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不生 ?

2007-09-09 10:17 pm
<<楞伽經 >> 一念不生,即如如佛
唔係太明白,人耳目昏亂,常有妄念,但若欲求真道,照計仍需要有一念,成佛之念,不是嗎?
又說成佛不以外求,若求佛理不賴以外緣,如何觀照己心?
今有此問,不就是求外緣解迷津嗎?算不算一念?
若一念不生,妄夫將如何走出迷宮?
這一念,算唔算係執著?

請各善心引導
更新1:

若一念不生,妄夫將如何走出迷宮? 應該改為 若求成佛之一念不生,妄夫將如何走出迷宮?

回答 (4)

2007-09-10 1:26 am
✔ 最佳答案
有很多書引這句話,說是出自《楞伽經》的,但後學在幾個譯本中都不見這句話,這位大德能告訴後學這一句話出自本經的哪品嗎?

大乘佛教的派系主要分成「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及「真常唯心論」三種,此經是屬真常唯心系,而義理則有順於唯識的。在談討是否需要一念前,我們先看看前兩派怎樣看。

屬「性空唯名論」的《般若經》跟這句話說得不太一若,不將一些禪師說「即心即佛」或「一念不生就是佛」,而是說「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同屬性空唯名的《金剛經》當然也有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我們看《大品般若經》、《大般若經》或《大智度論》,會發覺佛菩薩講開示不會講一些話頭讓我們參,而是先講一些我們聽得懂的話。比方說,佛會用「鏡中華」、「水中月」作譬喻,然後再說一切法不可得。《大品般若經》、《大般若經》的方法是先要依我們能思議的文字開始,從而進入無戲論的境界,沒有一開始就跟我們說要一切法不可得。

《仁王經》說:「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生得善,生得惡;善為一切善識本,惡為一切惡識本。」《仁王經》的說法與唯識說法合。《攝大乘論》說,眾生能成為聖人,都是在凡位是熏習「清淨法界等流」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是我們先聽聞隨順聖道的開示;雖然這些開示不是離文字相的,但因為透過聞、思、修這些開示的內容能令我們開悟,故說這是「清淨法界等流」。本論亦說,初得聖位的菩薩在出定時就不能修無相觀,修無想觀時亦不能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這些聖賢菩薩仍然有隨順煩惱的思想。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完全的無功用道,時時刻刻的不在戲論中。

本來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在說聖人的第一義諦境界,但很像很多人不這麼說。《金剛經》說:「如來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此看來,利用佛的語言來到達彼岸是佛所允許的,只是說我們到達了彼岸後才要捨棄這些文字相呢。

另外,這「一念不生」是專指學習佛法圓滿的佛所說,並不是我們凡夫的。凡夫能「一念不生」,在睡著是不造夢能做到,在無想定也能做到。過去就有不少人不看經論,只看一些禪師語錄或只用自己的分別心作判斷,以為打坐能很長時期不生妄念就覺得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真我在臭皮囊裡面,這種思想正正就與梵我外道相合!

總結是,我們生起一些佛法上的妄念太重要,因為我們靠這些將來成就!如果我們只是參一參「一念不生」這句話而不看其它經典,這句話很容易被曲解。試問草木亦是一念不生,為何他們不是佛?無想天人亦不生一念,為何他們卻被佛視為外道?是佛及印度的論師說得對,還是中國某些禪師說得對,我們真的要好好去思擇才對。
2007-09-12 3:03 am
<<楞伽經 >> 一念不生,即如如佛


圓滿成佛時間 – 平均三大阿僧衹o

修佛品位 - 「華嚴經」分之為共52個位o
即「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
「等覺位」「妙覺位」

「無生法忍」- 行者證入「無生法忍」乃登八地菩薩,
即無有間斷一念不生, 無念生起,乃亦無念可滅, 此乃彿性境界o
如如佛 –即佛性如是, 無生無滅,一念不生 !

凡夫耳目昏亂,常有妄念,如川流瀑布, 無有間斷, 念念不息 !

欲求真道,是需要有成佛之念 !


成佛不以外求,非外在外之「佛像」o
若求佛理不賴以外緣,乃觀照己心, 因佛性於心中o
凡夫有8個識, 凡夫本具佛性 (法身佛)
藏於第8識 (又名阿賴耶識),終身不現o
觀照己心, 斷惡修善, 修至証入
不求外緣, 乃指不尚外求佛性o
你求外解迷津, 是求「善智識」指引, 算是有念!


凡夫不可能一念不生o

不大算係執著!


不是一念不生,才走出迷宮 !
是走出迷宮才一念不生 !

2007-09-11 7:48 am
眾生佛性本自清淨,緣起性空空無自性,一念.不生(凡夫一念三心六入十八界處處染著,佛說三心了不可得。善.非善.非非善/惡.非惡.非非惡/見.無見.無無見/常.無常.無無常.....,菩提心不生分別顛倒妄想無明煩惱),佛心如如不動當體即空,般若智慧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於中亦不立,如空之無垠,無礙鳥飛無惱雲飄,即如如佛(寂靜涅盤.清淨解脫)。故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07-09-12 00:52:18 補充:
一念不生,無念 念即正。無念非無念,菩薩念念度眾生而無念有眾生為我度者。若菩薩有一念眾生為我度者,即非真菩薩。

2007-09-12 14:50:14 補充:
若見諸相非相得見如來。離諸相是名諸佛。 眾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眾生非眾生是眾生?起心動念分別生眾生!諸心皆是非心,心亦是假假立為名,一合相非一合相是一合相,一合相則是不可說,一合相假合暫住,凡夫貪著其事,有念 念成邪。 無念!兀兀心守當下,善亦非善惡亦非惡,不取不捨,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一念不落邊見,諸法空相空相諸法,俱足信心不動搖,直心平等至佛地位。【欲之前世因。今生受的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的是】。今生心唯住當下,應無所住,口說心行證般若,方入寶山無空回。

2007-09-12 14:52:13 補充:
直至語塞自見其微。只有.....啊!原來如此。法非關文字,密在身邊,反觀諸己,如人飲水。我口頭禪畫蛇添足妄生口水。阿彌陀佛。阿們托福。托福。托福。886即是881.∼∼^^
參考: 我見.妄解.
2007-09-10 4:51 am
其實都很簡單解釋~你看到一隻蚊,在停你手上,&quot;現在TV 時常播放有關登革熱病廣告&quot;,你立即會不會殺了牠呢? 還有的心是如何想? 會不會放過了牠? 念頭就會出現,如果你心平靜地根本不會彼我問的問題煩到。正如你所問的問題一樣,一念可以生萬念,其實是你自己建了一個迷宮出來,你的心越不平靜就迷茫,唯放下所有身外之物,錢,車,公司,親人,慢慢張精神收集你才會得到答案,你的問題沒人可以幫你解答唯有你自己,你自己才知道答案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0: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09000051KK021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