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譯為白話文

2007-09-22 10:03 am
閱四:006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 唯戎不動。 人問之, 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少,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魏明帝於宣武場上, 断虎爪牙, 縰百姓觀之, 王戎七歲, 亦往看,虎承間攀而吼, 其声震地, 觀者無不辟易顛仆。 戎湛然!


***以上文章是出自甚麼典故????

回答 (2)

2007-09-22 6:16 pm
✔ 最佳答案
世說新語( 雅量第六)
【原文】

王戎(1)七歲,嘗與諸小兒游(2),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3)。諸兒競走(4)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5)。(出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註釋】

(1)王戎:字浚沖,晉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縣)人。為「竹林七賢」之一,但為人貪財慕勢。曾因平吳有功,進爵安豐縣侯,故稱王安豐。後官至司徒、尚書令。
(2)游:遊戲。
(3)多子折枝:子:果實;折枝:壓彎樹枝。
(4)競走:爭相奔跑。
(5)信然:果真如此。

【語譯參考】

王戎七歲時,曾經有一次與一群小孩在一起玩遊戲,看到路邊的李樹果實纍纍,壓彎了樹枝。那群小孩爭相跑去摘,只有王戎站著不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李樹長在道路旁還能有這麼多的果實,可見這李子一定是苦的。」採來一嘗,果真如此。

【研析】

這則故事是描述王戎小時候,就和一般的小孩不一樣,他有過人的推理能力及判斷力,看見路邊李樹結了許多的果實,其他的小孩都爭相跑去摘,唯獨王戎不為所動。王戎的推理是,因為它就長在路邊,非常容易採摘,如果果實是好吃的,早就應該被人採完了;果實之所以還能有這麼多,而沒人采,就是因為它是苦的。而事後也證明了王戎的推論是正確的。

王戎在七歲時,就表現出不同於常人的生活經驗,有獨立的思考精神,不會人云亦云,實在是相當的不容易。

hope can help you
2007-09-22 10:31 am
世說新語( 雅量第六)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23: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22000051KK003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