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是誰??(快d)

2007-09-30 4:05 am
紂王是誰??
更新1:

thx!!!!!!!!!!!!!!!!!!!!!!!!!!!!!!!!!!!!!!!!!!!!!!!!!!!!!!!!!!!!!!!!!!!!!!!!!!!!!!!!!!!!!!!!!!!!!!!!!!!!!!!!

更新2:

ppkkpkpkpkppkkpk正on9

回答 (5)

2007-09-30 4:09 am
✔ 最佳答案
紂,中國商朝末代君主,姓子,名受,號帝辛,史稱「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紂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於用兵東南;牧野之戰中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擊敗商軍,商紂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滅亡。

《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又說他「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寵信妲己,建立酒池肉林;為人兇殘成性,創立炮烙、蠆盆等多種酷刑;殺害忠臣義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異己,如西伯侯姬昌被幽禁於里(今河南湯陰)七年之久。紂在中國長期被認為是暴君,與夏桀並論。這一段歷史,後人加上幻想元素,寫成了《封神演義》(又稱《封神榜》)。成語有「助紂為虐」、「助桀為虐」。

不過,有觀點認為,很多對帝辛的反面評價存在歷史上的遞增性。先秦文獻對他的指責並不很多,甚至許多文獻稱讚紂王聰穎勇武、才華橫溢,是難得的英主,但隨著時代的推進,各種各樣對他不利的指責越來越多。子貢也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這是很有道理的。近人顧頡剛撰有《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指出「現在傳說的紂惡是層累積疊地發展的,時代愈近,紂罪愈多,也愈不可信。」
參考: 維基
2007-09-30 5:25 am
紂,中國商朝末代君主,姓子,名受,號帝辛,史稱「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認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紂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於用兵東南;牧野之戰中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在距離朝歌(今河南淇縣)七十里外的牧野擊敗商軍,商紂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滅亡。
《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又說他「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寵信妲己,建立酒池肉林;為人兇殘成性,創立炮烙、蠆盆等多種酷刑;殺害忠臣義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異己,如西伯侯姬昌被幽禁於里(今河南湯陰)七年之久。紂在中國長期被認為是暴君,與夏桀並論。這一段歷史,後人加上幻想元素,寫成了《封神演義》(又稱《封神榜》)。成語有「助紂為虐」、「助桀為虐」。
不過,有觀點認為,很多對帝辛的反面評價存在歷史上的遞增性。先秦文獻對他的指責並不很多,甚至許多文獻稱讚紂王聰穎勇武、才華橫溢,是難得的英主,但隨著時代的推進,各種各樣對他不利的指責越來越多。子貢也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這是很有道理的。近人顧頡剛撰有《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指出「現在傳說的紂惡是層累積疊地發展的,時代愈近,紂罪愈多,也愈不可信。」





前任:
帝乙
中國君主
 
繼任:
周武王

中國商朝國君
第31代
-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5%86%E7%BA%A3%E7%8E%8B&variant=zh-hk"
2007-09-30 5:00 am
商 紂
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筷子的發明者,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商紂妃:妲己

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shangzhou.htm

下面呢個就長d,但詳細講左商末既野,你可以去個網好似有得下載睇~

乙帝去世後,小兒子辛繼位。天下都把辛帝叫作「紂」,因為 「紂」表示殘義損善。紂天資聰穎,口才很好,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鬥;但是他剛愎自用,拒絕臣下的勸告;並且善於掩飾自己 的過錯,處處抬高自己,經常在大臣面前炫耀自己,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自己。他好喝酒,放蕩作樂,寵愛女人。他特別寵愛妃子妲己,一切都聽從妲己的。

紂對百姓加重賦稅,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台,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對鬼神傲慢不敬。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用酒當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做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紂荒淫無度,百姓非常怨恨他,有的諸侯也背叛了他。紂就加重刑罰,並設置了一種叫做「炮烙」的酷刑,讓人在塗滿油的銅柱上爬行,下面點燃炭火,爬 不動了就掉 在炭火裡燒。紂的臣子裡西伯昌、九侯和鄂侯稱為三公。九侯把自己漂亮的女兒獻給了紂,她不喜歡淫蕩,紂非常生氣,把她殺了,同時把九侯剁成肉醬。鄂侯極力 規勸,也被製成肉乾。西伯昌見到這個情形,暗暗歎息。被崇侯虎向紂去告發,紂把西伯昌囚禁在羑〔you友〕裡七年。西伯昌的僚臣閎夭等人,以珍寶和美女將 西伯贖出,紂這才釋放了西伯。西伯從獄裡出來之後,向紂獻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以廢除炮烙這一酷刑。紂同意了,並賜給西伯弓箭大斧,使他能夠征伐其它諸 侯,成了西部地區的諸侯之長。

紂任用費仲、惡來管理國家政事。費仲善於阿諛,貪圖錢財。惡來善於譭謗,喜進讒言,諸侯因此越發疏遠紂了。

安:
這裡所說的西伯就是西伯侯姬昌, 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 西伯回到周國後,修養德行,推行善政,很多諸侯背叛了紂,歸服了西伯。

歷史上著名的姜太公姜子牙也投奔了周國. 姜子牙也叫呂尚,字子牙。呂尚家道沒落,窮困不堪。他從小聰明伶俐,博聞強記,身懷安邦治國之術。終於,呂尚有機會在紂王手下擔任下大夫的職務. 一天,紂王宣召呂尚,要他監造「鹿台」。呂尚看了圖樣,心想:「商朝都城並不是我的久居 之地。鹿台之工,勞民傷財。我要用言語來勸諫, 這昏君一定不聽,我反而會受炮烙的刑罰。我不如虛擬應付,就此脫身,有什麼不可以呢!」 表面應承一番之後,呂尚趕忙回到家中, 告訴妻子馬氏不做官了。馬氏大吃一驚,問, 「這是為什麼?」 呂尚說:「紂王聽信妲己之言,起造鹿台,命令我做督工。我不忍萬民遭殃。我想紂王並不是我的明主。娘子,我同你到西歧去,守時候命。……」

周文王見到呂尚,高興地說:「我盼望太公很久啦!」所以呂尚又號稱太公望。周武王即位後,又尊他為師尚父。他輔佐周武王,屢建奇功。

陳:
西伯消滅了饑國,紂的大臣祖伊聽說了,對周國既怨恨又害怕,他跑到紂那裡勸諫道:「大王荒淫暴虐,自絕於天,上天才拋棄我們,使我們不得安食,大王既不揣度 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本國的民眾沒有不希望商國快些滅亡的,大王如今怎么辦呢?」紂答道:「我生下來做國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嗎?」祖伊回國後說: 「紂已經無法規勸了!」

西伯昌死後,周武王率軍東征,到達盟津時,諸侯背叛商紂前來與武王會師的有八百國。諸侯們都說:「是討伐紂的時候了!」周武王卻說:「你們不瞭解天命。」於是,班師回國了。

安:
此後,紂更加淫亂,毫無改過。哥哥微子多次勸諫,紂都不聽,微子就和太師、少師逃離了商。比干知道後說:「做臣子的,應該拚死爭諫。」繼續極力勸紂。紂大 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於是,剖開比干的胸膛,把心挖出來觀看。箕子見此情形很害怕,假裝瘋癲地去做奴隸。紂知道後,又把箕子囚禁起來。

紂的暴行,也引起了上天的震怒。商朝末年,發生了一次地震。《竹書紀年》有記載:「帝辛四十三年春……嶢山崩。」 另外據《淮南子》也有記載:「殷紂時,嶢yao2山崩,三川涸he2。」 史籍在解釋地震原因時說:「紂王無道,所以嶢山崩塌而薄落的水乾涸了。」 天災加速了商王朝的崩潰,也預示著商朝氣數已盡。

陳:
周武王見時機到了,率領諸侯討伐商紂。紂派出軍隊在牧野進行抵抗。紂的軍隊被打敗,紂倉皇逃進內城,登上鹿台,穿上他的寶玉衣,自焚而死。商紂王重蹈了六百 多年前夏桀的覆轍。周武王趕到,砍下他的頭,掛在太白旗竿上示眾。周武王又處死了妲己,釋放了箕子,修繕了比干的墳墓。封紂的兒子武庚來管理商朝的遺民, 讓他承續殷商的祭祀,並責令他施行盤庚的德政,殷商的民眾非常高興。商朝滅亡了。

安:
商朝末年, 樂師師延為紂作了『靡靡之音' – 清商。後來商紂王被周武王討滅了,師延知道自己助紂為虐害怕處罰,就在走投無路時,抱著琴跳進濮河自盡了。後來春秋時衛靈公的樂師師涓在濮河邊聽來這首樂曲, 被晉國國樂師師曠稱為亡國之音.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454/45339-1.asp
參考: yahoo search
2007-09-30 4:09 am
商 紂
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筷子的發明者,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商紂妃:妲己
2007-09-30 4:09 am
商朝最後的一個皇帝.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15: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9000051KK043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