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波拉病毒(Ebola virus)可說是人類病毒中最兇殘的殺手。它除了有極高的致死率(可高達90%),感染者會遭受到極度的生理痛苦(例如:高燒、喉嚨痛、肌肉疼痛、嘔吐、腹瀉、精神異常),患者的死狀也極為恐怖(牙齦出血、眼鼻流出血水、血便、出血不止、內臟器官潰爛),因此伊波拉病毒所引起的病徵就被稱為「伊波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註一〕。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然沒有對付伊波拉病毒有效的藥物治療及疫苗預防方法。
在以前的科普小說,例如《第四級病毒》(Level 4: Virus Hunters of the CDC)、《伊波拉浩劫》(The Hot Zone,又譯《棘手地帶》)以及《伊波拉病毒》(Ebola: a Documentary Novel of its First Explosion),還有電影「危機總動員」(Outbreak)〔註二〕等,就是以這個殺人如麻的病毒作為題材。
1976年,伊波拉病毒首次在非洲現身,科學家卻一直不知道它的傳染窩(reservoir)究竟是何種動物。換句話說,伊波拉病毒到底從何而來,科學家還是一頭霧水。到2005年12月,一個由非洲及歐洲多國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終於證實蝙蝠是伊波拉病毒的傳染窩。
從2001~2005年間,位於非洲西部的加彭(Gabonese Republic)及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爆發多起人類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疫情,同時當地亦出現大猩猩及黑猩猩(非洲人猿)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情況。因此,為了找出伊波拉病毒的傳染窩,研究人員總共捕捉超過1000頭動物,當中包括蝙蝠六百多隻、雀鳥兩百多隻、小型脊椎動物一百多頭。最後,在部分的錘頭果蝠(Hypsignathus monstrosus)、富氏前肩頭果蝠(Epomops franqueti)與小項圈果蝠(Myonycteris torquata)的血清中發現伊波拉病毒的抗體。而在這些健康蝙蝠的肝臟及脾臟中,還找到伊波拉病毒的遺傳物質,肝臟及脾臟正是伊波拉病毒的首要感染器官。
以上三種果蝠的地理分布範圍都是在非洲西部大西洋海岸及中部內陸地帶,正好都是伊波拉病毒曾經肆虐的地區。將這些果蝠中找到的伊波拉病毒基因序列,與感染人類的伊波拉病毒基因序列進一步分析比對,發現它們與伊波拉病毒中最強悍的薩伊株(Zaire strain)屬同一群。以上發現也符合多年前的研究:以人為方式讓蝙蝠感染伊波拉病毒後,病毒能順利地在蝙蝠體內複製,但是蝙蝠卻不會生病。
在乾燥的季節中,猿類動物比較容易感染伊波拉病毒。這時,正好是森林中果實不足的日子,到處覓食的果蝠與其他動物爭取食物時,就容易互相接觸。蝙蝠在饑餓或懷孕的特殊生理情況下,本身的免疫能力會有所改變,除了蝙蝠變得較有攻擊性之外,也可能有利於伊波拉病毒在蝙蝠體內複製增生,以致猩猩更容易受感染,而爆發伊波拉疫症。當我們知道伊波拉病毒的傳染窩是蝙蝠後,公衛人員就可以教育當地民眾,儘量避免接觸及捕捉這些果蝠作為食用。
除了伊波拉病毒,蝙蝠也是其他多種病毒的傳染窩,包括:狂犬病毒(rabies virus)、拉薩病毒(lyssavirus)、聖路易腦炎病毒(St. Louis encephalitis virus)、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立百病毒(Nipah virus)以及SARS冠狀病毒〔註三〕。蝙蝠真可說是「惡貫滿盈」。
那麼,為什麼蝙蝠能有這種能耐,可以與多種致命的病毒共存而不生病呢?目前我們已知蝙蝠是長壽的哺乳類動物,而哺乳類動物骨頭裡的骨髓負責生產免疫系統的B細胞,但由於蝙蝠能飛,其骨骼與鳥類一樣是中空的,那麼蝙蝠有B細胞嗎?由於我們對蝙蝠的生理及免疫系統所知有限,目前還不能解答這些問題。但是,相信以上發現將會加速科學家對蝙蝠的生理學研究,也希望從這當中得到如何對付這些病毒的啟示。
註一:參閱《科學月刊》2004年5月號〈28天毀滅倒數〉。
註二:參閱《科學月刊》2002年6月號〈危機再度總動員〉。
註三:參閱《科學月刊》2005年11月號〈都是蝙蝠惹的禍〉及2006年1月號〈SARS病毒傳染窩〉。
.
JP, Swanepoel R. (1 December, 2005) Fruit bats as reservoirs of Ebola virus. Nature 438:57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