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古世紀教會發展
中古世紀由公元590年至1517年的一千年,期間大公教會漸漸形成,教皇制的確立,神學的豐富發展,使基督教成為西方主流宗教。另一方面,信仰的偏差,教庭的腐敗,教皇的專權,政教的相爭,充份表現出教會的失誤,從而引至宗教改革的來臨。從種種事例中,看見人性的軟弱,信仰被利用作為鬥爭的工具。故世人常稱這段歷史為教會黑暗的歲月,但回望時,我們卻可發現神的保守終不離開他的子民,我們可以由神學的發展和建立,修士的高尚情操和信仰的反思可見,我們要相信,黑暗的來臨不代表神的離開,而是神向人施行慈愛的開始。
5.1 527年猶斯丁成為拜占庭帝國的皇帝,其統治的地方包括北非、意大利、希臘和中東,他努力團結教會,他試圖解決於451年的迦克墩會議中東西方教會對基督神人的二性的爭議,但效果勉強,猶斯丁建立不少教堂,其中包括重建聖蘇菲亞大教堂。
5.2 自大貴勾利於590年成為教宗後,他致力開拓基督教世界西北的範圍,致力在日耳曼,英格蘭和地中海宣教,他把基督教信仰融入民間的風俗,道致神蹟醫治,聖人遺物等崇拜越來越流行。
5.3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所創立的回教、成為一種具宣傳力,具生命力的宗教,他們從麥加出發向外擴張,向不信的人發動聖戰,在640年時,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已落入回教手中,741年,北非已歸入回教版圖,732年西班牙失陷,回教徒入侵法國,但為法蘭克人所阻。直至1492年西班牙才重新落入基督徒手中。
5.4 公元800年查理曼被教宗利奧I世加冕為第一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自登位後便開彊拓土,以軍事力量支持教宗,宣揚福音,更撥出土地作為教庭的產業,政教聯合,合作無間。他又復興拉丁文化,使許多拉丁文獻得以保存。但自9世紀,北方外族入侵歐洲,查理曼王國瓦解。維京人入侵英格蘭、愛爾蘭。斯拉夫人則入侵希臘,而馬扎爾人入侵法國,回教徒在地中海擴展,這一切使西方基督教世界大受打擊。但在十世紀時,維京人信奉基督教,成為阻礙回教勢力的動力。
5.5 羅馬大公教會和東方教會的分裂,是羅馬帝國東西分裂之後多個世紀來磨擦的結果。彼此在文化和語言上的隔膜和政治上的對抗促使分裂。1054年東西方在君士坦丁堡召開調解會議,希望在圖像敬拜,聖靈位格等神學問題上達至共識,亦希望籍此解決主教平等的問題,可惜這會議演變成互相指責的控訴大會,羅馬教宗在此下詔革除了東方教會的教藉,從此東西方分裂。
5.6 十字軍東征是指大公教會發動的一連串向東的軍事行動,最初的目的是要收復失陷於回教徒手中的聖城耶路撒冷,及確保朝聖者的安全,十一世紀時突厥入侵小亞細亞威脅拜占庭的安全,教宗烏爾班二世在1095年的克萊蒙會議中呼籲發起十字軍東征,犧性者將擁有殉道者的身份,1099年重奪耶路撒冷。1147年,教宗伯爾發動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但不成功,回教徒重奪耶路撒冷。因此引發1089年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但仍未奪回耶路撒冷,其後亦有多次小規模的東征,可惜全是失敗而回。
5.7 苦行(乞食)僧修會是中世紀的一個特色,其中道明會和方濟會是其中的代表。道明會為聖道明所設立,主力興建大學和神學院,培訓神職人員,其中包括著名神學家多馬阿奎那。方濟會的創立人為聖法蘭西斯,他們以清貧的生活和專心祈禱事奉。教宗曾於1215年立例不得再成立修道會,但其後仍不得不將這兩間修道會列為合法,在日後的日子,這兩間修道會的修士成為教宗的忠心支持者且對教庭有一定的影響。
5.8 政教相爭是中世紀的一個典型社會狀況,其中最為人討論是希勒得布蘭(貴勾利七世)他首先以顧問身份輔助教宗利歐七世,而在教宗尼哥拉第二期間(1058-1061),他採納希勒得布蘭建議,教宗需要由紅衣主教選出。尼哥拉死後,帝國皇帝企圖推舉其支持者成為教宗,但結果是希勒得布蘭支持的亞歷山大第二成為教宗。希氏與教宗聯合,打擊皇帝,使教會權力增大,1073年亞力山大二世逝世。希勒得布蘭被信徒以暴民式的方法推舉為教宗是為貴勾利七世,他推崇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的理念,他指出:「羅馬教會是上帝所設立的,唯獨羅馬教皇有權稱為大公,唯獨他可用皇帝徽號,一切諸候應俯伏在他腳前,他可以廢黜皇帝,任何人都不能審判他,羅馬教會從來沒有錯,將來亦永無錯誤。」他且紛下喻令:1) 屬世諸候、地主、皇帝不得轉移教產。2) 教牧嚴守獨身
這時的德皇享利第四私自任命米蘭主教,希勒得布蘭表示反對,其間有紅衣主教背叛並聯合享利四世企圖廢黜教宗,1074年教宗廢除享利教籍,其間國內的異見者以這籍口為難享利,指出如他不獲教藉,將會背叛他,享利四世只好請求教宗取消喻令,享便在教宗堪諾撒的堡壘外赤足跪地的叩門三天之久請求赦免,教宗在第四天收回喻令。自此享利四世重獲國民支持,這時希勒得布蘭支持享利的政敵如多夫再次且將享利四世革除教藉,但不獲人民支持,享利四世聯同倫巴人進攻羅馬,使它變成廢墟,他且聯同一些背叛的紅衣主教,廢除希勒得布蘭並放逐他於撒列諾,推舉維白持為教宗。
5.9 在14世紀初時,大公教會出現大分裂,教宗流亡至的法國亞威農,史稱為「被擄巴比倫」。1302年,教宗波尼法修八世發出喻令,宣稱世俗王權必須服從教皇神權,翌年他把法王腓利四世逐出教會,腓利迅速下令逮補教宗,不久教宗死去,本尼狄古十一世繼任教宗,因他要法王庇護,教庭於1309年遷往亞威農,自此由1309年至1377年間,教宗均由法裔人仕擔任,在法蘭西的控制之下主持教務。這引起英國和德國不滿,向法國施壓,最後,亞威農的教宗貴勾利十一世返回羅馬,不久死去。法國人仕推選烏耳班第六,但他背約不肯回亞威農,這時教庭在法國支持下另立法國人革利免七世為教宗,且遷往亞威農。這時這兩位教宗互相對抗、咒詛。但教會不能容忍這情,於是在1409年舉行大公會議,決議廢除這兩位教宗,另選立亞歷山大第五為教宗,這時便有三位教宗。直至康士坦斯會議(1414-1418)決定廢除3位教宗,另立馬丁第五為教宗結束分裂。
5.10 自君士坦丁堡從拉丁統治者手上再次攻佔後,西方各國期望出兵將之奪回。拜占庭君主一方面要安撫西方列強,另一方面要對抗鄂圖曼的回教帝國,教宗需關心東方基督徒之安危,但仍沒有出兵相助,鄂圖曼的軍隊於1453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