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魚品種

2007-09-12 1:45 am
好多人講琵琶魚好容易養!!! 友本人曾養過兩條班馬琵琶, 但一星期後就死清!
請問有無容易養及小型的琶琶魚介紹!
現有裝備12"魚缸, Eden501濾筒及一氣乓, 一條沈木 10條紅蓮燈. (有無其他裝備要加)?
想養高質琶琶魚, 但唔想會太大的品種!
謝謝!

回答 (3)

2007-09-15 2:46 pm
✔ 最佳答案
易養又唔會生長到好大條的琵琶,首先就唔好揀皇冠類的先,而可以試玩金鑽(綠寶石L200)、珍珠大胡子(L59A)、三角大胡子(L34)、熊貓異形(L46)、國王迷宮、女王迷宮、老鼠斑(L264)、黃金斑馬(L134)...多不勝數,以上呢D異形除左金鑽會大到25CM外,其他都唔會超過20CM。
至於你養的兩條斑馬做乜會死,一係就入缸時未有仔細對好水令佢地唔適應而收口,一係就受驚嚇收口;如果都唔似呢兩個原因,就好可能係餵食過多或者餵D唔適合的糧。
琶仔最好係用青瓜,臨瞓覺前用膠筷子或者不鏽鋼棒插住放入去等佢地啜,第二朝起身時收拾番D殘餌,再加以用專俾琵琶食的沉底片糧,成份多數係藻類同植物性蛋白及纖維,會有利於佢地的腸胃。

2007-09-15 06:50:01 補充:
由於琶琶們糞便量好驚人,所以可以加多一個頂濾主力作物理過濾之用。平時定期吸走D殘便殘餌,每星期換四分一水或每日換十分一水都OK的...

2007-09-15 06:53:39 補充:
果D (LXXX)的編號,係德國佬因為發現琵琶的種類實在係太多啦(到目前為止已經有過千種被發現),所以為左方便先為每一種琶配上編號以作分辦JE,不過雖然係咁,有部份都會出現重複,或者因為同種類幼/成體、雄/母體外表分別非常大,會有同一種琶就幼體同成體唔同編號,或公同乸各有編號的情況。

2007-09-16 00:40:14 補充:
哈哈...THX~~上到大學唔係靠COPY & PASTE就掂GE(講笑)
我只係將自己玩左成年琶的小小經驗分享下JE,得閒多D交流~~
2007-09-14 2:03 am
其實冷水性觀賞魚一般比熱帶觀賞魚壽命長。如果養得魚兒健康,也有很多品種能活得很久。

冷水性觀賞魚例如金魚、錦鯉。

熱帶觀賞魚例如琵琶魚、攀鱸、古代魚如中華鱘、龍魚都可以養超過十年。


就算衫都會這樣有數字

眼:不同於一般魚類的眼睛,在眼球的上部通常會具有一個如水滴狀的覆膜,同時這覆膜會隨光線的強弱而時有改變,被認為有助於在混濁急流中的視覺,並可濾去過度的強光,棲息於急流的種屬更加明顯,與人類瞳孔的縮放有著近似的功能。

刺球:在鰓下緣的凹槽內會有一個密佈細刺的球狀物,在興奮與憤怒時會彈出,用以防衛與攻擊,一些種類的刺球發達,棘刺甚至可以到達胸鰭未端。

體表:雖然在上面亦有鱗片的覆蓋,但是這些鱗片都巳特化成厚實的骨板緊緊的包覆於體表,全身性覆蓋的骨板狀鰭片,可在穿梭於枯木叢和石縫時有效抵抗機械性的傷害,同時堅硬的軀幹,也讓掠食者倒盡胃口,而有些品種在各個鰭片上甚至亦分佈許多細小的棘刺,隨成熟而更顯著。

吻部:大形肥厚如吸盤狀的吻部是上天使琵琶能穩定的抓附於急流的絕佳利器,再以扁平部可將魚固定住,同時居於下位的吻部與口中如銼刀的細齒,也有利於刮食岩石上的藻類。

胸鰭:寬大的胸鰭是琵琶靜止狀態下用以平衡的最佳利器,同時密佈細刺的胸鰭第一鰭條(硬棘)也是相當好的為防衛武器,在受驚嚇時會撐開。脂鰭:退化性的鰭,在活動的功能上似乎巳經完全喪失了意義,但是痕跡性的存在卻也證明琵琶在進化上是屬於較原始的種屬。

背鰭:堅硬的背鰭第一鰭條為硬棘,在受驚嚇或離開水面時會高舉而將鰭繃緊,顯示出牠的憤怒,背鰭又依種類可分為一條硬棘七至六條軟棘,或是更多如十三至十四條不等的軟鰭存在差異。

背鰭旁的凹處:在鰭基部的凹槽可在棲息於急流中將鰭收納沒入,以減少對水的阻抗。

鼻:明顯而肥厚的鼻辦,有助於適應急流中的生活。頭部:某些琵琶如鬍子類,在於頭部具有肉質突起,像觸手一般的,同時隨著成長而益加明顯。

以下為2002.12.10日之補充。之前在友人家中看到解剖琵琶魚,其內部消化系統為擁有長長的腸子而無胃的存在,日前從一本書籍中看到些文字內容,有助於對琵琶魚是偏向植物性的食物從消化系統中可了解,也或許是說他的產地為獲取植物性的營養較易取得,所以演變成適合吸取植物性食物的消化系統和嘴巴了。

下列內容引用自「觀賞魚痴病診斷與防治」第22頁中營養的敘述,下列文字敘述屬該著作所有權者擁有。

營養魚類有許多不同的食物屬性,有單純肉食性的種類(吃肉的魚),也有草食性的品種,只吃水生的植物。然而大部份都是屬於雜食性,兩種食物都吃,每一個不同種類的魚種都有獨特的嘴巴構造以對應各自的食物來源,以及不同的消化系統來處理牠們所吃下的食物。

舉例來說:草食性的魚種通常具有長長的腸子,但沒有胃,好讓酵素有較長的時間可以和食物接觸,以處理較難消化的植物性物質。

相反的,肉食性魚類具有較短的腸子,有胃的存在,食物可以留在酸性的環境中以促進蛋白質的消化。

雖然每一種魚的食物和消化系統各不相同,基本的營養需求都是一樣的,食物被攝取並到胃裡,消化作用就開始了,這個過程包括酵素將食物分解成小分子,食物繼續下行到腸子,而有用的營養物質在腸子下段被吸收到血液中,運輸到其他需要營養的地方,腸子裡剩下的東西就是糞便。一般來說,被消化的食物中有80%可以被利用,20%則成為廢物排出。所有的食物都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營養成分在魚的食物中都是必須且均衡分佈的。
2007-09-12 1:47 am
鮟鱇魚,又叫琵琶魚或結巴魚,於世界各大海洋均有分佈,如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外型與結構
鮟鱇魚為中型底棲魚類,多潛伏海底,不善游泳,多靠臂鰭爬行。口內長有銳利的牙齒,能吃下比自己大的魚類。體裸露無鱗,在頭體上方及體側邊緣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質突起。特別之處是有一隻由鰭演化而成的發光釣竿,釣竿頂端內上百萬隻的發光菌,狀似小魚,會發出亮光,吸引小生物作食物。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51:3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11000051KK0226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