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何鳳山(1901年9月10日-1997年9月28日),湖南益陽人,因在二戰初期拯救過數以千計的猶太人,而被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早年生平
何鳳山出身貧寒,幼時父親早亡,他刻苦勤奮,以優異成績考入長沙雅禮中學,後又考入雅禮大學,1926年入德國慕尼黑大學,1932年獲得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1935年開始在國民政府外交部供職,開始了其外交生涯。1937年被派往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任一等秘書,1938年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後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被改為中國駐維也納領事館,何鳳山升任總領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a/af/Rocvisaforjews.jpg/200px-Rocvisaforjews.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何鳳山簽發的編號為1906號的簽證
[編輯] 生命簽證
1938年水晶之夜後,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級,猶太人為避免被抓入集中營,只有離開歐洲,但要想逃離就必須獲得外國簽證,於是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奔走於各國使館之間申請簽證,在當時一張簽證就可以拯救一條性命,因而被稱為「生命簽證」。但1938年7月6日在法國Evian召開的國際難民會議上,與會的美國、加拿大、澳洲、愛爾蘭和紐西蘭等32國均拒絕接受猶太移民。此時何鳳山基於人道主義立場,不顧上司駐德大使陳介的反對,向數以千計的猶太人發放了「生命簽證」,著名的國際人士羅生特也是持何鳳山發放的簽證來到上海的。從1938年到1940年5月何鳳山奉調回國,2年間他共簽發多少張「生命簽證」其準確數字已無從統計,根據已找到的簽證看,一份1938年6月的簽證的號碼為200號,另一份1938年10月27日的簽證號碼為1906號,也就是說半年間他共簽發了近2000份簽證。
[編輯] 晚年生活
此後,何鳳山又先後擔任中華民國駐埃及、土耳其等國大使,他退休後於1973年移居美國。定居在三藩市,從事寫作,著有回憶錄《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80年代後,他曾多次回中國大陸,1986年11月,他應邀參加了母校長沙雅禮中學80周年校慶,並向母校捐資9000美元。1997年9月28日,96歲高齡的何鳳山在三藩市去世。2007年9月,骨灰迎回河南益陽安葬[1]。
[編輯] 國際義人
在何鳳山去世之前他幫助猶太人的事跡並不為人知曉,他去世後其家人在《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刊登了一則訃告,提及他為猶太人頒發過簽證之事,這則訃告被美國猶太歷史學家埃里克·索爾的注意到,於是索爾開始搜集何鳳山的資料,並聯繫到了包括世界猶太人大會秘書長伊斯雷爾·辛格在內的曾經被何鳳山救助過的倖存者或其後裔。之後何鳳山的事跡開始廣為人知,並被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以色列政府於2001年1月23日在位於耶路撒冷赫佐爾山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希伯來文:יד ושם;英文:Yad Vashem)舉行儀式,授予何鳳山「國際義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稱號,以色列的政府官員、中國駐以色列大使潘占林、何鳳山的女兒何曼麗、兒子何曼德以及曾得到何鳳山幫助的猶太大屠殺倖存者或後裔等數百人出席了這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