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電磁學的基本理論由19世紀的許多物理學家發展起來,馬克士威爾方程組通過一組方程式統一了所有的這些工作,並且揭示出了光作為電磁波的本質。
電磁輻射先被馬克士威爾方程組預測,而後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在實驗中證實。
中國人被認為是最早利用磁性的,他們早在4000年前就開始利用天然磁石製成指南針來指示方向。1600年,英國人吉爾伯特(William Gilbert) 發表了《De Magnete》 (論磁),首次提出了地磁場的概念,並認為可以利用磁針的縱向偏移來測定緯度。1777年,法國人庫侖(Charles Coulomb)首次發現了磁吸力與斥力均遵循平方反比律。1820年,丹麥人奧斯特(Hans Christain Oersted)首次利用電流得到磁場,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非天然磁石來產生磁場。1826年,法國人安培(Andre-Marie Ampere )以分子電流假說為基礎,最早提出了關於磁性介質的理論。1831年,英國人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現磁能生電,並製成發電機和電動機。1834年,英國人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統一電磁理論,提出著名的馬克士威爾方程組。這一方程組是整個經典電動力學理論的基礎。1878年,英國人奧爾柏林·史密斯(Oberlin Smith)於雜誌 《Electric World》上發表文章,首次闡述了磁性記錄儀器。不久後於1898年,第一個磁性記錄儀器真正誕生——這是現代硬碟和其他磁存儲技術的鼻祖。19世紀後半期,居裡兄弟提出了關於鐵磁性和順磁性的著名的居裡定律。20世紀初期,對於順磁性和鐵磁性都發展了相應的系統理論——郎之萬理論和外斯理論。 從20世紀至今,磁存儲技術迅速發展,巨磁阻現象和垂直寫入技術仍是目前磁學領域的最尖端課題。
發展歷史 十八世紀:發生於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由於蒸汽機的發明,以機器代替人力和獸力,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大幅地提升了物品生產的質和量。二十世紀初期:在二十世紀初期發明的真空管,可以放大和處理電子訊號,因此產生了廣播、電視、和電話等遠程通訊事業,使人類的通訊和娛樂方式為之改觀。但是以真空管裝配的電子產品,不但體積大而且耗電量多,因此早期的電子工業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主要是在通訊和娛樂方面。二十世紀中期:在二十世紀中期所發明的電晶體和其後發展的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簡稱IC)技術,幾乎完全取代了真空管,電子工業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電子電路的設計和製造縮小到微米的尺寸。利用新的電子技術,機器生產得以自動化,通訊更為便捷且多樣化。二十世紀的末期:在二十世紀的末期,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得天涯若比鄰。電子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對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