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不同意因為
周代行封建,藉土地的重新分配,由上而下建立中央與地方關係,奠下了國家穩固強大的基業。
周在未滅商之前,是商諸侯之一,勢力並不十分強大,而當周武王滅商後,首先確立「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原則,跟著以土地分封諸侯,藉以加強天子對諸侯的統屬關係,周朝的國力遂藉封建而得以加強擴展。
周武王滅後,著「興滅國,繼絕世」的美名分封古帝王的後裔,實有群侯須由皇室策封之意。及國基穩固,群侯順服,乃乘機封兄弟之國十有五,同姓之國四十,異姓功臣十有餘,使居於舊諸侯之間,成互相牽制之勢,使上古部落四分五裂,各自為政的局面改變過來,加強他們與周朝的聯係,無形中穩固了周室的統治權,故周行封建實有深遠的意義。
更重要者,周初的封建使西的領土大大擴展。因封建的施行,一則可把舊日原有的諸侯納入自己的統治中,二則可把新諸侯(同姓及功臣)分封往新佔的領土上,故令周的版圖擴充。正如錢穆先生謂:
「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蓋封建即是周人的一種建國工作,不斷向東方各重要地點武裝移民;武裝墾殖,而周代的國家亦不斷的擴大與充實」。(《國史大綱》,25-30)
周本是一個偏處西方的小國,故其發展自然是向東推進,主要是分兩線:一是由豐鎬向東南經營,漸及淮域。是由豐鎬向東北,經營河洛及於殷商。周初兩次之封建,可說是此兩線發展之初步成就。
周之第一次封建,因力量有限,其勢力大體祇能以豐鎬為中心伸展至洛邑以南,殷人在殷商之勢力未能徹底消滅,故分封之國包括齊、魯燕等,大部分集中於今黃河南岸洛陽附近的地區,在殷人勢力中心的黃河北岸,祇有零。且周的首都鏑京偏於西,故中央統治力量難達東方。但無疑此乃封已為周向外之擴展奠下基礎。
至周公行第二次封建,大大加強了周人統治力量,使之伸展至每一各落,例如齊魯兩國之建立,使人勢力超趨殷而東達海濱;封國星羅棋布,一方面互相牽制,一方面從事滲透與擴展,開闢新領土。
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更在洛邑建東都,至此周的封建大業大體完成。周人以鎬京為起點,從東北、東南展張兩臂,監視殷、宋,勢力直伸東方之海濱。鎬京與洛邑遙相呼應,一切反周之力量再不能興起。
此後歷成王、康王之世,不斷的把兄弟子姪、姻親,功臣分封於外建立新國。這些新國大抵是取舊有諸侯而代之或開闢未墾之土地。而每一個封國之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殖和勢力的一次擴張。周的兩次封建,使周的勢力由謂水上游,逐漸向東方發展,終及整個黃河流域,統制整個中原,成為共主。
己、周代封建制度的影響
周室實行封建,分封同姓及功臣到各要地,又利用各地原來的氏族部落建立國家。自此從新建立中央與地方關係,權力由上而下,周天子正式成為天下共主,周朝的國力遂藉封建得以加強擴展,故封建制度實是適應時勢而有效的統治制度,令周能享國祚八百年之久。
周以前所謂「中國」,大致不出今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在這些區域中,更有很多文化低落的部族雜居。而實施封建後,不僅將原始小邦獨立之現象,各自為政之局面,結成一個關係較為緊密及秩序井然之國家。同時由於分封範圍擴大,使周朝領土比商朝擴張得多,使華夏民族的勢力不斷向東方擴展。從政治意義論,周初的封建,含有定天下於一尊的意義,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下開中國大一統的先河。
周行封建,廣封諸侯,將同一的精神及組織分佈於各地,而各國亦因其環境而得以自由發展,使中國文化更壯觀燦爛。而且中國高度的文化因封建關係傳到遠方各地,朝覲和巡狩結果,使許多異質的文化,醇化於高度文化中,更形成一種大民族的意識。
天子分封諸侯,雖然有屏藩王室,開闢疆土之效,但容易造成諸侯割據,互相攻伐的局面。封建日久,天子與諸侯的血緣及姻親關係,日益疏遠。強弱之勢形成後,諸侯不再尊王,諸侯互相攻伐,所以到了東周時期候,遂出現了春秋爭霸、戰國爭雄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