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否有伊波拉病毒?

2007-10-01 5:05 am
世上是否有伊波拉病毒?

回答 (2)

2007-10-01 5:10 am
✔ 最佳答案
波拉病毒(Ebola virus)可說是人類病毒中最兇殘的殺手。它除了有極高的致死率(可高達90%),感染者會遭受到極度的生理痛苦(例如:高燒、喉嚨痛、肌肉疼痛、嘔吐、腹瀉、精神異常),患者的死狀也極為恐怖(牙齦出血、眼鼻流出血水、血便、出血不止、內臟器官潰爛),因此伊波拉病毒所引起的病徵就被稱為「伊波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註一〕。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然沒有對付伊波拉病毒有效的藥物治療及疫苗預防方法。

在以前的科普小說,例如《第四級病毒》(Level 4: Virus Hunters of the CDC)、《伊波拉浩劫》(The Hot Zone,又譯《棘手地帶》)以及《伊波拉病毒》(Ebola: a Documentary Novel of its First Explosion),還有電影「危機總動員」(Outbreak)〔註二〕等,就是以這個殺人如麻的病毒作為題材。

1976年,伊波拉病毒首次在非洲現身,科學家卻一直不知道它的傳染窩(reservoir)究竟是何種動物。換句話說,伊波拉病毒到底從何而來,科學家還是一頭霧水。到2005年12月,一個由非洲及歐洲多國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終於證實蝙蝠是伊波拉病毒的傳染窩。

從2001~2005年間,位於非洲西部的加彭(Gabonese Republic)及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ngo)爆發多起人類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疫情,同時當地亦出現大猩猩及黑猩猩(非洲人猿)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情況。因此,為了找出伊波拉病毒的傳染窩,研究人員總共捕捉超過1000頭動物,當中包括蝙蝠六百多隻、雀鳥兩百多隻、小型脊椎動物一百多頭。最後,在部分的錘頭果蝠(Hypsignathus monstrosus)、富氏前肩頭果蝠(Epomops franqueti)與小項圈果蝠(Myonycteris torquata)的血清中發現伊波拉病毒的抗體。而在這些健康蝙蝠的肝臟及脾臟中,還找到伊波拉病毒的遺傳物質,肝臟及脾臟正是伊波拉病毒的首要感染器官。

以上三種果蝠的地理分布範圍都是在非洲西部大西洋海岸及中部內陸地帶,正好都是伊波拉病毒曾經肆虐的地區。將這些果蝠中找到的伊波拉病毒基因序列,與感染人類的伊波拉病毒基因序列進一步分析比對,發現它們與伊波拉病毒中最強悍的薩伊株(Zaire strain)屬同一群。以上發現也符合多年前的研究:以人為方式讓蝙蝠感染伊波拉病毒後,病毒能順利地在蝙蝠體內複製,但是蝙蝠卻不會生病。

在乾燥的季節中,猿類動物比較容易感染伊波拉病毒。這時,正好是森林中果實不足的日子,到處覓食的果蝠與其他動物爭取食物時,就容易互相接觸。蝙蝠在饑餓或懷孕的特殊生理情況下,本身的免疫能力會有所改變,除了蝙蝠變得較有攻擊性之外,也可能有利於伊波拉病毒在蝙蝠體內複製增生,以致猩猩更容易受感染,而爆發伊波拉疫症。當我們知道伊波拉病毒的傳染窩是蝙蝠後,公衛人員就可以教育當地民眾,儘量避免接觸及捕捉這些果蝠作為食用。

除了伊波拉病毒,蝙蝠也是其他多種病毒的傳染窩,包括:狂犬病毒(rabies virus)、拉薩病毒(lyssavirus)、聖路易腦炎病毒(St. Louis encephalitis virus)、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立百病毒(Nipah virus)以及SARS冠狀病毒〔註三〕。蝙蝠真可說是「惡貫滿盈」。

那麼,為什麼蝙蝠能有這種能耐,可以與多種致命的病毒共存而不生病呢?目前我們已知蝙蝠是長壽的哺乳類動物,而哺乳類動物骨頭裡的骨髓負責生產免疫系統的B細胞,但由於蝙蝠能飛,其骨骼與鳥類一樣是中空的,那麼蝙蝠有B細胞嗎?由於我們對蝙蝠的生理及免疫系統所知有限,目前還不能解答這些問題。但是,相信以上發現將會加速科學家對蝙蝠的生理學研究,也希望從這當中得到如何對付這些病毒的啟示。

註一:參閱《科學月刊》2004年5月號〈28天毀滅倒數〉。
註二:參閱《科學月刊》2002年6月號〈危機再度總動員〉。
註三:參閱《科學月刊》2005年11月號〈都是蝙蝠惹的禍〉及2006年1月號〈SARS病毒傳染窩〉。
.
JP, Swanepoel R. (1 December, 2005) Fruit bats as reservoirs of Ebola virus. Nature 438:575-576
2007-10-01 5:13 am
此條目仍有文字未被翻譯成中文,條目是根據Ebola的內容進行翻譯的。
Ebola=伊波拉=埃博拉

埃博拉(Ebola)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可導致伊波拉病毒出血熱,[1]罹患此並可致人於死,包含數種不同程度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痠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感染者症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2]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2]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3]

此病毒以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埃博拉河命名(該國舊稱薩伊),此地接近首次爆發的部落,[4]剛果民主共合國仍是最近四次爆發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儘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目前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5]。因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埃博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2007-09-30 21:16:02 補充:
傳播方法病毒可透過與患者體液直接接觸,或與患者皮膚、黏膜等接觸而傳染。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雖然猴子間的空氣傳染在實驗室中已被證實,但並不能證明人與人之間能夠透過空氣傳播病毒。美茵嘉護士是空氣傳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員並不確定她是如何接觸到病毒。直至現在,伊波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為醫院的環境,糟糕的公共衛生、隨處棄置的針頭、缺乏負壓病房都對醫護人員造成極大威脅。因為較好的設備及衛生,在現代化的醫院中,埃博拉病毒幾乎不可能爆發大規模流行。

2007-09-30 21:16:35 補充:
在疾病的早期階段,伊波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在此期接觸病人甚至可能不會受感染。隨著疾病的進展,病人的因腹瀉、嘔吐和出血所排出的體液將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險性。由於缺乏適當的醫療設備和衛生訓練,疫情的大規模流行往往發生在那些沒有現代化醫院和訓練有素的醫務人員的貧困地區。許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區正好具有這些特徵。在這樣的環境下,控制疾病的僅有措施是:禁止共用針頭,在沒有嚴格消毒情況下也不能重複使用針頭;隔離病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依照嚴格的規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護目鏡和防護服。所有醫護人員和訪問工作者都應當嚴格執行這些措施。

2007-09-30 21:18:50 補充:
症狀症狀因人而異,會突然出現。最初的症狀包括:發高燒 (最少攝氏38.8度或華氏101度)、嚴重頭痛、肌肉、關節或腹部疼痛、嚴重乏力和疲倦、咽炎喉嚨痛、作嘔和頭暈。懷疑疫症爆發前,早期症狀會被錯誤診斷為瘧疾、傷寒、痢疾、感冒或其他細菌感染,這些病都較常見。伊波拉病毒進而引致腹瀉、深色或帶血的糞便、咖啡樣吐血、因血管脹大而眼睛變紅、因皮下出血而皮膚出現紅斑、斑丘疹、紫斑和內出血。身體任何孔都會出血,包括鼻、口、肛門、生殖器官(斷裂)或針孔。

2007-09-30 21:19:22 補充:
其他症狀包括低血壓 (低於90毫米汞)、低血容量、心悸、體內器官嚴重受損 (尤其是腎、脾和肝) 並引致 彌散性全身壞死, 及 蛋白尿。由病發開始到死亡 (通常因為低血容量性休克 和/或臟器衰竭) 通常為7至14日。染病後第二個星期,病人一是退燒,一是出現多個器官衰竭。

2007-09-30 21:24:18 補充:
品種:有d唔會死人唔係隻隻都咁恐怖薩伊伊波拉病毒(最恐怖)有高達90%的致死率,在流行地區死亡率1976年88%、1977年100%、1994年59%、1995年81%、1996年73%、2001年至2002年80%,2003年則是90%,27年平均為83%。蘇丹伊波拉病毒(次恐怖)平均死亡率為53.76%。1976年蘇丹伊波拉的平均死亡率為53%,1979年為68%,2000年至2001年間為53%。仲有2隻未講睇下文

2007-09-30 21:30:02 補充:
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唔驚)象牙海岸伊波拉病毒這個品種首先在象牙海岸的Tai森林中被發現。在1994年11月1日,二隻黑猩猩屍體在森林裡被發現。檢驗人員發現在心臟中的血液是棕色的且心臟已液化,內臟外觀並沒有明顯痕跡,肺中充滿血液。從黑猩猩身上採取到的組織顯示,此病毒與蘇丹伊波拉及1976年爆發的薩伊伊波拉十分相似。 科學家用許多方法對病毒進行檢測。感染的來源被認為是一隻被黑猩猩補食且帶有病毒的疣猴。執行屍體檢驗的其中一位科學家感染了病毒。兩個星期後,她出院後,就在感染病毒後的第六個星期完全康復。

2007-09-30 21:31:02 補充:
雷斯頓伊波拉病毒(唔關我事?)1989年11月首次在一群由菲律賓進口至美國維吉尼亞州雷斯頓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身上被發現。此一病毒對猴子有很高的致死率,但對人類並沒有致命性。1990年2月,雷斯頓伊波拉病毒再次在雷斯頓、菲律賓以及德州爆發。1992年及1996年,更多病例在義大利托斯卡納和德州被發現。所有感染的猴隻出現與猿猴出血熱類似的症狀。在這兩起爆發中,沒有任何人類受到感染。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59: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30000051KK049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