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簡介香港大學歷史

2007-09-28 4:23 am
如題,請詳盡描述(中文)

回答 (3)

2007-09-28 4:33 am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學,外間稱為香港第一學府/香港最高學府,在全中國甚至世界上均有極大名氣,世界大學排名中比起台灣第一學府國立臺灣大學排名高出近一百名,全中國排名僅次於北京大學。採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對應的校訓則為Sapientia Et Virtus。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1/11/Hkulogo.png


歷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1/12/The_University_of_Hong_Kong_in_1912.jpg/200px-The_University_of_Hong_Kong_in_191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12年的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先生曾習醫於此。當時西方列強爭相在中國成立大學,時任港督盧押認為英國也應該在香港立一所大學,一來與其他列強競爭,二來讓中國人(尤其是香港人)認同英國的價值觀,而非其他列強的,好使英國便於華南拓展勢力,和鞏固在香港的管治。當時兩廣總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覺得成立大學有助中國人學習西方的科技,使中國自強,於是出錢支持。另一方面,當時太古公司轄下的一艘貨船發生工業意外,導致多名中國船員傷亡,故急欲修補公司形象,便也出錢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國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資(如匯豐銀行)反對下,盧押最終籌得足夠資金籌建大學,更於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學的動工儀式,表面主張港大「為中國而立」,實際乃為英國在中國的利益而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2/Hku1946.jpg/200px-Hku1946.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46年的香港大學校舍,可見香港日治時期帶來的破壞
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舉行了正式的創校典禮。因盧押認為當時中國社會不適宜接觸西方的人文價值觀(如共產主義理念),大學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學的制度,重理工而輕人文,故只設三個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當中沒有開設社會學和哲學等人文課程。1916年12月舉行第一屆畢業禮,有23個畢業生及5個榮譽畢業生。1925-26年省港大罷工後,政府為進一步溝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紳商,磋商在香港大學增設中文學系,讓漢文中學畢業生入讀。港大中文系於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賴際熙、區大典等執教,加上其時又有富商鄧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學院、馮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圖書館等,湧起了一股重視中文教育的潮流。1941年因香港淪陷,本部大樓遭炸毀而停辦,至1945年復辦。

戰後隨社會需要陸續加設理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院等。1961年學生人數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後政府推行大專教育本地化,使多數香港人不用遠赴英國讀大學,也為主權移交中國作準備,便大幅增加大學學位和課程種類。這使港大學生人數倍增,至2001年有學生14,300名。課程也多達百多種。主權移交後,雖數次被校政風波困擾,但大學逐漸由專注於教學過渡為教學和研究並重,並增加和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交流,猶以醫學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數所實驗室亦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實驗室」稱號。



[編輯] 校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3/HKU_coat_of_arms.jpg/200px-HKU_coat_of_arms.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香港大學紋章
香港大學的校徽是根據英國紋章院的建議而訂立的,並於1913年5月14日獲得了現在的盾形徽章和校訓。早於1912年10月,香港大學已於一封給紋章院的信中提到了盾形徽章的設計。可惜的是,徽章設計者為誰已不可考,但據推測應為一位熟悉紋章學的歐洲人。從徽章的設計可以看出早期的大學興辦者對香港大學的期望,希望將大學發展為一所中西合壁的大學。1981年,在香港大學七十週年的同時,大學向紋章院申請一個完整的大學紋章,添加部份包括冠頂及扶持盾牌的獸形,此項申請於1984年獲學院審核批准。香港大學亦因此項批准而成為香港唯一一所擁有完整紋章的大學,顯示出大學歷史悠久的一面。



[編輯] 校園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a/University_of_Hong_Kong_East_Gate_1.jpg/200px-University_of_Hong_Kong_East_Gate_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東閘(般咸道)入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b/University_of_Hong_Kong_West_Gate_1.jpg/200px-University_of_Hong_Kong_West_Gate_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西閘(薄扶林道)入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1/HKU_Sun_Yat-Sin_has_returned_home_Statue.JPG/200px-HKU_Sun_Yat-Sin_has_returned_home_Statu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港大校園內的孫中山塑像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7/University_of_Hong_Kong.jpg/200px-University_of_Hong_Kon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本部大樓(陸佑堂)一角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b/The_University_of_Hong_Kong.jpg/200px-The_University_of_Hong_Kon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梅堂及儀禮堂(左)、明華綜合樓(右)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7/Robert_Black_College.jpg/200px-Robert_Black_Colleg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柏立基學院
校園本部座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咸道以南、羅便臣道以西、大學道以北,佔地約16公頃。醫學院現時位於香港瑪麗醫院對面的沙宣道羅富國教育學院原址。牙醫學院及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學部位於西營盤的菲臘牙科醫院內。另有位於新界的嘉道理農業研究所及香港石澳鶴咀的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



[編輯] 校園設施
香港大學校園內設有四個文娛中心給同學使用,分別為: 徐朗星文娛中心、莊月明文娛中心、薄扶林文娛中心及方樹泉文娛中心。 各文娛中心外分別設有劇場、食肆、排舞室、禮堂等設施供同學使用。其中某部分亦開放給公眾使用,如位於莊月明文娛中心之兩間食肆。另外於薄扶林道設有兩個體育館,分別為何世光夫人體育館及賴蒙廉夫人體育館,館內有排球場、籃球場、手球場、壁球場、健身室及一個二十五米游泳池等設施。此外於沙灣徑設有何鴻燊運動場,場內設有一個天然草及兩個人做草場,可用作十一人足球、曲棍球、壘球等活動. 此外亦設有六個膠地網球場及一個五十米之標準游泳池。
2007-09-28 4:26 am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香港最早且最重要的大學,外間稱為香港第一學府/香港最高學府,在全中國甚至世界上均有極大名氣,世界大學排名中比起台灣第一學府國立臺灣大學排名高出近一百名,全中國排名僅次於北京大學。採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對應的校訓則為Sapientia Et Virtus。

香港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先生曾習醫於此。當時西方列強爭相在中國成立大學,時任港督盧押認為英國也應該在香港立一所大學,一來與其他列強競爭,二來讓中國人(尤其是香港人)認同英國的價值觀,而非其他列強的,好使英國便於華南拓展勢力,和鞏固在香港的管治。當時兩廣總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覺得成立大學有助中國人學習西方的科技,使中國自強,於是出錢支持。另一方面,當時太古公司轄下的一艘貨船發生工業意外,導致多名中國船員傷亡,故急欲修補公司形象,便也出錢支持成立港大。在英國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資(如匯豐銀行)反對下,盧押最終籌得足夠資金籌建大學,更於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學的動工儀式,表面主張港大「為中國而立」,實際乃為英國在中國的利益而立。


1946年的香港大學校舍,可見香港日治時期帶來的破壞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舉行了正式的創校典禮。因盧押認為當時中國社會不適宜接觸西方的人文價值觀(如共產主義理念),大學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學的制度,重理工而輕人文,故只設三個學院:醫學院、工程學院及文學院,當中沒有開設社會學和哲學等人文課程。1916年12月舉行第一屆畢業禮,有23個畢業生及5個榮譽畢業生。1925-26年省港大罷工後,政府為進一步溝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紳商,磋商在香港大學增設中文學系,讓漢文中學畢業生入讀。港大中文系於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賴際熙、區大典等執教,加上其時又有富商鄧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學院、馮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圖書館等,湧起了一股重視中文教育的潮流。1941年因香港淪陷,本部大樓遭炸毀而停辦,至1945年復辦。

戰後隨社會需要陸續加設理學院、法學院、社會科學院等。1961年學生人數為2000人,是1941年的四倍。1989年後政府推行大專教育本地化,使多數香港人不用遠赴英國讀大學,也為主權移交中國作準備,便大幅增加大學學位和課程種類。這使港大學生人數倍增,至2001年有學生14,300名。課程也多達百多種。主權移交後,雖數次被校政風波困擾,但大學逐漸由專注於教學過渡為教學和研究並重,並增加和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所的學術交流,猶以醫學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數所實驗室亦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實驗室」稱號。
2007-09-28 4:26 am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24: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7000051KK035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