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運動與健康
不論任何年齡、性別或身體狀況的人士,經常進行適量運動,可改善健康狀況。
運動的益處
加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低患上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結腸癌的機會。
鍛鍊肌肉,減少出現骨質疏鬆的機會。
增加關節的靈活程度,延緩老化現象。
消耗體內多餘脂肪,有助控制體重。
紓緩緊張情緒,增強自信,有助擴闊社交圈子,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運動無須劇烈,也可促進身體健康。每日的運動量,只要相等於消耗150卡路里熱量,已足以令身體獲益。簡單來說,令人心跳加速加強、流汗或呼吸加重的運動,都可視作劇烈程度中等或適量的運動。
健康的開始
對一向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目標要低,起步要慢,如此既可避免肌肉疼痛和受傷,又可讓身體有時間調節。
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計劃做體力運動前,最好先向醫生查詢。
運動須知
運動前要有充份的熱身運動。
運動時要注意補充身體的水份。
若感到疲倦,不要作劇烈運動,否則只會使肌肉或關節受傷。
若在運動時感到痛楚或不舒適,應立即停下及休息。
患急性疾病期間,不適宜做運動。
每天運動半小時
據研究顯示,每天進行半小時或以上的運動,可減少疾病和保持身心舒暢,對健康有莫大的裨益。試想只用你每天百分之二的時間來做運動,便可換取無價的健康 ,這是多麼的化算!除了每天連續進行半小時運動外,也可試試累積運動時間,只要每次不少於10分鐘,於一天內運動半小時,或每星期累積做3.5小時的目標是很容易達到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運動的機會
早晨做柔軟體操,培養早起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應多走路及上落樓梯。
做些簡單的家務,如收拾自己的被舖或膳後協助清理飯桌及洗碗。
當溫習到疲倦時,可作一些伸展運動,舒展筋骨。
每天讓孩子到附近公園或平台嬉戲,如打韆鞦、捉迷藏、跳飛機等。
課餘多選擇動態的消閒活動,如跳繩、跳舞、踢球等,切忌沉迷枯坐的活動,如玩電子遊戲機、上網等。
週末或假期,可參與一些動態的戶外活動,如遠足、郊外旅行、踏單車、游泳
適量的運動使骨骼和肌肉發達,增加肺部呼吸,加強新陳代謝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可幫助發育和生長;運動又可訓練我們的靈活性和靈敏度。
透過運動,我們可學習與人相處、合作的態度及遵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