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轟動一時的"梃權案"是點樣發生?

2007-09-27 6:37 am
明朝轟動一時的"梃權案"是點樣發生?

回答 (3)

2007-09-28 4:16 am
✔ 最佳答案
明朝轟動一時的"梃權案"是點樣發生?
明朝忠臣有其朝庭中的問題,上樞皇帝
但遭一班陰險小人雞蛋裹挑骨頭
昏庸的皇帝也信以為真,將一班忠臣停其職權,加以流放
其後,一些陰險小人更大興文字獄,將其他反對勢力一一產除
幸好仍有忠臣幸存下來,過了數天後,皇帝因遭天譴,暴斃而死
其剩大臣輔其新明君將明朝打理得風調雨順
參考: 史掉拔專用資料
2007-09-29 10:23 pm
答案質素太差 有更好回答既又唔揀= =
2007-09-27 1:18 pm
我諗你係想講明朝既梃擊案,
佢係明朝三大案之一

背景
在中國歷代皇朝的禮制中,皇帝立皇后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而皇后無所出時,則以年長者為太子。雖然明朝數代皇帝經過特別情況而被立為帝(明成祖起兵篡奪姪兒惠帝的帝位,明代宗景泰帝因明英宗被俘而被大臣擁立,明世宗因明武宗無子而入繼大統。),但明朝亦仍然依襲這套禮制。

明神宗萬曆帝在位期間,由於王皇后無子,故朝臣主張立年長子為太子,皇長子朱常洛,萬曆十年出生,是神宗宮女所出。皇三子福王朱常洵,萬曆十四年出生,是神宗寵愛的鄭貴妃之子,神宗希望福王為太子,鄭貴紀亦不斷向神宗進言。但朝臣堅持立朱常洛為皇太子,而皇太后李氏,皇后王氏也支持立朱常洛。

最初神宗不斷拖延,弄至皇長子十歲時,因為儲位未定,不能就學讀書。神宗雖然處分一些支持皇長子的大臣,但東林黨也支持皇長子,使支持皇長子為太子的聲勢更大。萬曆二十九年,皇長子朱常洛二十歲,神宗在無法拖延下終於策立常洛為皇太子,常洵為福王,封地為洛陽。

國本之爭,演變成皇帝與士紳大臣的勢力之爭。結果,鄭貴妃忍無可忍,終於爆發明朝立國以來最嚴重宮廷仇殺事件.梃擊案。


爆發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有一男子張差,手持木棍,闖進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擊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聞訊趕到,在前殿逮捕張差。


轉折
經過御史劉廷元審訊,張差是薊州井兒峪人,語言顛三倒四,常提到「吃齋討封」等語。刑部提牢主王之寀認為事有蹊蹺,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用飯菜引誘他:「實招與飯,不招當飢死。」張差低頭,又說:「不敢說。」王之寀命眾人迴避,親自審問。

原來張差靠砍柴與打獵為生,在一個月前,張差在濟州賣完貨後,賭錢輸了,結果遇上一位太監,太監說可以帶他賺錢,張差隨這位太監入京,見到另外一位老太監,老太監供與酒肉。幾天後,老太監帶他進紫禁城。老太監交木棒給張差,又給酒張差飲。帶他到慈慶宮,著他進宮後見人即打,尤其見到穿黃袍者(是太子朱常洛)。這是奸人,要把他打死。老太監言明,如打死穿黃袍者,重重有賞,如被人捉住,他會救張差。

張差的供言,結果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指使。


結局
朝臣有人懷疑是鄭貴妃想要謀害太子,王志、何士晉、張問達奏疏譴責外戚鄭國泰「專擅」;鄭貴妃則惶惶不可終日,向皇上哭訴,神宗朱翊鈞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跡。結果皇帝和太子不願深究,最後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處以凌遲。張差臨死前曾說:「同謀做事,事敗,獨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問。」(據《先撥志始》)。不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前後五次會審龐保、劉成兩人,由於人證消失,龐、劉二犯有恃無恐,矢口否認涉案。六月一日,明神宗密令太監將龐保、劉成處死,全案遂無從查起。


影響
鄭貴妃策動挺擊事件,因東窗事發使鄭貴妃勢力大衰,神宗不得不放棄給福王為皇太子。而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26: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6000051KK058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