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也稱為震顫麻痹症候群,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遜症。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失調。它的病因目前仍不明,推測和大腦底部基底核(basal ganglia)以及黑質(substantial nigra)腦細胞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腦內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缺乏足夠的多巴胺就產生各種活動障礙。
名稱
帕金森氏症的英文原名為Parkinson's Disease。因為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於1817年在英國發現此神經症候群。因此,在中文,帕金森氏症中的帕金森一詞由Parkinson翻譯而來,另一個非常普遍的翻譯是巴金森氏症。
在大部分華人地區,通常都被稱為帕金森氏症或巴金森氏症,在香港被譯作柏金遜症。
此外,也有人稱此病為震顫麻痹症。
歷史
《震顫麻痹論文》1817年,英國一般科開業醫師詹姆士·帕金森在一篇名為《震顫麻痹論文》的論文(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中描述了這些症狀: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顫抖、步伐拖曳、憂鬱及痴呆等。
1917年,維也納醫生馮伊考諾摩首次描述了流行性嗜眠性腦炎。
1918年-1926年間,大約1千500萬人流行性嗜眠性腦炎,也通稱睡病。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生存的人當中,有約5百萬人最終患上了帕金森氏症。
1960年,Enhringer及Horniewicz從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在基底核的多巴胺濃度有減少的現象。
1982年,繼美國加州流行吸食海洛英成癮之後,爆發出帕金森氏症的流行。
1984年Langston, Ballard及Burns發現海洛英合成的副產品MPTP有毒,會選擇性的危害黑質腦細胞,使得多巴胺神經元的粒線體中毒死亡,並因此產生帕金森氏症。他們亦發現不論用吸食或注射海洛英,都形成MPTP毒素,甚至海洛英製造工廠或實驗室所產生大量漂浮在空氣中的物質,亦會形成MPTP的毒素而危害人體健康。另外一氧化碳中毒及重金屬如鎂中毒,亦可以破壞黑質腦細胞而產生帕金森氏症患者,亦有多發性大腦栓塞的病症,可能跟他們的基因遺傳體質有關(Gary,Poirier,1991)。
1990年,Lindvall和他的工作隊員將一個8-9個月胎兒的黑質腦細胞植入一個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病人中。由於腦組織和免疫系統被腦血管障壁隔離,因此捐贈細胞者不需和接受者有任何血源關係。5個月後,病人的黑核細胞生產了足夠的多巴胺,這含量的多巴胺足夠讓病人自由行動。
症狀
靜止時顫抖(resting tremor)
單邊或雙邊的手臂會不由自主地抖動。雙腿、雙腳或下巴也會有抖動的現象。
強直(rigidity)
中樞性的持續性肌緊張,導致肌肉疼痛或是身體無法伸直。
運動不能(akinesia)和運動遲緩(bradykinesias)
呈現面部表情呆滯,足部蜷縮等癥狀
姿勢保持反射障礙(postural instability)
呈現前傾姿勢、細碎步行、加速步行等狀態
平衡感差,病人常因缺乏平衡感而跌倒。
便秘
講話速度緩慢
音調呆板
寫字越寫越小
黑質內之細胞喪失80%時,病徵才會出現。多巴分在腦的含量將不斷下降,使病情更嚴重。
治療方法
「劑末現象」是指(如使用levodopa)藥效維持時間越來越短,每次用藥後期出現帕金森病的癥狀惡化。處理辦法:增加左旋多巴的給藥次數,使用帕金寧控釋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司蘭吉林、COMT抑製劑可改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