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專題 [求學不是求分數]
學習到底為甚麼?
讀書學習不只為擺脫貧苦、擺脫欺凌,還有更多。
分數本身並不能稱為「學習」,也不是學習的目標。分數是測試的指標,只不過沒有分數,就沒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衡量標準,畢竟分數代表了學習的進度。我們不能說學習是為分數服務的,應該說分數是為學習服務的,分數能夠予人一個奮鬥方向,而並非學習的終極。
「求學不是求分數」,並沒有排斥「求分數」,人們把「求學」和「求分數」對立起來,導致了爭辯。其實,當大家抱怨這段廣告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最佳的懶惰藉口的同時,也正是我們需要正視「學習」二字的時候。人有智力,大可為善,也可為惡。「藉口」是人們逃逸指責的花招,人們用這句話做藉口,而不是這句話本身有問題。
學習為“甚麼”?
為了保障個人的生存,必須具備相當的實力。為求職謀生、配合社會的需要而求學是一個根基點,毋庸置疑。近年來一直強調進修、再培訓,均反映了時代的要求,人無以逆轉社會發展的趨勢,不學習,就沒有技能,就生活堪虞。
除之,也因好奇而學,為個人的興趣而學,誠如古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掌握了一些知識,悟出了一些道理,心中有所得,從不懂到懂,不都令人感到充實,不都令人歡喜嗎?這,就是求學之樂。
為了培養個人愛好而學,可謂是更進一步。生活是實實在在的,如何過法,端在各人設計。沒有正經的嗜好,日子必將是枯燥乏味的。我們所學之中有健康教育、語言、數學,還有科學常識,這些可都是高素質的生活必須打的根基。
一個人要身體、心靈均健康才能稱得上健全。建立自信、發揮潛能,要靠培養,而且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處事待人的心態最是不容忽略的。有句話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已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學習態度,而這種態度、原則在在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如果一個人,一群人做事馬虎或行為卑劣,短樁了、貪污了,受害的又何止那個人、那群人?「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們有誰不擔驚受怕、不受危害?求學,就是要人們為人為己,撒下理性的種子,透過學習做個堂堂正正、身心健全的人。在此,又豈是分數量度得了?
社會不是幾個人的世界,萌發惻隱、懂得尊重不但是動詞,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詞。和諧的人際關係、鄰里關係,通通都是學問,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又豈止是看分數?
我們的確是在與古今中外的名家大師們交流,蒙受他們的貢獻,向他們表示感念的同時,我們也矢志貢獻社會。除此之外,通過學習、透過教化,我們可以更懂得欣賞,無論是音樂、美術、體育,還是文學,甚或大自然,建立人生觀、世界觀,最終,令我們更懂得生活的真諦。這些皆無涉及分數的高低,但其價值無窮。
深深地思考、靜靜地反省,確實,生活殊不簡單,不求學問哪兒行?而這又豈是「分數」二字了得?就是因為求學的天地廣大,求學的意義深遠,不是數據遊戲、並非小事一樁,實乃茲事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