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皮膚和其他物件的表面因接觸而過度摩擦,就會產生水泡。首先,皮膚的表層(epidermis)會與其下的組織出現脫離的現象(但未有做成開放性傷口),體液就會逐漸積累於這空間之中而形成水泡。由於腳和手經常要與鞋、球拍或其他的器械接觸及摩擦,所以是人體最容易起水泡的部位。此外,濕潤的皮膚與及和暖的溫度也是形成水泡的有利條件。
要預防水泡,便要減少摩擦的機會。以腳部來說,就得先從選購鞋子開始。首先,要選購專門為該運動而設計的鞋子,鞋子的大小要適宜,不可過鬆或過緊,穿上後長度方面最好仍然有一個大姆子寬的虛位。此外,試穿鞋子時應同時穿上正式運動時會穿上的襪子或鞋墊類物品。由於腳部會在一天的活動中逐漸脹大,所以最好在一天中的下午或黃昏時候才到鞋店選購鞋子。如有可能的話,購置鞋子前應在鞋店內穿上試走,甚至試跑一會,回家後再穿上一至二小時,以找出仍然感到不適的部位,好讓在適當的位置加上軟墊。第一天只適宜連續穿上新鞋一至二小時,之後的每一天可以逐漸延長穿著的時間。
襪子能夠減少腳與鞋之間的摩擦,有需要時甚至可以穿上兩對襪子。襪子的質料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或其他新的合成纖維較佳,這類質料比羊毛或棉的製品更能保持腳部的乾爽,從而降低起水泡的機會。當然,帶備多一、兩對襪子作為替換也是可行的方法。此外,使用特別的粉末或防汗噴霧劑亦有助於保持腳部的乾爽。
在腳上薄薄地塗上一層凡士林(petroleum jelly),亦有助於減少腳部的摩擦力。另外,循序漸進地延長活動的時間,可以讓皮膚慢慢適應活動時產生的摩擦力,並有足夠時間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胼胝(calluses),這都有助預防水泡的發生。
以上的措施亦有助於預防手部產生水泡,有可能的話,甚至可以考慮穿上手套或在經常起水泡的部位貼上膠布,然後才進行運動。
一旦起了水泡,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降低其引發的痛楚、避免患處的面積擴大及預防感染。處理的方法則要視乎水泡的實際大小、患處有否裂開而做成開放性創傷來決定。除非患處已受到感染,如起水泡的部位發紅、發熱,甚至有膿(pus)狀的液體流出,或水泡在該患處一而再的出現,又或者起水泡的情況非常嚴重等,大部分的水泡都可以自行處理。
如果水泡的面積細小,而且並未有裂開而做成開放性創傷,一般無需特別的護理都能自行痊癒。這時最重要的是不要弄破表皮,以防止患處受到感染,有需要時可貼上葯水膠布遮蓋水泡作為保護。
較大的水泡可以令患處非常痛楚,往往要把積聚於患處的液體排出,以舒緩水泡所構成的壓力。首先應用消毒火酒或規水洗淨患處,再用一枝經燒紅後冷卻的小鋼針在水泡的邊緣位置刺一小孔,輕輕把水泡內的液體擠出,然後再塗上消毒軟膏。最後,還要用葯水膠布或敷料把傷口遮蓋,並且要按需要把鬆脫的膠布或濕透的敷料更換。
有細小開放性傷口的水泡可按照上述的程序處理,若水泡裂開的範圍太大,便有必要把分離的表皮小心地以剪刀移除,然後再按上述的步驟把傷口清洗和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