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點)1789年英國發生咩事?

2007-09-29 7:32 am
1789年 (18至19世紀) 英國發生咩事?

e件事為何會影響英國運送中國的方式?

回答 (2)

2007-09-30 9:56 pm
✔ 最佳答案
我只是知道該年法國發動一場反封建主義的暴動"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1799年在法國發生的一場革命。在這次革命中,資產階級及平民一起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

法國大革命的起因
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0年 - 1774年),由於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啟蒙運動,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君主立憲、三權分立等思想應運而生,並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國的居民被分成3個等級:

天主教高級教士
封建貴族
資產階級、農民、無產者及除第一第二等級外其他階層

革命爆發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時,代表法國三個等級的三級會議已經有160年沒有召開。1789年5月5日,由於財政問題,路易十六在凡爾賽宮召開三級會議,國王希望在會議中討論增稅、限制新聞出版和民事刑法問題,並且下令不許討論其他議題。而第三等級代表不同意增稅,並且宣佈增稅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級代表宣佈成立國民議會,國王無權否決國民議會的決議。於是路易十六關閉了國民議會,宣佈它是非法的,其一切決議無效,命令三個等級的代表分別開會。

7月9日國民議會宣佈改稱制憲議會,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路易十六意識到這危及了自己的統治,調集軍隊企圖解散議會。7月12日,巴黎市民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支持制憲議會。次日,巴黎教堂響起鐘聲,市民與來自德意志和瑞士的國王雇佣軍展開戰鬥,在當天夜裡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區。7月14日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監獄,釋放七名犯人,大多是政治犯,取得初步勝利。這一天後來成為了法國國慶日。


君主立憲派的統治
資產階級代表在起義中奪取巴黎市府政權 ,建立了國民自衛軍。國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認了制憲議會的合法地位。此時制憲議會實際上成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在議會中君主立憲派起主要作用。制憲議會通過法令,宣佈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規定以贖買方式廢除封建貢賦。 8月26日通過《人權宣言》,宣佈「人們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國王再次籌劃利用雇佣軍推翻制憲議會失敗後,王室被迫從凡爾賽宮遷到巴黎,制憲議會也隨之遷來。巴黎出現一批革命團體,其中雅各賓俱樂部、科德利埃俱樂部在革命中發揮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憲議會廢除了親王、世襲貴族、封爵頭銜,並且重新劃分政區。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審制度。制憲議會還沒收教會財產,宣佈法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宗統治而歸國家管理,實現政教分離。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失敗,部分激進領袖和民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憲派從雅各賓黨中分裂出去,另組斐揚俱樂部。

9月制憲議會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權由全民產生」、三權分立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國王、立法權屬於立法會議,司法權屬各級法院。9月30日制憲議會解散,10月1日立法議會召開。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法國大革命引起周邊國家不安,普魯士、奧地利成立聯軍攻打法國。由於路易十六的王后、奧地利皇帝的妹妹瑪麗·安東尼特洩露軍事機密給聯軍,使法國軍隊被打敗,聯軍攻入法國。1792年7月11日立法議會宣佈祖國處於危急中。以無套褲漢為主體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運動的高潮。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爾、馬拉、丹敦領導反君主制運動,於8月10日攻佔國王住宅杜伊勒里宮,拘禁了國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憲派的統治。

吉倫特派的統治

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攻下王宮8月10日的起義使吉倫特派取得政權,迫使立法會議廢除1791年憲法、國王退位、實行普選制。同時,法國軍隊和各地組織的義勇軍在9月20日的瓦爾米戰役打敗外國聯軍。

9月21日,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開幕,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3年1月21日,國民公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路易十六及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

吉倫特派當政以後,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雅各賓派和巴黎無套褲漢。從1792年秋季起,人們不滿他們的溫和政策,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而吉倫特派卻頒佈法令鎮壓運動。

與此同時,法國軍隊在1792年10月後已經打到了國外。歐洲各國非常害怕,在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薩丁尼亞、漢諾瓦、英國成立了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然而吉倫特派無力抵抗外國軍隊,巴黎人民於5月31日 - 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後,平定了被推翻的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煽起的武裝叛亂。6月3日 - 7月17日頒佈3個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佈1793年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憲法,但是由於戰爭未能實施。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1793年底 - 1794年初將外國干涉軍全部被趕出國土,國內的叛亂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賓內部開始了激烈的鬥爭。馬拉被暗殺,羅伯斯比爾以搞陰謀的罪名處死了雅各賓派中與他政見不和的丹東、埃貝爾等人,使雅各賓派趨於孤立,人民也開始反對恐怖政策。

7月,國民公會中反羅伯斯比爾獨裁的力量組成熱月黨,於7月27日(法國新曆共和二年熱月9日)君黨發動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比爾並將他斬首。

斷頭台:斬首六萬
自1791年—1794年,巴黎設置斷頭台,三年內斬首反革命份子6萬—7萬人頭之譜,令人髮指。
斷頭台遺址即今日巴黎市中心協和廣場。
刑場開放人民觀賞,小鼓碎急敲響起,每有人頭滾落籃內,人民群鼓掌鼓譟歡呼(雙城記描述);人民憤怒可見一斑。

熱月黨的統治
熱月黨人於10月解散國民公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恐怖時期結束,但政局仍然不穩,波旁王朝無人敢出任國君。1796年 - 1797年 ,督政府派拿破崙·波拿巴遠征義大利取得重大勝利,軍人勢力開始抬頭。1797年立法機構選舉時,許多王黨分子當選。督政府為打擊王黨勢力,宣佈選舉無效。1798年立法機構選舉時雅各賓派的殘餘勢力大批當選,督政府再次宣佈選舉無效。這種政策歷史上稱為鞦韆政策。

1799年英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以西哀士為首的右翼勢力要求藉助軍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18日)拿破崙·波拿巴發動霧月政變,結束了督政府的統治,建立起臨時執政府,自任執政。法國大革命匆匆收場。

結局
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失利後,路易十八在外國軍隊保護下復辟了波旁王朝。恢復了國王的權利,並且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發動七月革命,經過3天戰鬥,攻下王宮,國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國,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國大革命徹底結束。
揭櫫自由、平等、博愛精神永留於法國國旗白、藍、紅,為法國大革命文明遺產於世界總結。
2007-10-01 10:35 am
As per your question, I think just the Opium Wars could e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K. &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

Opium Wars, 1839–42 and 1856–60, two wa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first was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Early in the 19th cent., British merchants began smuggling opium into China in order to balance their purchases of tea for export to Britain.

In 1839, China enforced its prohibitions on the importation of opium by destroying at Guangzhou (Canton) a large quantity of opium confiscated from British merchants. Great Britain, which had been looking to end China's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trade, responded by sending gunboats to attack several Chinese coastal cities. China, unable to withstand modern arms, was defeated and forced to sign the Treaty of Nanjing (1842) and the British Supplementary Treaty of the Bogue (1843). These provided that the ports of Guangzhou, Jinmen, Fuzhou, Ningbo, and Shanghai should be open to British trade and residence; in addition Hong Kong was ceded to the British. Within a few years other Western powers signed similar treaties with China and received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privileges, and the Western domination of China's treaty ports began.

In 1856 a second war broke out following an allegedly illegal Chinese search of a British-registered ship, the Arrow, in Guangzhou. British and French troops took Guangzhou and Tianjin and compelled the Chinese to accept the treaties of Tianjin (1858), to which France,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re also party. China agreed to open 11 more ports, permit foreign legations in Beijing, sanction Christian missionary activity, and legalize the import of opium. China's subsequent attempt to block the entry of diplomats into Beijing as well as Britain's determination to enforce the new treaty terms led to a renewal of the war in 1859.

This time the British and French occupied Beijing and burned the imperial summer palace (Yuan ming yuan). The Beijing conventions of 1860, by which China was forced to reaffirm the terms of the Treaty of Tianjin and make additional concessions, concluded the hostilities.
參考: history books & hope it can help you!!!!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15: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8000051KK045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