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
編輯菱角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Water-caltrops.jpg/280px-Water-caltrops.jpg
烘烤過可食用的菱角(T. bicornis)
分類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桃金孃目(Myrtales)
科:
千屈菜科(Lythraceae)
屬:
菱屬(Trapa)
種:
菱(T. natans)
學名
Trapa natans
L.
菱角(Trapa natans),是一種水生植物,屬於菱科或者千屈菜科,是中國食物的一種。
英語中俗稱Water chestnut,稱荸薺也為(Chinese Water chestnut),但他們是完全不相關的兩種植物。
目錄
[編輯] 生長
菱角原生於歐洲與亞洲,一般栽種於溫帶氣候的濕泥地中,如池塘、沼澤地。氣候不宜過冷,最佳在25攝氏度到36攝氏度。水深要有60公分。分為鈍角短刺與銳角長刺兩個品種。或也分為深水菱(顏色較深)和淺水菱(顏色較淺)兩種。在中國南方,稻田在第一期收割後,經常會栽種菱角幼苗,並在水田中放入泥鰍一起飼養。一株幼苗大約可結80朵花,而每朵花經常會結出8到12個果實,也就是可食用的菱角。產量相當大。
菱角的盛產期是9到11月間,在5到8月時也有產量,但量比較少。農夫從種下菱角幼苗到菱角開花結果收成,通常需要90到120天,採收之後依菱角的重量篩選,重者為優品。
菱角的葉片顏色為深墨綠色,葉柄肥而且中空,以利浮於水上,葉型成小塊菱狀。花則藏在葉片中,顏色為白色,體積較小,會隨著陽光轉動,就像是向日葵一樣。在花落結果時生出的小菱角是綠色的,等到長大成暗紅色,就可收割了。也有特別品種的菱角,到成熟時,仍然為綠色,如南湖菱。
[編輯] 食用歷史
[編輯] 中國
中國人食用菱角的歷史相當悠久,在周朝時,它就是祭祀典禮上的重要食品。《周禮》中曾提到:「加籩之實,菱芡栗脯」。菱角在中醫典籍中稱之為「芰實」、有時因其味嚐起來與栗子類似、也稱做「水栗子」(英語中也有此俗稱:Water Chestnut)、而成熟時的暗紅色,讓菱角也稱為「紅菱」。
在中醫上,菱角屬涼性食物,可以幫助胃腸消毒解熱。《備急千金要方》卷79《食治.果實第二》提到了「芰實,味甘辛,平,無毒。安中,補五臟,不飢,輕身。一名菱。黃帝雲:七月勿食生菱。」而《本草備要》中也提到:「瀉解暑、止渴。也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有兩角、三角、四角,老嫩之殊。」在《武陵記》中也曾提到過去中國將三角、四角者的菱花果實稱為「芰」,兩角者才稱為「菱」。一般菱角都是剝殼出售,可買來煮湯。然而菱角殼和菱葉也是中醫認為可食用的藥材之一。
[編輯] 歐洲
在德國南部的考古發現,史前時代此地區曾大量使用菱角作為日常食品。[1] 直到1880年歐洲各地都可以買到菱角。義大利北部直到今日仍然有烤菱角。 然而今日歐洲已經很少見到菱角了。可能因為氣候的改變,水環境營養成分的改變,連接沼澤濕地湖泊的排水溝渠等。[1]
[編輯] 美國
1847年引入北美後,在美國東部流出。對從佛蒙特州到維吉尼亞州的地區造成外來生物入襲。
[編輯] 菱角與文學
「採紅菱」是中國江南很著名的民歌,曾被歌手鄧麗君傳唱,歌詞敘述情人划船採收菱角的心情,將菱角對稱的兩個同生的角,喻為情人同心。
有關菱角的繞口令:吃菱角,剝菱殼,菱殼丟在北壁角。不吃菱角不剝殼,菱殼不丟北壁角。
[編輯] 菱角鳥
亦即水雉,為台灣臺南縣縣鳥,主要棲息於湖泊沼澤地,但通常為菱角田故稱,別稱凌波仙子。因此縣官田鄉產菱角,故現為其主棲地(見葫蘆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