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如果單純以時間早晚而論,孫策託孤於張昭之事確實更勝劉備託孤於諸葛亮。
若是在摻入其他考慮因素,則孫策與張昭的託孤故事又確實不如劉備與諸葛亮的「白帝城託孤」,這絕非有心之掠人之美,故意專美獨厚諸葛亮。
孫策死後,其統領的江東內部並無可成氣候的大規模叛亂,但是劉備死後,蜀漢卻有「南中之叛」。孫策之死乃因仇家刺殺,劉備之死則源於「猇亭(夷陵)之敗」;許貢門客刺殺孫策對孫吳而言,是損失一位領袖,然劉備猇亭之敗對蜀漢而言,不僅只是損失一位領袖而已,還折損了許多菁英精銳並損耗了泰半的國力。
孫策死後,孫吳有何外在威脅?中原的曹操及荊楚的劉表。曹操初聞孫策亡故之時,的確有興兵征討孫吳的念頭,但卻在侍御史張紘的勸說下,打消攻伐孫吳念頭,後來的曹操便專心於與袁氏的爭霸,無暇顧及江東之事。而勸曹操打消念頭的張紘卻原本就是孫吳的臣屬,後來也回江東繼續「委質」孫氏。至於荊楚的劉表則是素無「四方之志」的守成之君,對江東的威脅遠遠不及曹操,且劉表與孫吳之間的幾次戰爭都不是劉表主動挑起,劉表荊州軍對江東孫吳軍的戰績也是敗多勝少。反觀劉備死後的蜀漢,除了原本勢不兩立的曹魏外,還要面對邦誼破裂的舊日盟友-孫吳的「明槍暗箭」,諸葛亮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可不是誇大來嚇唬人的。
兩相對比孫策託孤與劉備託孤的孫吳和蜀漢之局面情勢,其實蜀漢明顯比孫吳糟糕多了。然後人之所以摒除張昭而讚揚諸葛亮的原因,除上述對比結果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則在於「赤壁之戰」前夕,身為孫策託孤之人的張昭,竟然主張孫權要學劉琮那般投降曹操,將孫策辛苦打下的江東,拱手奉送給曹操,這是張昭人生的一大污點,也是他被認為不如諸葛亮的重大原因。
當然,張昭那時或自有其邏輯思考,可是他“不忠”於孫策的託付卻是明顯的事實。若真要選個“最佳託孤故事”,國史上大概只有周公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