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首先要明白,小孩子與大人不同,小朋友出汗通常比大人多,因為他們氣血足,新陳代謝快,汗腺又比較發達,到公園玩一會兒,陪同的大人還未出汗,他們已經渾身濕透。如果試過汗味,沒有特別,亦排除了溫高,以致冒汗這個理由,則小孩子常見的不正常冒汗有兩種:
(一) 陰虛盜汗:
出汗後摸他,會發覺身體熱得好緊要,小孩的反應一般是踢開被子。其他特徵包括:
面紅、眼紅、唇紅,每日往往由下午開始就掌心發熱;
睡不安寧,輾轉反側,好像不斷有夢;
平常脾氣暴躁易怒;
如有肝熱,更兼大便燥結。
(二)脾虛氣虛:
出汗後摸他,會發覺渾身冰冷,顯示身體極為虛弱。其他特徵包括:
容易疲累,平時不太活躍;
胃口不好,不想多吃;
大便稀爛;
人較浮腫。
「脾虛」的「脾」不等於脾臟的脾。中醫所謂「脾」,包括整個消化系統,所有食物營養的吸收、分解、傳送,都必須暢旺,不可有阻滯,否則會窒礙體液流通和機體運作。醫書有云:「脾為後天之本」,不無道理,因為一個人吸收功能差(中醫術語為「固本能力差」),整體都受影響,行動有如慢幾拍。
至於「氣虛」的「氣」也不光是呼吸,而是包括:肌肉彈力、器官運作功能(氣機是否暢旺)。調理時,必須健脾補腎。
小孩盜汗,多為第二種情形。如間中貪吃燥熱食物,更可能兩種情況同時出現。要解救不難,主力有運動和食療。運動方面,最簡單的跑跑跳跳也可增進血液迴圈,可多帶小孩作戶外活動。
食物方面,首要建脾開胃,方法有:
淮山磨粉:用以伴飯、煮粥,因其含消化酶,可將體內多餘水分排出,幫助吸收。
淮山藥、蓮子、芡實煮湯:淮山藥、蓮子、芡實各五錢,配豬肚(健胃)或生魚(養陰)。蓮子、芡實與淮山藥一樣,可固腎健脾。煮時加放幾粒黑、白胡椒,可藉其辣性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蠕動。
蓮子、芡實、扁豆、粟米須配鯽魚: 各種材料5錢(15克)同煮,可固腎利水,消積滯。
穀芽、麥芽、雞內金煮湯:穀芽、麥芽、各5錢(15克),雞內金(即雞胃膜)3錢(15克)。前者含消化濲,可消積滯,後者則可去肥膩。加鮮陳腎同煮可增鮮味。
山楂煲水:含酸性,可刺激消化系統活躍,飲時加少許正蜜糖調味即可。
要戒口的食物有:寒削的西瓜、香蕉、冷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