凝是熱帶氣旋附近高風速的原因。[14]高風速和其導致的低氣壓令蒸發增加,繼而使更多的水氣冷凝。大部分釋放出的能量驅動上升氣流,使風暴雲層的高度上升,進一步加快冷凝。[11]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0/GulfMexTemps_2005Hurricanes-zh.gif/190px-GulfMexTemps_2005Hurricanes-zh.gif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圖表顯示當颶風卡特里娜和颶風麗塔經過墨西哥灣,該區的水溫下降。
熱帶氣旋因此能夠取得足夠的能量自給自足,這是一個正反饋的迴圈,使得只要暖濕氣流和較高的水溫可以維持,越來越多的能量便會被熱帶氣旋吸收。其他因素例如空氣持續地不均衡分佈也會給予熱帶氣旋能量。地球的自轉使熱帶氣旋旋轉並影響其路徑,這就是科里奧利力的作用。綜合以上敘述,使熱帶氣旋形成的因素包括一個預先存在的天氣擾動、高水溫、濕潤的空氣和在高空中相對較低的風速。如果適合的環境持續,使熱帶氣旋正反饋的機制藉著大量的能量吸收被啟動,熱帶氣旋就可能形成。
深層對流作為一種驅動力是熱帶氣旋與其他氣旋系統的主要分別,[15]因為深層對流在熱帶氣候地區中最強,所以熱帶氣旋大多在熱帶地區生成。相對地,中緯度氣旋的主要能量來源是大氣中的已存在的水準溫度梯度。[15]如果熱帶氣旋要維持強度,就必須留在溫暖的海面上,使正反饋機制得以持續。因此,當熱帶氣旋移入內陸,強度便會迅速減弱。[16]
當熱帶氣旋經過一片海洋,該處海域的表面溫度會下降,從而影響熱帶氣旋後來的發展。溫度的下降主要是因為熱帶氣旋帶來的大風使海水翻滾,海底較冷的海水湧上。較涼的雨水的下降、雲層的遮蔽使海洋減少吸收太陽的輻射,也是表面海水溫度下降的原因。以上因素相輔相成,會使一大片海洋的表面溫度在幾天內戲劇性地下降。[17]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7/Atlantic_hurricane_graphic.gif/180px-Atlantic_hurricane_graphic.gif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大西洋信風帶的波動——在盛行風路徑上移動的輻合氣流使大氣變得不穩定,熱帶氣旋因而有機會形成。

[編輯] 生成的條件
熱帶氣旋的能量來自水蒸氣凝固時放出的潛熱。對於熱帶氣旋的形成條件,至今尚在研究之中,未被完全了解。一般認為熱帶氣旋的生成須具備六個條件,但熱帶氣旋也可能在這六個條件不完全具備的情況下生成。

海水錶面溫度不低於26.5°攝氏,且水深不少於五十米。[18]這個溫度的海水造成上層大氣足夠的不穩定,因而能維持對流和雷暴。[19]
大氣溫度隨高度迅速降低。這容許潛熱被釋放,而這些潛熱是熱帶氣旋的能量來源。[18]
潮濕的空氣,尤其在對流層的中下層。大氣濕潤有利於天氣擾動的形成。[18]
需在離赤道超過五個緯度的地區生成,否則科里奧利力的強度不足以使吹向低壓中心的風偏轉並圍繞其轉動,環流中心便不能形成。[18]
不強的垂直風切變,如果垂直風切變過強,熱帶氣旋對流的發展會被阻礙,使其正反饋機制未能啟動。[18]
一個預先存在的且擁有環流及低壓中心的天氣擾動。[18]
2007-10-07 2:34 am
眼壁是最接近颱風中心的環型對流雨帶,該區的風力最強,雨勢最大。通常大部份颱風只有一個眼壁,很多成熟而強烈的颱風亦會出現雙重眼壁結構(美國雙重眼壁的颶風達總數的一半以上),但並非所有強颱風都有雙重眼壁。

在西太平洋,雙重眼壁結構並不少見。2003年的颱風鯨魚、颱風杜鵑、2000年的颱風鴻雁及颱風啟德、1997年的颱風芸妮及1987年的颱風戴娜都曾出現此現象。香港天文台的天氣雷達曾清楚展示颱風愛茜(1975年)及颱風荷貝(1979年)的雙重眼壁結構。愛茜及荷貝都是強颱風,中心風速超過每小時200公里。香港因此需要懸掛十號颶風信號。

現時普遍認為當強颱風出現雙重眼壁結構時,它們是處於「眼壁更替週期」:新的眼壁發展,替代當時的舊眼壁。週期開始時一個環型的密集對流區首先在眼壁外發展,繼而向內移動,以至出現雙重眼壁結構。其後內眼壁最終消散,外眼壁則增強並向內移動。雙重眼壁結構會維持約一至兩日,通常顯示颱風該次增強週期接近完結。
參考: 香港天文台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07-10-06 9:48 pm
颱風的形成─

  在熱帶海洋的海面上,當海水受太陽照射,氣溫逐漸升高,而容易蒸發為溫度高、溼度高的水氣,散布到空氣中。熱空氣上升以後,四周的冷空氣便向這個空間填補,然後,冷空氣又因太陽照射變成熱空氣,再度向上升高。如此循環不已的結果,就形成了一個「熱帶低氣壓」。低氣壓形成後,四周的高氣壓網低氣壓流動,便如此形成了風,接著再與季風、信風相遇,產生一個猛烈的的旋渦,再加上地球的自轉,低氣壓就形成一個熱帶風暴。於是,旋渦越來越深,風越來越大,而達到每秒17.2公尺的風速(相當於8級風)時,終於達到了颱風的標準(輕度颱風)。這時,廣大的洋面繼續供給充分的水氣,形成組織的螺旋雲帶,颱風的威力不斷增強,開始對地球上的動、植物構成威脅。所以,颱風除了各地的俗稱以外,還有個正式的學名──「熱帶氣旋」,因為它通常發生在夏天的赤道附近。

颱風的結構─

  從高空俯瞰颱風,可以看出它是一個大規模的空氣旋渦,直徑大約數百公里,有的可達一千公里以上,雲層成螺旋狀,以逆時鐘方向往中心匯合,而沒有雲層的中心成圓形或橢圓形,這就是「颱風眼」;颱風強度越強,颱風眼越清楚。

  颱風眼氣壓比周圍低很多,而且氣壓越低,颱風強度越強。因為氣流快速旋轉產生強大離心力,所以颱風眼內一片寧靜,沒有暴風雨,夜晚甚至能見到天上的星星。颱風強度減弱時,颱風眼就逐漸模糊,因此,從颱風眼的變化可以察覺颱風強度的改變。

  觀測氣象衛星雲圖或雷達觀測的降雨回波圖, 會發現颱風中的與雲呈螺旋狀從中心向外擴展。當颱風接近某地時,該地會下很大的陣雨,那是因為該地正好位於螺旋雲代的雲層下。

  颱風尚在遠方時,陣雨與陣風的發生間隔較長,下雨的時間也較短。等到颱風逐漸接近後,陣雨的發生間隔會慢慢縮短,強度也逐漸增強,不久即成為暴風雨。颱風中心附近是風雨最強的地方,了解了這種情形,便能分辯颱風的動態。
颱風行走的路徑─

  根據多年的觀察,氣氛學家將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颱風納成三條主要道路:

  第一條: 颱風在太平洋出現後,先向西行,最後掠過臺灣附近海面,向日本侵襲。

  第二條: 颱風由菲律賓的東方海面向西北進行,經巴士海峽到臺灣附近,然後轉入南海,侵入我國沿海地區。

  第三條: 颱風從加羅林群島及馬利安納群島一帶向西北西進行,約到達北 緯20-25度後,先轉向北再轉向東北,形成一拋物線的路徑,至高緯度處即轉變為溫帶氣旋而消滅。

  臺灣正好處於第一和第二條路徑上,因此,我們不幸有了一個多颱風的氣候。

颱風的分級─

  介紹颱風的分級以前,我們必須先認識風的級數。西元1805年,英國海軍上將蒲福,根據地面塵土飛揚和樹枝擺動的情形,把風速分為十三級,稱為「蒲福風級」。到了1940年,美國氣象機構以蒲福風級為基礎,利用現代測風儀把風速分為十七級。因為十七級分級法是根據蒲福風級修正而來的,所以仍保存它的名字。下面,就是「蒲福風級表」:

級數 風的名稱 風  的  說  明  速 度
0 無 風  毫無風的感覺,炊煙筆直向上。 0~0.2
1 軟 風 炊煙斜升,可看出風向。  0.3~1.5
2 輕 風 有風吹在臉上的感覺,樹葉搖動。 1.6~3.3
3 微 風  樹葉與小樹枝被吹動。 3.4~5.4
4 和 風 旗幟飄動不止,紙張飛揚,且有風沙。 5.5~7.9
5 清 風  池塘的水面波浪起伏。 8.0~10.7
6 強 風 張傘困難,大樹枝搖動,電線被吹的呼呼作響。  10.8~13.8
7 疾 風 樹全身搖動,逆風行走困難。 13.9~17.1
8 大 風 寸步難行,樹枝被折斷。 17.2~20.7
9 烈 風 煙囪被吹倒,屋頂瓦片被吹翻。 20.8~24.4
10 狂 風 樹木被連根拔起,房屋會遭受嚴重災害。  24.5~28.4
11 暴 風 風力更強,許多建築物被吹壞。 28.5~32.6
12 颶 風 災害更大 32.7~36.9
13 颶 風   37.0~41.4
14 颶 風   41.5~46.1
15 颶 風   46.2~50.9
16 颶 風   51.0~56.0
17 颶 風   56.1~61.2

  在氣候學上,按照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我國氣象臺把颱風分成三級:

  一、輕度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再每秒17.2到32.6公尺之間,相當於八到十一級風。

  二、中度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在每秒32.7到50.9公尺之間,相當於十二到十五級風。

  三、強烈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在每秒51公尺以上,相當於十六級以上的風。

  最近幾年來,出現了好幾個中心附近最大風速超過每秒65公尺的颱風,因為威力實在太驚人,因此有人發明了一個新名字,把它們稱為「超級強烈颱風」。

颱風的命名─

  有時候,海洋上會同時形成好幾個颱風。為了方便辨別,原先氣象學家將颱風編上號碼,如「第3609號」,表示這個颱風是再西元1936的第九個颱風。但因這種代號不易記憶,所以,民國三十六年,美國駐關島的氣象隊,便為颱風取了一些名字。他們將發生在南半球的颱風以男性的名字命名,發生在北半球的則用女性的名字稱呼。

  在北半球又以經度180度為界限,劃分成兩個部分,東西兩半球各訂出四組用英文命名的女性名字,如南施、賽洛瑪,依颱風發生的順序,依次週而復始輪流使用。從1979年起,北半球的颱風名字改以男性名字,如偉恩、戈登,和女性名字混合使用,西南半球盟以男性名字為主。

颱風警報─

  我國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分成兩個階段:

  一、海上颱風警報:凡是預測颱風在未來二十四小時內,可能會來到臺灣海岸線外一百公里以內的時候,就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二、海上級陸上颱風警報:凡預測颱風的暴風圈再未來的十八小時內,可能侵襲臺灣陸地時,就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

  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時,白天用黃色長方形旗幟來表示,一面旗表示強風特報,兩面旗表示海上颱風警報,三面旗表示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晚上則用綠色燈號表示,燈數與旗數代表之意義相同。

颱風的災害─

  颱風引起的主要災害可分為報朝、豪雨、暴風:

  一、暴潮:颱風是個超乎尋常的低氣壓中心,他所產生得吮吸作用會使海面上升高,再加上暴雨的推波助瀾,便可能造成暴潮現象,帶來嚴重災害。歷史上最慘重的颱風災害,發生於一九七零年的東巴基斯坦,有三十萬人慘遭溺斃,罪魁禍首就是六到九公尺的暴潮。

  二、豪雨:颱風從海面上帶來大量溫暖而濕潤的空氣,所經之處都會引起豪雨。如果颱風到達時,正巧碰到梅雨或東北季風時期,在他們的影響下,即使颱風為直接侵襲,也很容易造成嚴重水災;如八七水災就是這樣造成的。另外,民國五十二年,葛樂禮颱風掠過臺灣附近海面,大旱溪上游創下二十四小時內降水量達一千二百四十八公厘的世界紀錄,使下游的台北盆地災情慘重,這是颱風巧遇東北季風所造成的結果。

  三、暴風:颱風登陸後,風速往往都會減慢,但特殊地形卻可使風速不減反增。例如峽谷地形,一但遇到西北風吹入,就會使風速增強。民國五十一年,艾米颱風在淡水河谷助威下,曾創下台北市的最大風速紀錄─每小時一百八十八公里,使市區滿目瘡痍。


收錄日期: 2021-04-23 17:53: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05000051KK019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