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在心臟和血管腔內循環流動的一種組織。成人的血液約占體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對密度為1.050~1.060,pH值為7.3~7.4,滲透壓為313毫摩每升。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漿內含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種營養成分以及無機鹽、氧、激素、酶、抗體和細胞代謝產物等。血細胞有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機體的生理變化和病理變化往往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所以血液成分的檢測有重要的臨床意義。ABO血型是人類的主要血型分類,可分為A型、B型、AB型及O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3/Blood_smear.jpg
功能
為身體各處輸送氧氣,主要由紅血球負責。
輸送營養,例如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等。
帶走廢物,例如二氧化碳、尿酸、乳酸等。
提供免疫功能,由白血球及抗體負責。
凝血功能
信息功能,例如激素及組織損壞訊號。
調節體內的酸鹼值
調節體溫
液壓功能
血液成份或循環出現問題時,可引致下游組織不能有效運作。「局部缺血」指身體某些部位得不到足夠血液流通。
心臟的泵血功能使血液流經肺部及其它器官,重力及肌肉活動亦幫助血液流回心臟再循環運行。在哺乳類動物中,血液與淋巴液形成一種平衡,後者由血液經過毛細血管的超濾作用而形成,從胸導管回到血液。
[編輯] 哺乳類的血液
成人大約有5公升血液。以體積計,血細胞約佔血液的45%。
每公升血液有:
5 × 1012個紅血球(約佔血液體積的45%):在哺乳類,成熟的紅血球沒有細胞核及細胞器。它們含有血紅素以輸送氧氣。在紅血球上的糖蛋白決定了血型是哪一類。紅血球在血中所佔比例稱為紅細胞壓積。人體所有紅血球的表面積總和大約是人體外皮膚面積的2000倍。[1]
9 × 109個白血球(約佔血液體積的1.0%):它們是免疫系統的一部份,負責破壞及移除年老或異常的細胞及細胞殘骸,及攻擊病原體及外來物體。
3 × 1011個血小板(約佔血液體積少於1%):它們負責凝血,把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結成網狀聚集紅血球形成血栓,血栓阻止更多血液流失,並幫助阻止細菌進入體內。
[編輯] 生理學
[編輯] 製造及降解
血細胞在骨髓產生,過程稱為「血細胞生成」。蛋白質構成部份,包括凝血因子,主要由肝臟產生,而激素由內分泌腺產生,至於水狀成份則由丘腦下部調節腎臟去維持,腸道也有份間接參與。
血細胞在脾臟及肝枯否細胞降解,肝也有移除一些蛋白質、脂肪及胺基酸。腎臟把身體的廢物帶進尿液。正常的紅血球在血漿中約有120天壽命。
[編輯] 輸送氧氣
一個在正常氣壓環境中呼吸的健康人類,他的動脈血液中的氧約有98.5%與血紅素產生化學結合,只有1.5%是溶於其它血液成份中。血紅素也是哺乳類及許多其它物種的主要氧輸送者。
除了肺動脈、臍動脈及兩者的對應靜脈外,帶氧血液從心臟經過動脈、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到達身體各處,然後去氧血液經小靜脈及靜脈流回心臟。
在正常情形下,人在休息時,離開肺部的血液中的血紅素約有98—99%被氧飽和。一個健康成人在休息時,回到肺部的「去氧」血液仍然約有75%氧飽和。[2][3]持續運動增加氧的消耗,減少靜脈血液的氧飽和,在一個受過訓練的運動員身上可降至少於15%,即使呼吸率及血流增加,動脈血液的氧飽和在這些情形下可降至95%或更低。[4]對於一個正在休息(例如在手術期間被麻醉)的人來說,這樣低的靜脈氧飽和被視為危險。[5]
由於母體供應胎盤的血液的氧分壓只有成人肺部的20%,胎兒製造了一種具有更強氧親和力的血紅素(血紅素F),確保可以從血液中盡可能地取得足夠的氧。[6]
除了氧外,一些物質也可與血紅素結合,有時候可以造成身體的永久性損害。一氧化碳是其中之一,它與血紅素結合成不可還原的碳氧血紅素,從而降低血液的載氧量,嚴重時可引致身體缺氧,造成器官的永久性損害甚至死亡。
[編輯] 昆蟲
昆蟲的血(更恰當的稱呼是血淋巴)不參與氧的輸送。昆蟲身上的氣孔容許空氣中的氧直接擴散到身體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