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 《嫦娥》

2007-09-24 6:27 am
我想問:

中秋節的故事 嫦娥哪個故事 可否說給我聽這個故事?

回答 (2)

2007-09-24 6:40 am
✔ 最佳答案
嫦娥奔月

神話傳說中,為求永世相守,后羿從西王母處求得兩顆不死藥,妻子嫦娥乘后羿外出,獨自偷吃兩顆不死藥,覺得身體輕飄飄的,慢慢地飛向了月宮。她為了返回人間,便叫月兔幫她搗藥。

另一則說法,嫦娥小名叫純狐,性情恬靜溫和,常做善事卻不求人知道,羿每出遠門她就獨處家中。一日她見到樑上白光旋舞異香滿室,得到一顆靈丹。嫦娥知是寶物,但又懾於羿的威力,不大敢吃,就找一個叫有黃的異人卜卦,卦象主一女子獨將西行,大吉。嫦娥回家就將靈丹吃了,不一會兒身體開始發輕,栩栩欲飛。此時羿回到家中,見嫦娥神情恍惚,心下生疑,到晚上才發現靈丹不見了,而此時嫦娥兩腋生風從窗戶飄了出去,越飛越高。羿挽弓來追,一陣罡風把羿吹到東極去了。

嫦娥後來飛到月宮,有連株的丹桂結滿芬芳的桂英。嫦娥一咳,吐出一物,原來是那顆靈丹的雲母外衣,化成一隻兔子的形狀,色白如玉,陰精之宗,也就是玉兔。

羿被吹到東極大澤之側,不久見到一所大殿,上書「青提」二字,是東華帝君(亦稱東王公)之處,忙俯伏稱臣。帝君告訴羿不要怨嫦娥吃丹一事,嫦娥來自水中,借羿之力得丹居於月府,如月借日乃光同理;而羿有功於日(曾射落九個妖日),當居日宮,此亦合陰陽之道。羿點頭稱是。帝君令童子捧出赤苓糕、太陰玄府,又命牽來扶桑金烏告戒羿曰:「食此糕,無畏太陽真火;佩此符,可入月府與嫦娥相見。只可日就月,月不可就日也。故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背日則光盡。」,羿欣然食糕佩符,跨上踆鳥飛入日輪,悠游自在。

至望夜(陰曆十五)羿乘一道金光飛入月中,見嫦娥獨坐。嫦娥見羿欲避,羿安慰她自己已處日宮,往事不必復疑。乃為嫦娥鋸桂木,探冰瑜,造成一所宮殿,題為「廣寒宮」。羿歸日輪,亦造一座大殿,名「郁儀殿」。自此每當望夕羿來廣寒宮看望嫦娥時,陽和充物,月光分外晶明。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B%A6%E5%A8%A5%E5%A5%94%E6%9C%88&variant=zh-hk"
2007-09-24 6:42 am
中秋節的起源,早在周朝時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每到秋天,帝王就會到郊外的月壇去祭月,相信這與後來中秋祭月的習俗有關。
  《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周禮》:「中春、晝繫土鼓、歐幽雅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
  《開元天寶遺事》:「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
  《玩月詩序》:「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況埃瓂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
  《和崔舍人永月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端正月」即指中秋月。
  《新編醉翁談錄》記載:「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不以貧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在酷熱的夏天過後,天朗氣清,萬里無雲的秋夜天空,正足突顯出月皎潔的光華。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而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以下幾個有關中秋節的由來及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盤古開初之時,天上有十個太陽,酷熱烤焦了所有的莊稼草木,致凡間民不聊生,義人后羿為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就用弓箭把其中的九個太陽射下來,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可惜好景不常,原來被射落的九個太陽,是玉帝兒子的化身,玉帝在盛怒之下將后羿及其妻嫦娥貶為凡人。但西王母很同情后羿,以長生不老藥相贈。由於后羿射下九個太陽,令大地從始復甦,受到萬民擁戴,不久就被擁為王了。不過,由於后羿稱帝之後性情大變,成為殘暴的昏君,漸令天下民不潦生,怨聲載道,嫦娥苦勸無效,又恐后羿吃下長生不老藥後,永遠掌權令生靈塗炭,於是自己偷吃靈藥,沒想到吃藥以後後就往天上飄去,嫦娥本想重返天庭,又怕被眾仙子取笑,遂改為奔往月亮,被軟禁在廣寒宮上,成為月亮女神,從始世人於每年八月十五都有祭月的儀式,以作紀念。
  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稱為月精。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空無一物。
  另有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裡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吳剛伐桂:
  漢晉時代,就已有月宮中有桂樹的傳說,後來更延伸出「吳剛伐桂」的故事。相傳吳剛在凡間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玉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才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完一段,桂樹就隨即自動癒合,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沒辦法砍倒桂樹,而他也只好不斷的砍下去,得道成仙的願望始終無法達成。由此,人們也稱月亮為桂月、桂輪。
玉兔搗藥: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取食物,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供給,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對三位老人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而玉兔搗藥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最早是出現於春秋時代,《楚辭》中提到亮裡有隻兔子,日 夜不停地替神仙搗藥。因



圖片參考:http://www.fushantang.com/1001/att/att1009a.gif


為月宮裡有隻兔子,所以月亮也被稱為金兔、玉兔、蟾兔,演變到後來,民間還有中秋節時於家中供「兔兒爺」的習俗。在漢墓出土文物中,有蟾蜍搗藥造型:「較小一棺,前額刻一人首蛇身像,一手捧月輪。後刻兩人一蟾,蟾兩足人立,手持方杵而下擣。右側一人,兩手捧物而立」。
玄宗遊月:
  某一年的八月十五晚上,唐玄宗在宮中祭月,隨著道人作法後,就把手杖化作空中銀橋,玄宗步入月宮,見門前牌匾寫著「廣寒清虛之府」,而桂樹下有一隻白兔正在搗藥,月宮內有嫦娥等諸仙女在悠揚的樂韻下翩翩起舞,玄宗重返人間後,令樂師把舞曲的音符記下,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所以古人又把月亮稱之為「廣寒宮」。


收錄日期: 2021-04-23 19:18: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3000051KK056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