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問字!!!

2007-10-04 3:35 am
請問以下o既字,翻譯成白話文,,,,
意思係咩!!?

屯,欲,適,進,稟,遂,諸,召

以上o既字,都係出至"楊修之死"的!!!

回答 (1)

2007-10-04 3:42 am
✔ 最佳答案

tún
〈動〉
1.會意。從屮貫一。屮(chè),草。一,土地。象草木初生的艱難。①(zhūn)本義:艱難。②引申義:聚集)
2.聚集 [assemble]
屯,聚也。——《廣雅·釋詁三》
勝廣皆為屯長。——《漢書·陳勝傳》。師古曰:“人所聚曰屯。”
火與日,吾屯也。——《莊子·寓言》
屯騎羅而星布。——張衡《思玄賦》
3.又如:屯聚(會合,聚集);屯屯(聚集);屯合(聚集);屯行(集中行進);屯萃(聚集);屯結(聚集;集結);屯塞(聚攏堵塞);屯師(集結軍隊);屯居(聚居)
4.戍守,駐扎 [garrison]
屯大澤鄉。——《史記·陳涉世家》
屯于境上。——《史記·魏公子列傳》
屯新野。——《三國志·諸葛亮傳》
5.又如:屯封(屯守之地);屯堡(軍隊戍守的保壘);屯衛(派兵駐守護衛);屯籍(登載屯兵的名冊);屯夫(守卒);屯列(布防,屯駐);屯次(駐扎);屯防(駐兵防御);屯住(屯駐。駐守);屯泊(駐扎)
6.屯田 [have garrison troops open up wasteland and grow food grain]。如:屯政(有關屯田的事務);屯丁(屯田之人);屯田客(募來屯田的農民);屯弁,屯衙(管理屯田的小吏);屯收(屯田的收益);屯利(屯田之利);屯官(掌管屯田事務的官)
7.積聚。聚集儲存起來 [store up]
蜂屯蟻雜,不可爬搜。——唐·韓愈《送鄭尚書序》
8.又如:屯積(積聚財貨);屯糧;屯積居奇(把奇貨儲存起來,待機高價出售);屯云(積聚的云氣)
9.阻塞 [block]。如:屯門;屯路;屯咽(阻塞);屯街塞巷



<名>
1.(形聲。從欠,谷(yù)聲。“欠”表示有所不足,故產生欲望。本義:欲望;嗜欲) 同本義 [desire;pleasure-seeking desire]
欲,貪欲也。——《說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應也。——《荀子·正名》
六欲。——《呂氏春秋·貴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論語》。注:“樂色曰欲。”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蘇洵《六國論》
厲而不剛者,則欲奪之也。——三國魏·劉劭《人物志》
2.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喪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語。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淪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語。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下,包括欲天、人間和地獄等);欲心(情欲之心);欲事(男女情欲之事);欲塵(佛教語。佛家謂財、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塵埃,故稱)



shì
<動>
1.(形聲。從辵(chuò),啻(chì)聲。本義:往,到)
2.同本義 [go]
適,之也。——《說文》。段曰:“往自發動言之,適自所到言之。”
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漢書·高帝紀》
輟耕之壟上。——《史記·陳涉世家》
適,往也。——《爾雅》
民不適攸居。——《書·盤庚》
爰其適歸。——《詩·小雅·四月》
適彼樂土。——《詩·魏風·碩鼠》
使適四方。——《周禮·小行人》
以適父母舅姑之所。——《禮記·內則》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詩·魏風·碩鼠》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宋· 蘇軾《石鐘山記》
3.又如:無所適從;何適;適秦;適遠(到遠處去);適野(前往野外)
4.歸向 [turn towards]
好惡不愆,民知所適,事與不濟。——《左傳·昭公十五年》
5.又如:適歸(往歸;歸向);適道(可以一起學習,而不可以一起完成某種事業或達到某種道德境界)
6.女子出嫁 [marry]
適,女子出嫁。——《玉篇》
女年十五許,有適人之道。——《孔子家語·本命》
女三人,長適秘書丞錢袞,余尚幼。——歐陽修《江鄰幾墓志銘》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7.又如:已適(已嫁出);重適(改嫁)
8.符合,適合 [fit;suit]
適我愿兮。——《詩·鄭風·野有蔓草》
其風雨則不適。——《呂氏春秋·明理》
寒暑適。——《呂氏春秋·大樂》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9.又如:適意(順心;滿意);適志(做事合乎心意);適變(適應變化);適職(適合職分);適愿(符合心愿);適價(合適的價格);適足(充足適度而不過分);適例(恰當的例子)
10.節制 [control]。如:適欲(節制欲望);適逸(節制淫樂)
遇 [meet]
11.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班彪《王命論》

bǐng
<動>
1.(會意。稟為稟的俗字。本義:給予谷物)
2.同本義 [grant grain]
稟,賜谷也。——《說文》
既稟稱事。——《禮記·中庸》。注:“稍食也。”
食聞吏稟當受粥者,或以陳粟。——《漢書·文帝紀》
葬陣亡者,稟其家五歲。——《新唐書·憲宗紀》
3.又如:稟贍(指以公糧賑濟百姓);稟谷(官府給予糧食);稟糧(供給糧食);稟食(公家配給糧食)
4.賦予;給與 [bestow on;give]
稟,予也。——《廣雅》
天稟其性。——《漢書·禮樂志》
5.又如:稟質(天資);稟才(天賦的才華);稟分(天賦的資質);稟形(天賦的形貌);稟體(天賦的體質)
6.承受 [bear]
臣下罔收稟命。——《書·說命》
7.又如:稟令(承受命令);稟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稟靈(秉受靈秀之氣)
8.報告 [report]
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三國演義》
9.又如:稟陳(下級對上級陳述報告);稟牘(對上級有所陳述的文件);稟知(將事情或情況告知尊長)


2007-10-03 19:43:35 補充:
遂同本義 [escape]遂,亡也。——《說文》行,往 [go]遂,往也。——《廣雅·釋詁一》不能遂。——《易·大壯》遂賢良。——《禮記·月令》又如:遂行(通行;順適地進行)稱心如意;使得到滿足 [fulfill]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唐·李中碧《廬山》王吉曰:長卿久宦游不遂,而來過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又如:遂懷(遂愿);遂隱(滿足隱遁的愿望);遂初(舊時辭去官職,實現隱退的本愿)


收錄日期: 2021-04-11 20:30: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1003000051KK031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