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宗漁翁一詩 10分!!

2007-09-26 7:35 am
漁翁一詩中,既刻劃了近看的景物,也描寫了遠看的景象。近景和遠景分別是什麼?

回答 (2)

2007-09-26 7:47 am
✔ 最佳答案
柳宗元《漁翁》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柳宗元此詩作於他被貶永州時期。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精神極為壓抑,他便在山水中尋找寄託,亦在詩文中予以宣洩,藉以抒發其苦惱、鬱悶和孤憤。
此詩刻劃了一個在青山綠水之中獨往獨來、自歌自賞且頗具孤高意味的“漁翁”形象。 清晨時刻,沉睡的群山在晨光中甦醒,清澈的江面薄霧飄蕩,夜宿西岩的漁翁生起了炊煙。 這是一幅非常淡雅的場景,而在這淡雅的背景中詩人又推出了一個特寫的高潔淡雅的漁翁,看,他汲的是清湘,燃的是楚竹,一股超凡絕俗的氣息便開始籠罩於全篇了。但是,等到炊煙以及江上的淡薄雲煙一道散去,漁翁卻不見了,空曠的江面上和靜默的青山間只迴盪著漁翁離去時的櫓槳聲和棹歌聲。這就好像電影中的一個長鏡頭,漸漸推出的青山綠水的畫面伴隨著的是划船與棹歌的畫外音。 這又是一幅頗為清寥而又有幾分神秘的場景:聞聲睹煙而不見人,疑是高人;一聲棹歌隱形而去,而山水頓時變得綠起來,這就更可視為高人了。其實,這山水之綠是因為煙散之後呈露出來而顯得綠起來的,與棹歌聲並無直接因果關係,但詩人這一巧妙的結句法卻使詩句變得陌生化起來,令人產生了驚異感,詩意陡然變得豐腴而深邃起來。此時,漁翁已劃舟順江而去,詩人最後又將鏡頭推到天邊的岩石上,只見岩上白雲繚繞,自由舒展地飄動著,一種閒適但又孤獨的情趣在天地江流之間流淌,靜靜地滲透進讀者的心田間。
2007-09-26 7:58 am
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
曉汲清湘然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
欸乃一聲山水綠。
迴看天際下中流,
巖上無心雲相逐。

注释

  1.西岩:指湖南永州西山。
  2.欸(ǎ ī矮)乃:指摇橹声。
  3.无心云:指云自由自在地飘动。

古诗词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古诗词评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欸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古诗词鉴赏)


按照詩內意境,如此理解可以嗎?請賜教
近景:船和漁翁
遠景:山水、天際、巖上


收錄日期: 2021-05-04 10:19: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5000051KK038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