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皇后碼頭(Queen's Pier,1925年—2007年7月31日)是香港一個可供小型船隻泊岸上落客的公眾碼頭,現存建築建於1953年,位於香港島中環愛丁堡廣場,毗鄰香港大會堂,面對維多利亞港,香港海事結構編號HP092。碼頭的海事運作已在2007年4月26日開始被中環9號碼頭所取代。
古物古蹟辦事處於評估報告中指出,皇后碼頭為香港唯一用於舉行儀式的公眾碼頭,殖民地年代一直見證著維港海岸的變遷,以及戰後的經濟急速發展,從現代實用建築主義形式建成的皇后碼頭,連同與香港大會堂及愛丁堡廣場所組成的建築群,至今仍保留著香港1950年代的實用主義型建築特色。[1]。但上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則指,皇后碼頭從歷史、考古、古生物學意義上,都未能達到法定古蹟的標準。[2] 故皇后碼頭需為中環填海計劃而拆卸,保育人士指拆卸皇后碼頭會破壞香港文化承傳[3]、集體回憶[4]和公共空間等理由反對。雖然政府其後讓步,答允拆卸後會將其重置,但部份人士仍要求政府不拆卸並原址保留皇后碼頭。
前身及第一代
皇后碼頭的前身是皇后像停泊處(Queen's Statue Wharf),為一個以木搭成的簡單停泊位[5],約於20世紀初落成。停泊處因處於皇后像廣場之前而得名,因此其「皇后」其實是指維多利亞女王。
到了1921年,當時的海港工程處決定重建碼頭,並於1924年7月31日被香港立法局通過改名為皇后碼頭。而碼頭於1925年10月落成,其位置在今日皇后像廣場及皇后行(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現址)附近。當時的皇后碼頭建有拱門及圓柱,上蓋則以鋼鐵建成,並採用混凝土樁柱,耗資20萬港元興建。碼頭也懸掛了英國國旗[5]。
當時的皇后碼頭並不開放給公眾使用,而是專供香港總督及英國主要官員往返香港時使用,並同時舉行歡迎或送別儀式。皇后碼頭的首個使用者,是香港總督司徒拔於1925年10月31日因任期結束而離開香港的時候所使用。而首位在皇后碼頭上岸的港督則是同年11月履新的金文泰。此外,皇后碼頭在1928年曾舉行巡遊以慶祝英王喬治五世壽辰,其後也有慶祝英女王壽辰的活動[5]。
第二代
團體留守皇后碼頭
停止使用後的皇后碼頭仍有人進行活動
周潤發在皇后碼頭的簽名1953年4月,由於中環進行填海工程,皇后碼頭與天星碼頭同被搬遷至今日的位置。新皇后碼頭於1953年下旬正式使用,並全面開放予公眾使用,而舊皇后碼頭於1954年2月才正式拆卸,並於新碼頭興建上蓋[6]。而新皇后碼頭的開幕儀式則由當時香港總督葛量洪夫人葛慕蓮於同年6月28日正式舉行。
殖民地時代,皇后碼頭是香港政府官員及英國皇室成員使用的碼頭。歷任港督上任的傳統,是乘坐港督遊艇(由柏立基開始為「慕蓮夫人號」)抵達中環,在皇后碼頭上岸,並在愛丁堡廣場舉行歡迎及閱兵等就職儀式,然後前往香港大會堂宣誓。1975年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訪問香港,在5月4日下午於啟德機場降落後,乘坐「慕蓮夫人號」渡過維多利亞港,於皇后碼頭上岸。
另一方面,皇后碼頭也是昔日香港渡海泳的終點。
面臨拆卸及重置
主条目:2007年保留皇后碼頭事件
2000年代,皇后碼頭因要配合香港政府的中環填海計劃,所以已決定於2006年11月新中環碼頭啟用後與天星碼頭一起清拆,但皇后碼頭的清拆限期比天星碼頭長。香港民間團體現正連同區議員阻止清拆決定。多個團體會在同年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8時在愛丁堡廣場發起「盼望天星的聖誕」燭光集會,要求政府復修愛丁堡廣場碼頭,並爭取保留即將拆卸的皇后碼頭。
到8月1日,仍有十幾名爭取保留皇后碼頭人士在該處靜坐、露宿,並在該碼頭舉行圖片展覽及簽名活動。影星周潤發更在2007年4月28日清晨到達皇后碼頭簽名支持保留碼頭。2007年7月27日三名保育碼頭人士,宣佈由同日下午四時半開始,進行無限期靜坐絕食至政府承諾,原址保留皇后碼頭為止。[7]而政府發展局於當晚八時五十三分,向傳媒發佈新聞稿表示不認同保育碼頭人士的絕食行動。[8] 保育人士指政府沒有必要花費五千萬元公帑拆卸皇后碼頭,以及巨額費用,而可單用壹至二千萬元為皇后碼頭進行承托工程。而承托工程亦不妨礙中環填海工程,又能保留碼頭和節省大筆公帑。而發展局則指稱,延遲移交皇后碼頭用地,會使中環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停頓,可能導致每日達數十萬元的索償。同時指,已為碼頭進行激光掃瞄,而貯存碼頭的立體影像及圖則,稍後將碼頭的非結構部份逐一拆除,拆除及存放工序會在4個月內完成。但重組方案則仍懸而未決。[9]
2007年7月30日下午,地政總署派員到皇后碼頭的欄杆貼出以下通告,指在碼頭露宿的示威者是違例佔用政府土地,要求他們在8月1日午夜12前離開:
Queen's Pier (Traditional Chinese: 皇后碼頭), named after Queen Victoria, is a public ceremonial pier in front of City Hall in Edinburgh Place, Central, Hong Kong.
"Queen's Pier" has been witness to the official arrival in Hong Kong of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Charles and Diana, and all of Hong Kong's Governors since and including Cecil Clementi.
[edit] History
It was originally named "Statue Pier", but was officially renamed "Queen's Pier" in honour of Queen Victoria on July 31, 1924.[1] Although its Chinese name is a mistranslation of "Queen", meaning queen consort instead of queen regnant, it has never been changed to reflect its proper dedication.
The Pier was a ceremonial landing area for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 visiting Hong Kong, and for successive Governors to assert their authority on arrival. The first Governor to land there was Cecil Clementi, in November of 1925. The preceding Governor, Reginald Stubbs, boarded the "Victoria" from the Pier at the end of his term on October 31,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