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有很多書引這句話,說是出自《楞伽經》的,但後學在幾個譯本中都不見這句話,這位大德能告訴後學這一句話出自本經的哪品嗎?
大乘佛教的派系主要分成「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及「真常唯心論」三種,此經是屬真常唯心系,而義理則有順於唯識的。在談討是否需要一念前,我們先看看前兩派怎樣看。
屬「性空唯名論」的《般若經》跟這句話說得不太一若,不將一些禪師說「即心即佛」或「一念不生就是佛」,而是說「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同屬性空唯名的《金剛經》當然也有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我們看《大品般若經》、《大般若經》或《大智度論》,會發覺佛菩薩講開示不會講一些話頭讓我們參,而是先講一些我們聽得懂的話。比方說,佛會用「鏡中華」、「水中月」作譬喻,然後再說一切法不可得。《大品般若經》、《大般若經》的方法是先要依我們能思議的文字開始,從而進入無戲論的境界,沒有一開始就跟我們說要一切法不可得。
《仁王經》說:「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善為一切善識本,惡為一切惡識本。」《仁王經》的說法與唯識說法合。《攝大乘論》說,眾生能成為聖人,都是在凡位是熏習「清淨法界等流」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是我們先聽聞隨順聖道的開示;雖然這些開示不是離文字相的,但因為透過聞、思、修這些開示的內容能令我們開悟,故說這是「清淨法界等流」。本論亦說,初得聖位的菩薩在出定時就不能修無相觀,修無想觀時亦不能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這些聖賢菩薩仍然有隨順煩惱的思想。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完全的無功用道,時時刻刻的不在戲論中。
本來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在說聖人的第一義諦境界,但很像很多人不這麼說。《金剛經》說:「如來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此看來,利用佛的語言來到達彼岸是佛所允許的,只是說我們到達了彼岸後才要捨棄這些文字相呢。
另外,這「一念不生」是專指學習佛法圓滿的佛所說,並不是我們凡夫的。凡夫能「一念不生」,在睡著是不造夢能做到,在無想定也能做到。過去就有不少人不看經論,只看一些禪師語錄或只用自己的分別心作判斷,以為打坐能很長時期不生妄念就覺得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我在臭皮囊裡面,這種思想正正就與梵我外道相合!
總結是,我們生起一些佛法上的妄念太重要,因為我們靠這些將來成就!如果我們只是參一參「一念不生」這句話而不看其它經典,這句話很容易被曲解。試問草木亦是一念不生,為何他們不是佛?無想天人亦不生一念,為何他們卻被佛視為外道?是佛及印度的論師說得對,還是中國某些禪師說得對,我們真的要好好去思擇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