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ger生平簡述

2007-09-25 3:30 am
我要係科學家張衡,唔該!

回答 (4)

2007-09-25 3:34 am
✔ 最佳答案
張衡(七六─一三九),字平子,東漢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縣)人。曾做過太使令,侍中,尚書等職。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科學家,曾發明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等。他又是一位文學家,寫過著名的《二京賦》,詩歌傳下來的有三首,以《四愁詩》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張衡生平
張衡(78-139年),東漢天文學家、數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自幼聰穎好學,多才多藝,經常製造各種稀奇古怪的器物。十五、十六歲時,離開家鄉,出門遊學,結交了馬融、竇章、王符、崔瑗等學者,對他的為人和治學態度,有很大的影響。他到過漢朝的西京長安,寫下《溫泉賦》和《西京賦》。十八歲時遊歷到東漢首都洛陽,寫了《東京賦》。其後張衡花了十年時間琢磨東京、西京二賦,將漢代的辭賦推向另一個高峰,成為漢賦重要的作家。

張衡二十多歲時,來到南陽郡,擔任幕僚的工作,負責起草文書。南陽郡守因為政績卓越,被皇帝升遷,但張衡並未有跟隨郡守到洛陽,而是回鄉閉門讀書。其間他博覽群書,並深入研究《易經》、《太玄經》、《墨子》等古代有關哲學、科學的書籍,從中汲取了幾何學、力學、機械、地理、測量、繪畫等應用科學的知識。

漢安帝時,張衡得母親的鼓勵,應召出任尚書郎中。四年後被任命為太史令,主管觀察日月星辰、風雲雪雨、制訂曆法等事。任內,他有系統地觀測天體,從事理論研究,並著有《靈憲》、《渾天儀注》等,全面闡述宇宙演化、天地結構、日月星辰的本質和運動,提升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水平。漢順帝時,他又擔任侍中(即皇帝的顧問)。後因不想牽涉入宦官和外戚的爭鬥中,便到河間國做國相。在任期間,他整頓了當地的吏治,使百姓安居樂業。

後來張衡向順帝請辭,並寫下《歸田賦》表明心跡。但順帝卻非常欣賞他,不但不允許他辭職,反而升他為尚書。但在張衡回京述職的第二年,他便與世長辭了。後人在他少年時常去讀書的地方,建造平子讀書台,作為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139),東漢科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召縣石橋鎮)人。少游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通五經,貫六藝,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兩次為太史令。精通天文、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明瞭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候風地動儀。在天文學理論方面,張衡是渾天派的主要代表。關於天地之起源,他認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後,輕者上昇為天,重者凝聚為地,陰陽相蕩,產生萬物。他還第一次正確地解釋了月蝕形成的原因,認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蝕是由於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的。他依據當時的天文學知識,肯定
了宇宙的物質性和無限性。張衡把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和哲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嚴可均所編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

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石橋鎮)人。十六七歲時曾游三輔(今陝西西安及附近一帶地區),觀察社會歷史情況。



不久到洛陽,讀《五經》,學六藝。永元十二年(100),為南陽太守鮑德主簿。永初二年(108)拜郎中,後遷尚書郎。元初二年(115)任太史令等職。永和元年(136)為河間相,後又拜尚書。永和四年卒於官。張衡在科學上的卓越貢獻是天文學。他是古代渾天說代表人物之一。在相傳為張衡所作的《渾儀圖注》中,具體闡述了渾天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地都乘氣而立,載水而浮。渾天說在較長的時間內支配了中國的宇宙結構學說。他著有《靈憲》,解釋天地起源及天體演化的一些問題。他以為在中原能看到的星數約二千五百顆,而全部星數則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顆之多。《靈憲》中並講解了月食發生的基本道理。張衡又改進了渾天儀(即現在的天球儀),利用齒輪系統把渾象與計時漏壺聯係起來,能在室內觀測到恒星的位置。他還設計製造了候風地動儀,儀器用銅鑄成,象一個酒樽,中間有一都柱(即震擺),都柱周圍平列著八個方向的機械。外面鑄有八條銅龍,按八個方向排列並與內部機械相連,每條龍嘴裏銜著一枚銅丸,某個方向地動,銅丸則落在同方向下面蹲著的銅蟾蜍嘴中,憑聲音便知地震的方向。這是世界上公認最早的地震儀。張衡在數學上著《算罔論》,曾計算球的體積。

又創圓周率π=92/29。張衡還擅長文學,譔寫詩、賦、銘等三十餘篇,其中《東京賦》、《西京賦》、《南都賦》為世人稱道。存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輯刻在《張河間集》內。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創製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裏鼓車、飛行數裏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參考: yahoo
2007-09-25 3:36 am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中國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和畫家,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縣石橋鎮)人。


張衡出生於沒落的官僚家庭,祖父張堪是地方官吏。張衡從小好學不倦,「如川之逝,不捨晝夜」(出自《史書》)。青年時代游學長安、洛陽,在併進入當時著名學府太學學習。張衡用了至少十年來研習文學,29歲時寫成著名的《東京賦》和《西京賦》,總稱《二京賦》。

張衡曾當南陽郡守的幕僚。三十多歲時(111年),張衡出仕,當過郎中、太史令、巴士司馬令和尚書,其中擔任太史令長達14年。

三十歲後,張衡開始研習天文。對天文歷算有深刻研究,著有《靈憲》﹑《靈憲圖》﹑《渾天儀圖注》﹑《算罔論》。

公元117年,張衡改進了渾象,設計製造的利用水利推動自動運轉的大型天文儀器水運混象(即渾天儀)在洛陽完工。張衡所著的《渾天儀圖注》是渾天說的代表作。

在《靈憲》中,「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指出月亮本身並不會發光,月光是反射的太陽光。「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第一次正確解釋了月蝕成因。在《靈憲》中,張衡還算出了日、月的視直徑,記錄了洛陽觀察到的恆星2500顆。還測出了地球繞太陽一年所需的時間是「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1]

陽嘉元年(132年),他製成世界上第一個地動儀——候風地動儀[2],可以準確測出地震方位,並令使官記錄地震方向地點,積累了許多可貴資料。
2007-09-25 3:33 am
簡介
張衡天資聰敏,且勤學不倦。他自小就到處結交了各著名學者,對於張衡往後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二十三歲時,他放棄了當大官的機會,只選擇到南陽郡擔任太守主簿。後來南陽郡郡守因政績卓越而被皇帝升遷,張衡並不打算和郡守一起到洛陽,反而決定回鄉閉門讀書。期間,他大量研讀大量有關科學的書籍,從而發展多方面的應用科學知識,堪稱為「博學」之士。後來因為母親的鼓勵,34歲擔任「尚書郎中」的官職,四年後被任命為「太史令」,負責掌管天文、曆法、氣象與地震的觀測與紀錄。


張衡對天文學的貢獻

中國古代對於宇宙的構造,有三種曾較為流行的說法:分別是蓋天說、渾天說和宣夜說。

  蓋天說是較古老的說法,《晉書》認為:始自伏羲,傳於周公。此說認為天圓地方,天如同一個笠帽、地如同棋盤,笠帽蓋在棋盤上,日月星辰固定在笠帽。笠帽不停的轉動,所以日月星辰固定在笠帽。笠帽不停的轉動,所以日月星辰也不停的運行。

  渾天說則傳說至少始自西元前四世紀戰國中期的天文學家石申,最早有詳細的說明則是在張衡所著《靈憲》一書,而渾天儀以此為理論基礎製作。此說認為天似雞蛋,地則像是蛋黃包在其中,天由氣支持,水位於天的底部,地則浮於水上,而日月星辰都生長在殼上,天殼不停地轉動,日月星辰也跟著不停的運行。

  宣夜說又稱為「太空說」,認為天是空而無質,無窮無極,日月星辰飄浮在空洞洞的天上。

  張衡可說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雖然這說法仍有很多漏洞,但比起「蓋天說」更進步,更能真實地反映了宇宙的原本面目。「渾天說」將大地看作是一個蛋黃,圓圓的外型就像地球,比較接近真實情形。加上以這理論能夠找出太陽的運行規律,解釋夏天日長夜短,冬天日短夜的原因,所以「渾天說」能在中國流行大概一千年。另外,他亦曾經推翻過古人「天狗吃月亮」的說法,認為月蝕是因為太陽運行到月球前所致的。雖然他的說法在若干年後比西方所推翻,但對如活在二千年前的張衡來說,他的說法比起當時一般人的迷信說法先進得多。亦不得不佩服他的對觀測天象的持之以恆和聰明才智。

  另外,張衡對天文觀測的癡情亦在他的著作中表露無遺。他指出「微星」﹝暗淡的星﹞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顆。根據現代天文學家的校驗,肉眼能看到在六至七等星之間的星大概有一萬四千多顆。足見張衡的觀測細密精心。此外,他還測出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為周天的1/736,即29’24”,與現代所測得的太陽與月亮的平均角直徑31’59”與31’5”2相差不多,如以當時無正規的天文觀察儀器而單靠肉體看的話,張衡所得出的數字已相當難得了!
2007-09-25 3:33 am
~張衡~
西元78年(東漢)~西元139年
全世界所有教科書在提到地震儀時,幾乎都免不了提到一個中國人-張衡。

張衡,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東漢年間的天文學家(或者說地球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藝術家。

張衡的家世可追溯到春秋時晉國的大夫張老,他的祖父也曾做過蜀郡的太守,但到了他父親時就沒落,所以張衡小時候家中的經濟狀況不太好,不過他仍能努力向學,十八歲時遊歷到洛陽太學研習,二十三歲時故鄉擔任太守主簿。事實上,張衡並無意仕進,認為有時間不如用來做學問,因此一直推拒朝廷得徵召,後來因為母親的鼓勵,於三十四歲時,才到京城任職郎中。因研讀西漢楊雄所著《太玄經》,開始對天文、科學技術的研究產生高度的興趣。皇帝知道了他的研究,於是任命他為太史令,負責掌管天文、曆法、氣象與地震的觀測與紀錄,這正是能發揮所長的職務。

在太史令任內,張衡有許多傑出的成就,他精通天文曆法,大大增加所觀察到的恆星數到2500多個(肉眼可見的恆星約6000多個,在同一地點能觀測到的不超過3000多個);製作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又稱渾象)和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地動儀,以及侯風儀(類似風向雞)、瑞輪蓂莢(自動的日曆,以失傳)、記里鼓車、指南車等多項器具;著有《靈憲》,將前人有關天文的學說,做有系統的整理與歸納,這篇文章中已能以光的直進解釋日、月食的成因;並將他自己研究渾天儀的心得,寫成《渾天儀圖注》。

特別是地動儀的成功更使他的聲望更上一層樓,但這時他已厭倦官場文化了,61歲那年,他向順帝提出辭呈,並寫下《歸田賦》表明心跡,沒想到順帝非常愛惜他的才華,不但不允許辭職反而升他為尚書,但張衡回京述職隔年便與世長辭,後人在他年少時常去讀書的地方,建造平子讀書台,以示紀念。

除了科學上的成就,張衡在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他曾經花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二京賦》,諷刺當時社會的奢侈,不過,有人說此文是仿班固的《二都賦》之作。此後賦的文體逐漸縮短,但較為洗鍊。他的詩、賦如《思玄》、《歸田》、《四愁詩》等,則一掃了漢賦鋪排、堆積、模擬的惡習,以平淺清麗字句,抒寫個人的胸懷,人生的理想,田園的生趣,道家的哲學,使人感到活潑、親切,漢賦因而增加了生機。


收錄日期: 2021-04-13 18:47: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4000051KK030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