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足球history

2007-09-25 11:44 pm
如題,所有資料都要!!!!!!

回答 (3)

2007-09-25 11:51 pm
✔ 最佳答案
香港足球history
1.足球的發源地
國際足協會公開確認足球運動起源於中國。 中國古代足球的起源時間,最早可追溯至二千五百年前的戰國時期,《戰國策.齊策》曾記載蘇秦與齊宣王會面時,提及人民安居樂業,喜歡「蹋鞠」,所謂「蹴鞠」或「蹋鞠」,就是指一種足球遊戲;「蹋」或「蹴」都是指踢,「鞠」則是指球。 漢唐兩代是中國古代足球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發展出直接對抗的競賽。據東漢人李尤所著的《鞠城銘》記載,對賽雙方各有十二人,由正副球證執法,球場兩端各設六個月洞式球門(稱「鞠室」)為進攻目標,所用的足球由皮革裹毛髮製成,比賽用球場稱為「鞠城」。當時不但男性參與足球運動,部分出土文物更證明,東漢延光二年(公元一二三年),已有女子踢球,惟只限於表演性質並非競賽。 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內填毛髮改為由人用嘴吹氣,同時用兩個球門代替「鞠室」,當時這項運動並外流至日本,日本足球書籍《游庭密抄》也曾經記載此事。
至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發展了雙球門及單球門的競賽,還有稱作齊雲社或圓社的球會組織出現,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氣,發展到用氣筒打氣,愈來愈接近現代足球。
2. 現代足球的歷史
英國雖然不是足球的發源地,但卻是把這項運動發展得很好的國家。初期的足球遊戲並沒有球例、場地和人數的限制,所以經常出現粗暴或打鬥的行為,因而往往被視為一種粗野的運動。英皇愛德華二世於1314年下令禁止足球運動,直至1603年,英皇詹姆斯一世才再庰批准這項活動。1840年,足球被引進校國,但各院校採用的比賽方法卻不盡相同,直到1848年,劍橋大學才印行十條「劍橋大學足球規例」。自此,足球也開始在不同的階層蓬勃起來。1863年,英國足球總會正式成立,並開始出現足球聯賽,足球亦轉趨職業化。第一屆足總杯在1871年舉行。在隨後的幾年間,足球的規例及裝備亦因應比賽的需要而更改。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足球迅速發展至其他國家。究其原因,不免是拜商旅及殖民地政策所賜。由於足球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國際足球協會亦於1904年成立,推廣國際間對足的興趣。1908年,足球正式列入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中。國際足協(FIFA)亦於1930年主辦第一屆世界杯賽事,冠軍由烏拉圭奪得。

2007-09-25 15:52:24 補充:
香港足球總會於1914年創立以來,迄今已有92年的歷史。在這個漫長的歲月裏,足總見證了香港足球運動的變化。

2007-09-25 15:52:37 補充:
足總成立之初,並沒有任何受薪的職員,亦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所有參予足總行政和管理工作等事務的人員全屬義務性質。其後,足球運動的發展日漸興盛,大量文書工作需要處理,而同時亦需要空間存放這些文件;因此,足總決定設置辦公室,並租用了中區廣東銀行大廈4字樓55號半間寫字樓作辦公室,而另一半辦公室為印務館租用。當時的足總只有一名義務秘書處理日常事務。

2007-09-25 15:52:50 補充:
戰後,足總在中區太子行2字樓211室租用了一間房子,當時的太子行是一座木樓,辦公室面積約500多平方呎,除了工作空間增大了之外,義務秘書改為受薪聘用,同時亦加添了兩名職員以協助秘書的工作。

2007-09-25 15:53:03 補充:
1954年,足總根據公司法條例註冊成為有限公司。同年亦相繼加入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成為會員。這時香港足球亦進入了蓬勃的年代。為了進一步推廣足球業務,當時的足總主席史堅拿以75元月租,租用了剛擴建完成位於跑馬地體育路的香港會球場(足總曾借公帑給香港會擴建球場),辦公室位於球場一號看台下的地庫,租期為15年。

2007-09-25 15:53:17 補充:
而當時的職員亦由從前的兩人增加至四人。而發展至70年代,足總的職員已有十多人了(當中包括正副秘書各一人,兩位助理秘書,教練及會計各一人,兩位負責日常文書工作的女職員和三位雜役等)。足總的架構和運作亦已經完全上了軌道。

2007-09-25 15:53:30 補充:
為了應付未來大量的工作和與外界的交流接觸和聯繫,與及有一個長遠和固定的地方去發展業務;因此足總於1972年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永久會所。1974年該計劃終於獲得實現,政府於當年正式移交何交田一幅土地給予足總興建會所。經過五年時間的籌建,位於何文田佛光街的足總永久會所於1979年9月10日下午5時經國際足協會長夏維蘭治主持揭幕典禮儀式後正式啟用。

2007-09-25 15:53:38 補充:
新會所樓高三層,面積19000平方呎,並可舉行大型會議,會所一直沿用至今,而行政及管理規模亦已進入了現代化。 作為一個推動足球運動的機構,足總在球隊、球員及球迷之間扮演了一個橋樑的角色。過去足總為了推廣業務,除了進行培訓工作之外,並舉辦了不少慈善義賽(如士丹利七人木盾賽)以回饋社會,同時亦編印了不少刊物提供足球資訊和宣傳,如:賽程表、通訊、場刊、海報、積分表等。在60年代更開始編製Weekly Bulletin和踏入90年代,每月出版的足總簡訊(並以彩色印刷)及現在的全新網頁,向外界公佈足總的最新消息和動向,並與廣大球迷進行近距離的接觸。
2007-09-26 1:57 am
場地演變
遠在2000年前,中國的漢朝便風行一種稱之為「蹴毬」的比賽遊戲,顧名思義,當然是用腳來踢球,通常在皇帝生日或重要的國家慶典時,他們在皇宮前的廣場豎起兩根長竹竿,中間結上絲製的網子,比賽雙方看誰能將球踢進絲網中的小圓洞,和今天我們所見的各種足球技藝應該很類似。

其實,類似足球的遊戲曾廣泛的在全世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一再出現。至於歐洲的羅馬人,則從希臘人那裡學來一種名為harpastum的球戲,並很快的風行全國。場地是長方形的,以一條中線隔開,比賽時分為兩隊,各自以傳球的方式想辦法向前推進,誰到達對方底線就算得分。Harpastum是羅馬人唯一的球賽,因此,當羅馬人征服了大不列顛時,自然也把這種球賽帶到這個群島上。
根據傳說,盎格魯薩克遜首次舉行這種球賽,是在勝利的慶祝儀式上,所使用的那些球竟是吃敗仗的丹麥人頭顱。很多人不相信這個野蠻的傳說,然而,今天的球賽經常顯現出的種族對抗意識,卻和這個傳說的情節相當接近。


現今足球起源
說起正式足球組織的歷史,得回溯到1863年的10月26日,扮演第一塊基石的,是一個名為「足球協會」(Football Association;簡稱FA)的足球組織,它成立於倫敦的一家餐廳。這個當時並未引起多少人注目的事件,卻對日後足球運動起了革命性的影響,足球運動便是從這裡開始,告別了毫無章法的原始時期,而有了初步的規則、形態、發展的方向及動力。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足球運動,包括比賽規則、聯盟制度、教練的設置、職業化球賽、獎杯大賽、乃至於經營的法制,都因為這個協會的出現

足球廣泛認識
工業革命期間,足球已發展為當時英國社會一種重要的娛樂休閒活動,並隨著農村人口大量湧進城市,迅速蔓延到英國每個人腳下,足球也被帶到世界各地去。舉凡英國人足跡所到之處,足球往往很快就在當地風行起來,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足球不需複雜昂貴的裝備,而且規則簡單一教就會。



國際足協會公開確認足球運動起源於中國。

中國古代足球的起源時間,最早可追溯至二千五百年前的戰國時期,《戰國策.齊策》曾記載蘇秦與齊宣王會面時,提及人民安居樂業,喜歡「蹋鞠」,所謂「蹴鞠」或「蹋鞠」,就是指一種足球遊戲;「蹋」或「蹴」都是指踢,「鞠」則是指球。



東漢時已有女子踢球

漢唐兩代是中國古代足球發展最興盛的時期,,發展出直接對抗的競賽。
據東漢人李尤所著的《鞠城銘》記載,對賽雙方各有十二人,由正副球證執法,球場兩端各設六個月洞式球門(稱「鞠室」)為進攻目標,所用的足球由皮革裹毛髮製成,比賽用球場稱為「鞠城」。當時不但男性參與足球運動,部分出土文物更證明,東漢延光二年(公元一二三年),已有女子踢球,惟只限於表演性質並非競賽。
到了唐朝(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內填毛髮改為由人用嘴吹氣,同時用兩個球門代替「鞠室」,當時這項運動並外流至日本,日本足球書籍《游庭密抄》也曾經記載此事。
 

至宋代(公元九六○至一二七九年),蹴鞠更發展了雙球門及單球門的競賽,還有稱作齊雲社或圓社的球會組織出現,而且所用皮球由人用嘴吹氣,發展到用氣筒打氣,愈來愈接近現代足球
2007-09-25 11:56 pm
香港足球代表隊是中國香港官方的男子國家足球代表隊,由香港足球總會管理,雖然香港於1997年回歸後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仍被允許繼續擁有自己的代表隊。香港足球總會成立於1914年,並在1954年加入了國際足協和亞洲足協,是亞洲足協的創會成員之一,又協助亞洲足協在1956年舉辦了第一屆亞洲盃。

香港隊的球衣贊助商是愛迪達(Adidas)。

歷史
在1949年,香港隊在第一次國際賽以2比5敗給南韓。4年後,港隊以4比0擊敗南韓,取得第一場國際賽勝利。香港隊曾經打進頭四屆的亞洲盃決賽週,並於1956年在主場奪得第三名。

香港隊雖然未曾晉身世界盃決賽週,1974年香港隊在世界盃A組外圍賽面對馬來西亞,越南,日本,都是1比0擊敗對手,最後以1比3不敵東道主南韓而屈居第二以致未能出線,當年的香港隊成員組成「漢城之友」定期聚會。

1977年在新加坡舉行的外圍賽,由荷蘭教練包勤領導,分別以4比1及2比1擊敗印尼及泰國,亦分別以2比2及1比1打和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成功出線而晉身次輪比賽。

1986年的世界盃外圍賽第一圈,香港隊在1985年2月23日主場8:0大勝汶萊,首次代表香港的俠士中鋒麥勁勳個人獨取四球[1]。5月19日於北京與中國進行該圈最後一場比賽,香港隊必須勝出才可出線第二圈(中國只須賽和已可晉級),在該場賽事,憑著顧錦輝及張志德的進球,香港隊以2比1勝出,晉身外圍賽第二圈,但最後以總成績5:2敗給日本。

1990年代的港隊,正值香港足球步入黃昏時期,欲振乏力。九十年代之初,港隊雖退居亞洲二三線,但在大賽中仍偶有佳作,如1998年世界盃外圍賽首圈賽事,主場以三比二反勝東南亞勁旅泰國,同樣在主場力戰之下兩球僅敗於亞洲之虎南韓,皆為港隊拼搏之作。可是同一賽事中發生打假波事件,正值當打年齡的前鋒韋君龍、門將陸嘉榮、後衛陳志強、翼鋒陳子江等人涉及操控球賽被判入獄,對香港足運更是雪上加霜。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香港隊自此需要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國際賽事。九十年代末期,港隊表現持續不濟,亞運足球外圍賽中兩場比賽共淨吞十一蛋出局。2002年世界盃外圍賽首圈,足總聘請荷蘭教練利沙雲冀盼港隊能創佳績,亦頻繁邀請外隊到訪作練習賽,最終因球員難以適應教練作風以及足總未有長遠計劃,虎頭蛇尾地以差劣成績作結。

在2004年11月17日,中國在2006年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第二圈第四組以7比0擊敗香港,可是仍然無緣晉身第三圈,原因是賽前跟中國同分的科威特以6比1擊敗了馬來西亞,以得球較多壓過中國晉身第三圈。7比0的比數使到球迷覺得港隊受到足總高層壓力,有「打假波」和「放水」之嫌。有人認為關鍵是范俊業成功撲救了鄭智的點球,使到中國的得球比科威特少而出局,賽後不少香港球迷認為港隊只有范一人是陣中全力作戰的球員,乃香港隊之光。東方日報卻在翌日大字標題譏諷為「范俊業逞強」。然而范俊業的出色表現也被中國球會看中,打算邀請他到中超比賽。

在2005年2月9日,香港足球總會與巴西足球協會為了慶祝成立90週年,舉行一場友誼賽,由香港隊主場迎戰巴西,結果巴西以7比1擊敗香港隊。2005年11月30日在吉隆坡舉行的亞洲足協周年頒獎禮中,香港歷史性贏得本年度公平競技獎的榮譽。

香港隊早年經常獲邀參加在大馬舉行的默迪卡,取得不俗的成績。而每年一度的港澳足球埠際賽在2005年已是第60屆,其餘尚有省港盃足球埠際賽、港滬杯足球埠際賽及賀歲足球表演賽等比賽,但礙於香港隊的實力,足總有時會選派港聯隊出戰。有些效力於本地甲組聯賽的外援球員由於已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及特區護照,他們可以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這些已歸化的球員包括早期的麥哥利,近年的摩亞、羅倫士、喀麥隆裔的卓卓、高尼路等,而一些本地洋將如巴貝利亦曾代表香港參加正式國際比賽。

2007-09-25 15:58:07 補充:
香港足球總會簡介香港足球總會於1914年成立,成立初期,行政和管理人員全屬義務性質。其後租用中環廣東銀行大廈4字樓55號半間寫字樓作辦公室,而另一半為印務館租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足總在中環太子行2字樓211室租用了一間約500多平方呎辦公室,義務秘書改為受薪聘用,加添兩名職員協助秘書的工作。1954年足總根註冊成為有限公司。同年亦相繼加入國際足協及亞洲足協成為會員,更是亞洲足協的十二位創會成員之一。為了進一步推廣足球,足總租用位於跑馬地體育路剛擴建完成的香港會球場,辦公室位於球場一號看臺下的地庫,租期為15年。

2007-09-25 15:58:42 補充:
足總於1972年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永久會所。1974年獲得通過,移交何文田一幅土地給予足總興建會所。經過五年籌建,位於佛光街的足總會所於1979年9月10日正式啟用,揭幕禮由國際足協會長夏維蘭治主持。新會所樓高三層,面積19000平方呎,並可舉行大型會議,會所一直沿用至今。得到國際足協「GOAL Project」的資助,足總會所於2005年進行大規模重修工程,於2006年1月28日舉行揭幕啟用禮。

2007-09-25 15:58:52 補充:
使命推動及發展香港足球,包括職業足球、青少年足球以及業餘足球,從而提高香港足球的形象和世界排名為香港市民提高質素的足球賽事,令足球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發展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 足總計劃在將軍澳堆填區興建足球訓練中心以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申請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亦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撥款支持,預計2008年中落成啟用。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08: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5000051KK016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