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節 點 解 要 食 粽 ?

2007-09-09 1:10 am
端 午 節 點 解 要 食 粽 ?

回答 (4)

2007-09-09 1:14 am
✔ 最佳答案
點解端午節要食粽?

《 史 記 》 「 武 帝 本 紀 」 注 引 如 淳 言 : 「 漢 使 東 郡 送 梟 , 五 月 五 日 為 梟 羹 以 賜 百 官 。 以 惡 鳥 , 故 食 之 」 。 大 約 因 為 梟 不 易 捕 捉 , 所 以 吃 梟 羹 的 習 俗 並 沒 有 持 續 下 來 。 剉 是 端 午 的 主 角 - 粽 子 , 在 稍 晚 的 東 漢 就 已 出 現 。 一 宜 要 到 晉 朝 , 粽 子 才 成 為 端 午 的 應 節 食 品 。 《 風 土 記 》 : 「 五 月 五 日 , 與 夏 至 同 , … … 先 此 二 節 一 日 , 又 以 菰 葉 裹 黏 米 , 雜 以 粟 , 以 淳 濃 灰 汁 煮 之 令 熟 」 。 同 時 又 有 另 一 種 端 午 節 食 , 稱 為 「 葅 龜 」 也 只 在 晉 朝 曇 花 一 現 , 隨 即 銷 聲 匿 跡 。 只 有 《 風 土 記 》 中 稱 為 「 角 黍 」 的 粽 子 , 因 為 附 會 在 屈 原 的 傳 說 上 , 千 百 年 來 , 成 為 最 受 人 歡 迎 的 端 午 節 食 。

http://www.cca.gov.tw/Culture/Arts/cyears/b234/index.htm

中秋節要食月餅?

據說,元朝由蒙古人統治時,人分為四個等級,最低等的是漢人,但人口還是以漢人為多,統治者為了防止漢人反抗,於是把二十戶漢人編成一組,稱為「甲」,並由蒙古人擔任每組的甲主,漢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隸,令漢人的生活苦不堪言,但卻不敢反抗。直到元順帝繼位,他終日過著荒逸的生活,漢人察覺到元朝滅亡的日子不遠,於是暗地裡計劃推翻元朝。他們在做圓餅的時候,想出在圓餅中放入紙條作傳遞消息的方法。於是,漢人做圓餅的時候在餅中夾了一張紙條,寫著『八月十五滅韃子』。收到圓餅的漢人,就開始準備收集棍棒。到了八月十五日當天,大家就拿著棍棒,衝進甲主家中,把甲主打死。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大家都吃圓餅來紀念漢人推翻蒙古人的統治。

另一說法,月餅真正與中秋節有聯繫是在明代,當時北京城巿裏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會在中秋節自己製作月餅,用於自食和贈予良朋親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
2007-09-09 2:39 am
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西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詳文>>>
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
詳文>>>

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 詳文>>>

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端午節是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百越族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詳文>>>

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裏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詳文>>>

惡日說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欲、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 詳文>>>

夏至說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詳文>>>






端午節的傳說

有關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詳文>>>

有關黃巢(挂葛藤的來歷)
  客家地區每年端午節,除了吃糯米粽,喝雄黃酒,用艾草、痱子草、楓葉等鮮草煮水洗澡,有江、河的地方競龍舟等習俗外,戶戶都門插艾枝、菖蒲、挂葛藤。其中,挂葛藤是客家人獨有的傳統習俗,而這個習俗與黃巢起義有關。
詳文>>>
挂菖蒲習俗的由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窮秀才的妻子,名叫青英。她不但口才很好,而且會吟詩作對。有一年,天大旱,好幾個月沒下一滴雨,田地荒蕪,草木枯死。五月初四這一天,青英看丈夫還未回家,明天是端午節,又是自己的生日,可是家裏一貧如洗,那要如何才能使這兩個節日過得熱鬧一些呢? 詳文>>>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挂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驅瘟辟邪之節俗
  古時人們對驅瘟辟邪的重視與當時醫藥衛生的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與現代社會相比,古代社會醫療設備相對落後,人們面對突如其來並無法解釋的天災疫病,乃祈求上蒼庇祐,並衍生出保護自身的方法,端午節就是在這基礎發展而來的 詳文>>>

端午節的古代習俗
  在屈原的傳說尚未廣泛流傳前,端午的習俗仍因襲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為主要原則。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記載:「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黃連丸、霍亂丸;採葸耳,取蟾諸,以合創藥,及東行螻蛄」。除了治難產的縷蛄外,其餘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見疾病的丸藥。 詳文>>>


   

端午娛樂
賽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倣)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禦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 《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是日,競渡,競採雜藥。”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 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 詳文>>>


端午節鬥草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余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詳文>>>

   



吃在端午
端午節食俗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 詳文>>>

漫話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詳文>>>

粽子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詳文>>>












   
2007-09-09 1:17 am
漫話端午粽
  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但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詳文>>>

粽子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詳文>>>

大江南北品名粽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詳文>>>

外國的粽子
  日本:稱粽子為茅卷,在陰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泰國:潑水節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地瓜,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 詳文>>>

各地食俗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如吃黃鱔、吃麵扇子、吃茶蛋、吃大蒜蛋、吃煎堆、吃薄餅等。 詳文>>>




驅瘟辟邪在端午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採藥,以雄黃酒灑墻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群眾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飲雄黃酒
  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間便認為蛇蝎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健康。 詳文>>>

挂艾葉菖蒲
  民間古來有門前懸艾、菖蒲之俗。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詳文>>>



採藥  懸鍾馗像  寫符念咒  佩香囊   沐蘭湯  拴五色絲線  驅五毒  躲端午  端午雨 長命縷  豆娘  健人  挂艾虎  畫額  迎鬼船、曬端午、老虎肚兜、 燒大蒜、滾雞蛋、遊百病



各地端午節習俗

  有些地方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于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于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于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詳文>>>

細數老北京人端午節傳統習俗
  老北京人怎麼過端午節,那些充滿節日樂趣的習俗都是什麼?端午節在老北京的民俗中是一個大節日,與春節和中秋合稱“三大節”,因為這一天皇帝可以不上朝,老百姓需敬神祀祖,婦女可攜子回娘家歸寧,朋友們可以借機聚會,全城呈現出熱鬧的節日景象。同時在節日民俗事項中又有自己獨有的特色。 詳文>>>

台灣的端午節習俗
  台灣地處亞熱帶,早期來自大陸的移民多無法適應這裡的氣候,死於瘴癘時疫者,時有所聞。因此,端午這個以驅疾避疫為基本精神的節日,便顯得格外重要。 詳文>>>

    河南端午民俗  舟山人端午節習俗   陜西地方端午節習俗  廣西端午節習俗大觀

 相關報道:從端午節看兩岸習俗同源




端午詩詞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乙卯重五詩
(南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五日(選一)
(明)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遊。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端 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 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 應自照千峰。 已酉端午
(元)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和端午
(北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台灣竹枝詞
(清)錢琦
競渡齊登杉板船,
布標懸處捷爭先。
歸來落日斜檐下,
笑指榕枝艾葉鮮。
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挂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
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
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
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
不似今朝豆味香。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淩波呈水嬉。
典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東注。

賀新郎(端午)
(南宋)劉克莊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彩衣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結束,時樣釵符艾虎,早已有遊人觀渡,大逢場慵作戲,任白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又懷椒醑,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 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今古。
2007-09-09 1:14 am

圖片參考:http://hk.d.yimg.com/sp1.mm-a3.yimg.com/image/2750038309
粽子或稱糉是一種中國傳統的食品,相傳粽子的發明與古代中國詩人屈原投江有關。後來在端午節食用粽子以紀念屈原,已成為習俗之一。粽子使用竹葉或蘆葦葉包裹糯米或黃米和其他輔料如棗,豆沙,火腿等,上國煮熟的,因為包裹有竹葉或蘆葦葉,緊實而具有一種清香。
在《說文解字》中,粽字的古字「糉」被解釋為「蘆葉裹米也」。
歷史
粽的歷史悠久,據說是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葉包米飯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吃屈原的屍體。自此產生了粽子,併成為在農曆五月初五紀念屈原的端午節時必備的食品。
西晉周處《風土記》寫道:「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c/c5/Zhongzi_unwrapped.jpg

[編輯]

製作與吃法
[編輯]

中國北方
中國北方以一般用蘆葦葉卷為漏斗狀。因蘆葦細長而窄,常需兩、三片相疊才能縛粽。
餡料則灌入糯米、粘黃米等,亦可加入棗。般只有甜素餡,多用紅豆沙或小棗做餡,有用粘黃米或其他粘種糧食的封口用細繩或草絲捆扎(北方傳統上用馬蘭草),作成棱錐正四面體形狀,然後用水煮熟,可以熱食也可以冷食,具有葉子的清香味。
[編輯]

中國南方
南方多以竹葉包粽,形狀接近三角錐。餡料有糯米外加肉、赤豆等,有甜鹹葷素各種口味。其中嘉興的五芳齋粽子是中國馳名商標。南方粽子的最主要類型是肉粽。用瘦豬肉在醬油中浸泡一段時間後,裹入同樣被醬油浸泡過的大米中。此外,近年也有蛋黃肉粽,即在粽子中加入煮熟的鴨蛋黃。
[編輯]

香港
香港地區與中國南方其他地方大致相若,但以粿蒸糭、鹼水糭(甜食)和鹹肉糭(鹹食)為主,亦有紅豆糭和綠豆糭等。近年來,少數茶樓亦有在閒日推出,亦有部份小販在夜晚的街頭上叫賣。
[編輯]

臺灣
臺灣粽接近中國南方作法,但臺灣南北部亦有作法上微小的差異。
[編輯]

北部
臺灣北部作法是米漏泡於水中,瀝乾後用油炒香,並入五香粉、胡椒粉、醬油等調味料。將米蒸熟後再用竹葉包裹填餡,再一次使人味。也有人宜接用油將米粒炒至半熟,包裹真餡後蒸食。
[編輯]

南部
臺灣南部的作法是用純白糯米漏泡後加肉餡,以綠竹葉包裹,水煮至熟透,吃下時則帶有淡淡的竹葉清春。
[編輯]

參看

稻米#糯米食品
端午節
[編輯]

外部連結

粽子飄香端午節


收錄日期: 2021-04-14 00:40: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08000051KK034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