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成住壞空,即指成劫、住劫、壞劫、空劫等四劫,係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
於佛教之宇宙觀中,一個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
成劫,梵語vivarta-kalpa。
器世間(山河、大地、草木等)與眾生世間(一切有情眾生)成立之時期。
據諸經論載,器世間全壞之終,由有情業之增上力故,生微風,成立風、水、金三輪,於金輪上生出諸海山洲(須彌山、七金山、四大洲等),為四王天、忉利天(此二天稱地居天)、人類、傍生等之住處;其次成立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此四天稱空居天)等,又自空居天至無間地獄,有情次第降生。此等器世間、有情世間形成之時期,即稱為成劫。
住劫,梵語vivarta-sthāyi-kalpa。
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安穩存住之時,其間凡二十中劫。
此一時期,世界已成,人壽由無量歲漸次遞減,至人壽十歲,稱為住劫中之第一中劫,此後之十八中劫亦皆一增一減,人壽從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復由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
最後一中劫(第二十中劫)為增劫,即由十歲增至八萬四千歲。
據立世阿毘曇論載,諸佛之出現,多在減劫之時,其時人壽由八萬四千歲減至百歲之間。
住劫盡時,則稱劫盡。
壞劫,梵語samvarta-kalpa。
介於住劫與空劫間,世間轉趨壞滅之時期(火、水、風三災毀壞世界之時期)。
眾生世間首先破壞,稱為趣壞、有情壞;其後,器世間亦隨而破壞,稱為界壞、外器壞。
此時期分二十中劫,有情眾生經最初之十九中劫次第壞盡,唯器世間(國土環境)空曠而住,至最後一中劫,器世間亦壞滅。
器世間之破壞係由火、水、風等三大災所次第破壞,相對於住劫時之小三災,特稱為大三災。
火災由七個日輪出現而起,色界初禪天以下悉成灰燼;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天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天以下悉被飄散。
此火、風、水三大災,亦稱劫災,然破壞僅至色界第三禪天以下,第四禪天以上不受破壞。(於此劫之初,地獄之有情命終之後,不復更生,其後,其餘傍生、鬼趣及人、天等之眾生亦漸次壞滅;有情破壞後,世界出現七個日輪,故起火災,色界初禪天以下皆成灰燼,次起水災,第二禪天以下漂蕩殆盡,最後起風災,第三禪天以下全部吹落。)
空劫,梵語samvarta-sthāyin-kalpa。
此時期之世界已壞滅,於欲界與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之中,唯存色界第四禪天,其他則全然虛空。
世界形成以前而萬物未生之時期,亦稱為空劫。
此成、住、壞、空四劫之期間,各有二十中劫,總合為八十中劫,稱為一大劫。
有關四劫之記載,詳述於長阿含經卷二十一「三災品」、大樓炭經卷五、起世經卷九、起世因本經卷九、俱舍論卷十二等諸經論中。
臨濟錄示眾:「爾但一切入凡入聖,……處處皆現國土,成住壞空。」
生住異滅,指顯示諸法生滅變遷之生、住、異、滅等四相。
生,又作生相,即有為法從未來位生至現在位。
住,又作住相,即有為法安住於現在位。
異,又作異相,即有為法於現在位變異、衰損。
滅,又作滅相,即有為法從現在位滅轉至過去位。
一切有為法皆具上記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體亦為有為法,故須另有令其生、住、異、滅之法,即生生、住住、異異、滅滅四者,稱為隨相、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