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策源地。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與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德國的納粹主義的興起,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遠東,日本的軍國主義化,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達到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的目的。
[編輯]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統一德意志的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和意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和俄國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加上俄國與奧匈在巴爾幹的紛爭、法國在普法戰爭後欲奪回阿爾薩斯-洛林、英德之間的海軍競賽等,導致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威瑪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威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以及超高額的賠款。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一面倒地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意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在經歷了短暫的平穩期後,外不能除侮,內不能解患的威瑪共和國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當時馬克兌美元從四十五馬克兌一美元,大幅貶值到一兆馬克兌一美元。這個脆弱的共和國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及高額的賠款問題,瀕臨破產的邊緣,法國、比利時還因德國來不及分期繳納賠款而入侵德國著名的魯爾工業區,加上在政治上極左派共產份子和極右派極端份子相繼起來暴動,德國在經濟、政治危機重重壓迫之下只得向法國、比利時投降。新內閣理斯特拉斯曼發行新馬克,與舊馬克比為十兆比一,以及美國提出的新賠款計劃道威思計劃,法、比在1924年9月1日(與道威思計劃實行的同一天)撤回佔領軍,德國經濟才從劇烈波動安定下來,德國飽受侮辱而且人民的生活非常艱難。最後高額的賠款在經濟大蕭條的影響下(英、法、比、意無力再向美國清償戰爭借款,因而使得他們也不願再向德國索償)無疾而終,使得德國消除了嚴重的賠款問題。
前述事件讓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所領導的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簡稱國社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威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3年1月30日,威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希特拉為共和國總理(Reichskanzler)。與此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Reichstag)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威瑪共和國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終點,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拉在上臺之初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佈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拉又依據憲法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Führer)。
希特拉他上臺後迅速重建了德國的秩序,讓社會底層的勞動階級也能享有過去所沒有的福利,因而德國人對希特拉的支持率大幅提升。此時的德國內部已經政局穩定,納粹黨人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後,開始將重心放到外交方面,並採取了多個冒險的行動。
1935年至1939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迅速崛起,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併入第三帝國,捷克其餘地區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斯洛伐克保持獨立),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稱默麥爾地區)併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蘭瓜分;法西斯意大利在歐洲局勢不穩的時候佔領了阿爾巴尼亞;西班牙則處於內戰狀態,內戰的結果以親法西斯的叛軍獲得勝利而告終。1935年3月16日,希特拉宣佈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從而突破了《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德國軍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的最高限額(其實在希特拉上臺時就已經將十萬人的軍隊限額秘密擴展成三十萬人),把10萬陸軍迅速擴充至60萬,但是這些行動僅僅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正式抗議(當時希特拉宣稱這只是尋求德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使得當時各國的輿論都偏於同情德國,英法無法有大動作反對)。1936年3月7日,希特拉藉口法蘇訂立「互助協定」,違反國聯規定,因而進兵萊茵河非武裝地區(希特拉稱其目的僅在求取自衛的平等權利,),並宣佈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巴黎和約」。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在萊茵河東岸50公里內不得設防(這使得德國西部門戶洞開法國隨時可長驅直入,為德國的致命傷)。但是這次行動就像上次一樣,並沒有遭到英法的阻止(法國雖然有一些人主張用軍事行動來對付德國,但是又恐引發全面性戰爭,加上當時的意入侵伊衣使得與意交惡的英國反對法國入侵德國),接著希特拉以法拒絕與其簽訂不侵犯公約等建議為由,在西線興建堅強的防禦工事,於是德國的國防置於磐石之安,成為希特拉發動二次大戰的先決條件。
另外,希特拉在其政治主張中強烈反對共產主意,1933年2月,納粹黨通過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給德國共產黨,並在德國境內取締共產黨。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意大利加入該協定,該協定是在反對共產主意基礎上企圖建立一個政治軍事同盟,有史學家分析,德國的矛頭主要是指向共產主意的蘇聯,這是德意日軸心的初步形成。
之後德國就開始進行實際的領土擴張活動,第一個目標便是同文同種的奧地利。1930年代中期,納粹運動已經波及到了奧地利,在得到了盟友意大利保證不會介入後,德國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佈兼併奧地利,當德軍開進奧地利的時候,在「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Ein Volk, ein Reich, ein Fuhrer!)的口號下,奧地利人走上街頭,瘋狂地擁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國」軍隊的到來,奧地利終於成了第三帝國下轄的一個省。
在奧地利加入第三帝國後,希特勒的注意力轉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領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東北與德國接壤日耳曼人佔多數的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必須併入德國。在繁瑣的談判後,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與法國領導人達拉第(Edouard Daladier)對納粹德國採取了縱容姑息的綏靖政策,通過犧牲小國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來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放棄蘇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只是在做出決定後他們才被告知。雖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議,但在德國的武力脅迫與英法兩國拒絕出兵干預的情況下只能最終妥協。慕尼黑會議也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黑陰謀」。幾個月後的1939年3月,希特拉又破壞了原先的承諾,佔領了餘下的捷克領土。3月14日,剩餘的斯洛伐克部分領土宣佈獨立並獲德國、英國與法國的承認,其他部分領土被併入匈牙利、波蘭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