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柳宗元《漁翁》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柳宗元此詩作於他被貶永州時期。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精神極為壓抑,他便在山水中尋找寄託,亦在詩文中予以宣洩,藉以抒發其苦惱、鬱悶和孤憤。
此詩刻劃了一個在青山綠水之中獨往獨來、自歌自賞且頗具孤高意味的“漁翁”形象。 清晨時刻,沉睡的群山在晨光中甦醒,清澈的江面薄霧飄蕩,夜宿西岩的漁翁生起了炊煙。 這是一幅非常淡雅的場景,而在這淡雅的背景中詩人又推出了一個特寫的高潔淡雅的漁翁,看,他汲的是清湘,燃的是楚竹,一股超凡絕俗的氣息便開始籠罩於全篇了。但是,等到炊煙以及江上的淡薄雲煙一道散去,漁翁卻不見了,空曠的江面上和靜默的青山間只迴盪著漁翁離去時的櫓槳聲和棹歌聲。這就好像電影中的一個長鏡頭,漸漸推出的青山綠水的畫面伴隨著的是划船與棹歌的畫外音。 這又是一幅頗為清寥而又有幾分神秘的場景:聞聲睹煙而不見人,疑是高人;一聲棹歌隱形而去,而山水頓時變得綠起來,這就更可視為高人了。其實,這山水之綠是因為煙散之後呈露出來而顯得綠起來的,與棹歌聲並無直接因果關係,但詩人這一巧妙的結句法卻使詩句變得陌生化起來,令人產生了驚異感,詩意陡然變得豐腴而深邃起來。此時,漁翁已劃舟順江而去,詩人最後又將鏡頭推到天邊的岩石上,只見岩上白雲繚繞,自由舒展地飄動著,一種閒適但又孤獨的情趣在天地江流之間流淌,靜靜地滲透進讀者的心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