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藺花的特徵=====色彩靚===又秀長==又高貴
洋蘭花朵的構造:
1.主萼片
2.側萼片
3.花瓣
4.唇瓣
5.蕊柱
每株蘭花可分為花葉莖根等四部位。其中,花是洋蘭的觀賞重點。每朵蘭花都是由三片萼片、三片花瓣及一個蕊柱所組成,不同的蘭花,它們的萼片及花瓣的形狀、大小、顏色各有不同,而三片花瓣中有一片花瓣的形狀與其它的不同,而且色彩也較其它花瓣及萼片鮮艷突出,稱之為唇瓣。
蘭花的雌雄蕊合一為蕊柱,這是蘭科植物特有的構造。蘭花若經授粉,會結蒴果,果實內的種子量非常多,同時也非常小。
蘭花的分類
花的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的即有700多屬30,000餘種,如果要用植物學之學術性分類,一定會繁雜得令人頭痛,而且對栽培管理之關係也不大。因此,我們採用目前通俗性之分類法。以國情而言,可分為國蘭與洋蘭兩大類。以蘭種來源,可分為原生種(野生蘭)、雜交種(人工交配)、複製種(組織培養)。
(1)國蘭與洋蘭
國蘭與洋蘭,就像中醫和西醫一樣,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國栽培蘭花己有3,000年的歷史,所栽培的都是原產在我國江南一帶的小花種『喜姆比蘭』屬的種類(cymbidium),如報歲蘭、四季蘭、春蘭、寒蘭等,其葉修長狀如草,花小氣香,甚至葉片突變斑紋,成為稀有價高的『藝蘭』,這類蘭花我們統稱為『國蘭』。日本文化傳習我國,也極愛好此類蘭花,他們稱為東洋蘭。
民國初年,原產在熱帶色彩瑰麗的蘭花,如嘉德麗亞蘭、蝴蝶蘭、萬代蘭、石斛蘭等,經歐美改良到東方,我們把這類外來的蘭花統稱為『西洋蘭』,簡稱『洋蘭』。
(2)原生種、雜交種、複製種
蘭花最原始的來源都是野生的,野生的蘭花我們稱為『原生種』。
有些原生種的蘭花,花形花色不能令人滿意,植物學家就研究利用人工交配技術,改良品種。以人工交配育出的新品種,稱為『雜交種』。
利用人工育出的雜交種,會改變花形花色,甚至有優秀的新品種出現,當這些優秀的新品種需要大量繁殖時,科學家又研究出組織細胞分裂繁殖法,育出與母株一模一樣的『組織分生曲』,我們稱它為『複製種』。
蘭花的特徵
蘭花種類繁多,外表形態有極大的差異,但在植物體的各部份,如花、葉、根、莖等構造特徵,都與一般草木本花卉有顯著不同。
花朵是蘭花觀賞的主要焦點。基本構造:花瓣3片、萼片3片,中間有1個蕊柱。在3片花瓣中,上側2片成對,下側1片形狀和色彩與其他2片迥異,且特殊美麗,稱為『唇瓣或舌瓣』,其主要功能在引誘昆蟲,達到授粉之目的。
蘭花果實稱為『蒴果』,種子量多又極微。每一個果實約有10~30萬粒種子,但很容易被風吹散,僅有少數能發芽成長。
蘭的根粗大,而且有明顯的根端。根的組織內有『蘭菌』共生,能分解養分供給蘭株生長。根的中心柱甚為細韌,外層有肥厚肉質狀的『根被』組織,充滿水分和空氣,具有防禦乾旱和貯藏養分作用。尤其『著生蘭』的根被更為發達,呈圓柱狀,能攀附岩石、樹幹生長。
蘭的莖具有貯藏水分及養分的功能。如嘉德利雅蘭、石斛蘭等,具有粗狀肥大的『假球莖』,因此耐旱性較強。蝴蠂蘭的莖很短,所以不耐乾旱的環境。萬代蘭的莖呈木質化,水分、養分均貯藏於肥厚的葉片。拖鞋蘭由於沒有明顯的莖貯藏水分、養分,葉片又薄,若長期乾旱,容易枯死。
節錄自[家庭園藝(九)養蘭不難]
如何選購蘭苗
苗的大小
一般蘭曲有大小苗之分,當然價錢也不一樣,大苗是種二年左右開花,小苗則需栽培三~四年方能開花。小苗便宜,大苗較貴.不過購買大苗,等於是以金錢換取時間,使它提前開花。對於初學的人,不妨購買開花株,或是選購栽培一年即會開花的大苗。
開花期
以嘉德利亞蘭為例,品種很多,有春天開花的品種,也有夏天開花的,如果要一年四季均有花開,可購買各種花期不同的品種,以享受長期賞花的樂趣。拖鞋蘭、東亞蘭、蝴蝶蘭和石斛蘭的盛花期只有3~4個月,因此最好在這段時間選購。
春天買苗,秋天買開花株
苗的價格隨大小而變,春天小苗,價錢便宜,到了秋天,變成中苗,價格自然貴些,但是冬天停止生長,故秋天到早春的價格波動不太,因此在翌春購買較為划算.成株經過夏天後,花芽開始出現,購買後半年即可開花,因此秋季是購買的季節,不過成株在秋天和翌年春天的大小變化不大,主要是以花苞的多寡作為選擇的標準。
當別人送你洋蘭之時..
在今天的社會中,洋蘭已被廣泛地用來作為送禮之用,作為禮品的洋蘭,有的是單盆種植,再套以藤籃;或以合植的方式,數盆一起擺放在滕籃內。
放置場所
為了延長花朵的開花時間,不要放置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位置。例如玄關的溫度較低,而暖氣機口附近溫度過高,這些地方最好遠離。
十二月出售的開花株,大多採用促成栽培,為了促使花芽早日成長,栽培時常採高溫的方式,所以當你收到後,如放置在低溫乾燥之處,花朵即會受到傷害枯萎,同時使植株變弱。
澆水換盆
開花完畢後,視情形將蘭株拔起,進行換盆或分株作業,以確保明年開花。收到的蘭花大都正值花朵盛開,因此當植材乾燥時,要依其使用的盆缽而作不同的給水,暫時不用施肥,以免造成根腐。
節錄自[洋蘭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