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二八事變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一二八事變
中國抗日戰爭之一部份
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奮勇抗敵
日期: 1932年1月28日-3月3日
地點: 上海市與周邊
結果: 簽署停戰協定;上海非軍事化
起因: {{{casus}}}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中華民國十九路軍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日本帝國上海派遣軍
指揮官
十九路軍 蔣光鼐
國民革命軍第五軍 張治中 白川義則
田代皖一郎
兵力
50,000 90,000
傷亡
13,000
10,000~20,000平民 5,000
中國抗日戰爭
1931年-1936年
九一八事變 - 一二八事變 - 熱河 - 長城 - 綏遠
1937年-1939年
七七事變 - 北平-天津 - 淞滬 (四行倉庫) - 太原 - (平型關) - 忻口 - 南京 - 徐州 - 臺兒莊 - 蘭封 - 重慶 - 武漢 - (萬家嶺) - 南昌 - (修水) - 隨棗 - 第一次長沙 - 桂南 - (崑崙關)
1940年-1942年
棗宜 - 百團大戰 - 豫南 - 上高 - 中條山 - 第二次長沙 - 第三次長沙 - 浙贛
1943年-1945年
鄂西 - 滇西緬北 - 常德 - 豫湘桂 - 第四次長沙 - 桂柳 - 豫西鄂北 - 湘西 - 八月風暴行動
主要戰役以粗體顯示
一二八事變(日本稱上海事變或第一次上海事變)1932年於中國上海發生,是日本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革命軍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計劃改變為由東向西,以有利於長期作戰,並且將國際社會的視線引向中日衝突,而在上海主動發起的一場戰役,時間長達一個多月。
目錄 [隱藏]
1 起因
2 事變經過
3 停戰
4 參戰部隊及損失
5 虹口公園爆炸案
6 參考資料
[編輯] 起因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高漲。日本方面聲稱將採取自衛手段保護日僑利益。1932年1月18日下午四時,天崎啟升等五名日本僧人在毗鄰上海公共租界東區(楊樹浦)的華界馬玉山路的三友實業社外被毆打,一人死亡,一人重傷。日方指為工廠糾察隊所為,1月20日,50名日僑青年同志會成員放火焚燒了三友實業社,回到租界後又砍死砍傷三名工部局華人巡捕。當天,1200名日本僑民在文監師路(塘沽路)日本居留民團集會,並沿北四川路遊行,前往該路北端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要求日本海軍陸戰隊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虯江路時,開始騷亂,襲擊華人商店。
加入戰鬥的中國憲兵1月24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向上海增兵。當時負責防衛上海的國軍是粵軍的十九路軍,由蔣光鼐及蔡廷鍇指揮,京滬衛戍司令為陳銘樞。陳銘樞及十九路軍主張應付日軍挑釁,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會議後則主張忍讓,並於1月23日由軍政部長何應欽下令十九路軍五日內從上海換防。
[編輯] 事變經過
1月28日23時30分,日軍海軍陸戰隊2300人在坦克掩護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已多次劃為日軍防區)西側的每一條支路:靶子路、虯江路、橫浜路等等,向西佔領淞滬鐵路防線,在天通庵車站遇到國軍十九路軍的堅決抵抗。一二八事變爆發。
轟炸後的上海商務印書館1月29日凌晨,日機從停泊在黃浦江上的「能登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閘北華界,寶山路584號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中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藏書超過三十萬冊)均被炸毀。閘北多處燃燒。但日本陸戰隊奪占北站的企圖以失敗告終。
1月31日,日本援軍抵達上海,有巡洋艦4艘、驅逐艦4艘、航空母艦2艘及海軍陸戰隊7000余人。
2月1日,日本軍艦從長江上炮轟首都南京。中華民國政府宣佈遷往洛陽,表示決不屈服(年底才遷回南京)。
2月初,1萬多日軍多次進攻吳淞,均被擊退。2月13日,日軍勁旅久留米混成旅團千余人,在薀藻浜曹家橋偷渡成功後,在永安紗廠門前被國軍重兵包圍,又有60名敢死隊員實施自殺攻擊,1600日軍全軍覆沒。日軍遭受重創,一舉佔領吳淞的企圖遂破產。
之後戰事擴大,日軍四易主帥,指揮官由海軍少將改由海軍中將任,最後以陸軍大將,前陸軍大臣白川義則擔任;數度增兵後日方最後投入兵力超過三個師團七萬人;並兼以海空軍、戰車助戰。
第五軍官兵戰前宣誓中國方面,蔣介石於事變發生後復出主理軍事,以中央軍第八十七、八十八師及稅警團、教導團為第五軍,由張治中指揮,於2月16日加入上海作戰;之後蔣介石再調正在江西圍剿共軍的第十八軍陳誠部入浙。
[編輯] 停戰
國民革命軍在中華民國政府支持下,在江灣一帶抵抗日軍進攻至3月2日,由於日軍在太倉瀏河登陸,形成腹背受敵的局面,於是全面從前線後撤。3月3日,日軍佔領真如、南翔後宣佈停戰。
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國調停之下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日軍返回戰前防區(上海公共租界北區、東區及其越界築路地帶),國軍暫留現駐地(滬寧鐵路上的安亭鎮至長江邊的滸浦一線),交戰區劃為非武裝地區。
[編輯] 參戰部隊及損失
兩國參戰軍隊:
日軍7萬人:第三艦隊、混成第二十四旅團、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師團;
國軍5萬人:十九路軍;第五軍(張治中)。
據統計,事件中中國金錢損失約為十四億元。閘北華界的商號被毀達4204家,房屋被毀1.97萬戶,損失慘重。(5年後八一三淞滬會戰,閘北華界幾乎全部被毀)同濟大學(吳淞)、復旦大學(江灣)、上海法學院等均遭轟炸。
[編輯] 虹口公園爆炸案
主條目:虹口公園爆炸案
在兩國正式簽署停戰協定前,日人在4月29日於虹口公園舉行閱兵,慶祝日本天皇長壽的天長節及日軍勝利。韓國人反日人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賓席投擲炸彈,結果白川義則被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被炸斷一腿,海軍中將野川吉三郎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後來被捕,在日本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