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鬥魚,屬於鬥魚科,俗稱Betta。在東南亞、印度、緬甸、泰國、台灣都有鬥魚的蹤跡。但在台灣見到市面上販賣的鬥魚,都是屬於泰國鬥魚為多,本土的台灣鬥魚,即蓋斑鬥魚,由於數量過少,在民國七十八年時,政府已將蓋斑鬥魚列入保育野生動物,禁止一般人在大自然中捕捉、販賣鬥魚。在鬥魚的生存環境上,可以適應的溫度,從五度到三十五度都可以適應,所以適應溫度的差異對他們可以說是相當簡易的事情。鬥魚屬於卵生魚類中,具有吐泡築巢產卵的特性,而親魚會在巢下保護卵。當鬥魚發情時,雄魚會在水面上不斷的吐氣泡築泡泡巢,另一方面利用各項攻勢逼使雌魚過來授精,將魚卵移至泡泡巢孵化,而雄魚此段其間擔任守護魚卵的工作,即使雌魚也會被趕走,事實上,雌魚是會吃自己的卵。。鬥魚之所以能在水上用空氣築巢及適應不良環境,在於它具有一個有一個特別的補助呼吸器官(Labyrinth),亦稱『迷器』。這種器官的功能,在於能夠讓鬥魚能夠直接由空氣獲得氧氣,也就是當空氣不足時,鬥魚可以到水面上吸氣,增加氧氣的量。鬥魚的繁殖,其實是難度並不高,而且對於它們獨特的卵生特性,相當值得觀察。首先在水的酸鹼度以弱酸性pH6為佳。在水族箱內,若能夠放入適量的高莖水草,將會有效促進繁殖,因為雄魚一旦發情期,會開始伸出水面吸氣,在水草下方吐築巢,直到泡泡巢形成。造巢OK後,雄魚便以激烈的手段將雌魚趕入巢下並求愛,若雌魚不配合,則雄魚產生攻擊性,攻擊雌魚。若求愛成功,則雄雌魚會進行受精,當受精卵下沈時,雄魚會將沈下的卵含回泡泡巢內,加以保護。一直到稚魚出生後兩三天,會自行游泳為止。鬥魚喜歡吃昆蟲或孑孑、蚊子等,對於飼料的接受度也高,但是飼料的大小要適合其口徑大小,鬥魚耐饑可以達數週。不過雖然鬥魚對於各種環境的要求度均低,若是想要培育出漂亮的鬥魚,還是給予他們一些基本的環境條件吧。
對於好養又具有各項特色的鬥魚,是否已經引起你的興趣了嗎?在這裡順便提供一下,如果你想看雄鬥魚雄昂的模樣,又不想放入兩隻雄鬥魚讓他們鬥的遍體鱗傷,不妨放入一片小鏡子,就可以看到雄鬥魚昂尾雄邁的模樣了,不過放了太久,還是會精疲力盡的。另外有一則關於台灣鬥魚的消息,近日在農業局及縣自然生態保育學會、後龍溪河川生態保育協會等單位研商下,原則決定六月中旬縣長陪總統出國訪問返回後,以客家古禮擴大舉辦一項「蓋斑鬥魚回娘家(三義)」的活動,藉以讓民眾深一層認識蓋斑鬥魚,迎接回來的魚苗且由環保團體提供場地復育,適應環境後,再由各校申請飼養。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於六月中旬注意一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