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解 珊 瑚 會 白 化 ?

2007-09-09 1:03 am
點 解 珊 瑚 會 白 化 ?

回答 (3)

2007-09-09 1:06 am
✔ 最佳答案
珊瑚白化
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現象是1987年9月中旬於波多黎各西南海岸第一次被水肺潛水人員發現的。他們發現在原本色彩繽紛的珊瑚礁上,冒出混濁的棕黃色液體,在珊瑚礁表面向上延伸達6吋高。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是什麼,直到海洋生物學家證實,這些混濁物乃是數十億隻從珊瑚組織中釋出的死亡共生藻。
  數天後,當地的漁民發現一些在珊瑚礁頂端的珊瑚蟲由原本的顏色變成駭人的骨白色。因為失去了色彩鮮亮的共生藻,珊瑚本身的鈣質骨骼便可透過無色的組織直接被看見。漁民並未十分在意,他們早先就已在一些淺水區見過這種因為沉積物、鹽度改變或極低潮所造成的現象,並稱之為bleaching﹙白化﹚。但海洋生物學家很快就體認到波多黎各的珊瑚白化並非是單純的地區性現象,而是全球性的。Caribbean Aquatic Animal Health Project 研究白化的珊瑚,發現珊瑚蟲的確將共生藻由體內排出,失去共生藻的珊瑚蟲依然能靠自身捕食浮游生物所得到的能量存活,但會變得非常虛弱,無法承受其他的環境壓力,不能進行繁殖及製造鈣質骨骼,也容易感染疾病,造成珊瑚減少甚至滅絕。
  珊瑚在正常的代謝調整過程中會釋放出體內0.1%的共生藻(Brown and Ogden, 1993),但環境的改變會增加共生藻被排放的數量。造成珊瑚白化的環境壓力或變遷包括:疾病、過量的陰影、過量的紫外線、沉積物、污染、鹽度變化與溫度增加。
  珊瑚的耐溫性很窄,依地區由攝氏25度~29度不等。快速的溫度變化並不是造成白化的主因;真正的原因是持續過久處於異常溫度。實驗顯示珊瑚固定會在攝氏32度的水中產生白化。實驗也證實過多的紫外線同樣會引發白化,至於要多少紫外線則視珊瑚組織中含有多少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而定。
  珊瑚白化與引發白化的確實機制至今尚未得知,但有幾個假說試圖解答這個問題。實驗發現共生藻是先被釋放到珊瑚的消化腔,再從口部排出(Brown and Ogden, 1993),可是還沒有在自然環境中被觀察過。另一個假設認為,珊瑚在受到環境壓力之後,提供給共生藻的養分減少,造成藻類離開珊瑚。藻類在不適的環境中可能會產生有毒的氧化物,對珊瑚蟲體造成影響。
 
全球暖化與珊瑚白化
從本世紀後半開始,全球暖化理論就是最受爭議的環境與政治議題,就在全球暖化論獲得廣大支持的同時,海洋生物學家也在1987年宣布發現全世界許多地區的珊瑚礁,在夏季的後幾個月會突然地發生珊瑚白化現象,許多科學與非科學界的組織很快就得到了結論,認為這兩項事件是緊密相關的。
  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大氣增溫問題已經成為一段時間以來的關注焦點,此理論認為,由於人類活動使得大氣中某些氣體的含量增加,會導致地球留住更多來自太陽的能量,使得全球平均溫度上昇。造成暖化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從19世紀以來,它在大氣中的含量就因為人類燃燒石化而迅速增多。在討論全球暖化時,560ppmv的二氧化碳濃度被視為是一個臨界值,這是工業時期之前二氧化碳濃度的兩倍,超過這一點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氣候變遷。要是我們不考慮其他的溫室氣體,這樣的二氧化碳含量估計會使全球平均溫度在2075年時上昇攝氏2~5度。要是加入其它溫室氣體,如甲烷(CH4)、氧化亞氮(N2O)、臭氧(O3)以及氟氯碳化物CFCs,形成暖化效應的能力將會是二氧化碳的兩倍,也就是估計在2028年,二氧化碳濃度會達到420ppmv,全球平均將增加攝氏3度。但是,由於其他的回匱機制,如雲量增加使地球保留更多熱能,也許會使暖化的速度加快。有些說法則認為雲量增加會提高地球的反照率,反射更多太陽光,淨效應反而會降低地球大氣的溫度。
  研究學者指出,溫室效應對高緯地區有較大的影響,其溫度上昇會是全球平均的2~3倍。暖化攝氏3度將可能造成格陵蘭與南極冰層的融解崩落。原本凍結在冰層中的大量淡水將被釋入海洋循環內,除了造成海平面上昇,還會使海水的鹽度降低。極區寒冷海水的改變會嚴重影響整個海洋,因為溫度較低、密度較大的海水可以透過深海洋流循環移動非常遠的距離。溫鹽躍層循環驅動著深海洋流。在極區,溫暖鹽度高的海水因冷卻使密度迅速增加而下沉,推動前方的海水並不斷有後方的溫暖海水補充。一旦到達底部,海水便沿等密度線流動,伸展為一道薄而集中的洋流。溫鹽躍層的循環有助於海洋中的養分傳輸,因為深海冷水通常富含營養鹽,可提供遠離表層光亮帶的生物利用。
  全球大氣增溫造成的另一個現象是海表面平均溫度升高。只要熱帶表層水溫改變幾度,就會對珊瑚礁造成明顯的影響。溫度的改變也會影響珊瑚礁周圍局部地區的天氣系統,如聖嬰現象(ENSO)可能使強烈暴風增多。暴風除了帶來波浪,直接對珊瑚造成機械性傷害外,還會讓沉積物覆蓋在珊瑚上,干擾珊瑚的生長。在1982~83年的聖嬰現象中期間,全世界有很大範圍的珊瑚礁因海水溫度升高而受到嚴重傷害,產生白化情形。科學研究已經認為珊瑚白化與聖嬰現象期間,大氣環流改變造成局部地區溫度異常升高有關連性。(1997年的聖嬰現象對珊瑚造成的影響效應目前尚未發表。)

墾丁核三廠出水口珊瑚白化事件
民國七十六年時發現,墾丁核三廠出水口西側至雷打石附近沿岸的珊瑚,在夏季七、八月高溫炎熱,西南季風盛行或大雨之後會發生白化,每年白化的面積會改變,在五公尺以內的珊瑚,幾乎不分種類及大小,皆有白化現象,但在六公尺以下,則只有較敏感的種類,如尖枝列孔珊瑚有白化現象,十公尺以深之水域,珊瑚都沒有白化;在十月以後冬、春季珊瑚又會恢復生機。白化區的表層水溫,因受電廠溫排水影響,明顯形成溫表水層,厚度約5公尺,溫度高出底層水3~5℃,但離出水口一千公尺以外時,溫差甚小。大退潮之後,白化情形較易發生。西南季風將溫排水吹向出水口西邊之沿岸海邊,造成沿岸形成帶狀高溫水域。出水口西側小海灣因為內凹,所以溫排水容易流入滯留。出水口東邊的珊瑚則較少發生白化現象。
  溫排水雖然是核三廠排水口西邊一千五百公尺以內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但僅限於夏季發生,珊瑚白化的情況,通常還需合併下列一或數項條件發生:
 1.西南季風盛行
 2.炎熱持續的天候(熱浪)
 3.大退潮
 4.大雨造成沿岸水質惡化(包括鹽度降低及混濁度增加)
  至於墾丁地區其他地點的珊瑚白化則另有原因,如淤泥沉積、優養化造成藻類入侵等。

如何保育珊瑚礁--個人所能進行的工作
當我們在談論珊瑚礁的保育工作時,往往只寄望於政府製定政策,或是依賴保育團體與科學家的努力,似乎事不關己。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珊瑚礁保育貢獻心力,只要人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關心,建立保育與尊重生命的觀念,珊瑚礁所受到的威脅才能降到最低,否則珊瑚礁大規模死亡、海洋生態系受到破壞的事件只會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以下整理出幾項個人對珊瑚礁所能進行的保育工作:

如果你到珊瑚礁區進行觀光:
不要購買珊瑚紀念品
 支持海洋保育地區,如海洋公園、國家公園
 捐出時間或一些金錢幫助珊瑚礁的保育工作
 告訴飯店、船舶與旅行團經營者妥善處理所有廢棄物
 不要訂購濱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如海龜、魚翅及其他魚類
 避免到強調「活魚」的餐廳用餐,因為他們可能使用毒魚的方式捕捉魚類

如果你到珊瑚礁區附近進行潛水或浮潛:
不要觸摸、踩踏或收集珊瑚
 控制蛙鞋、氧氣筒以及其他裝備,避免撞擊到珊瑚礁
 遵守當地各種對海洋生物捕捉、餵食及觸碰的相關規定
 在靠近珊瑚礁區前,先在淺水處或泳池中做好充分練習
 跟隨專業潛水員的帶領指示
 發現珊瑚礁受到破壞,立刻向保育及科學團體報告

如果你在珊瑚礁附近駕駛船舶:
事先調查珊瑚礁的位置,避免觸碰到礁石及其它脆弱生態系
 不要在珊瑚礁附近下錨
 經常維修零件,避免油污外洩
 不要將廢水排入海中
 不要扔擲垃圾﹙特別是塑膠製品﹚到水中

如果你有熱帶水族箱:
不要購買用毒魚方式捕捉的魚類
 不要為水族箱購買珊瑚碎片或活生生的珊瑚礁岩,除非你能證明這些珊瑚礁是人工養殖供飼養,而非由野生取得
 告訴附近的水族館或寵物店,只進口不會對珊瑚礁造成破壞的商品。

如果你是消費者:
拒絕購買用珊瑚或其他保育類海洋生物做成的產品
 盡量了解所選購海產的來源
 不要選擇熱帶木材製造的傢俱,它們可能是由濫伐熱帶雨林而取得的
2007-11-26 6:33 am
many information is useless
2007-09-09 1:07 am
珊瑚為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學名叫「珊瑚蟲」。

珊瑚生長時會分泌碳酸鈣骨骼,骨骼慢慢連接起來就形成了珊瑚「礁」,就像蓋了許多房子一樣,提供給許多海洋生物居住生活的環境。珊瑚體內還有藻類和牠共生,稱為「共生藻」,平常我們看到色彩繽紛的珊瑚,其實大部份都是共生藻的顏色。共生藻可以進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產生能量,提供大量的營養給珊瑚礁生物,所以,對許多海洋生物來說,珊瑚可是個管吃管住的大房東喔!

而由於共生藻需要陽光行光合作用,因此,牠們生活的水域水質是否混濁、光線是否充足,或是海水溫度、鹽度是否合適,都會影響共生藻的生存;如果海邊堆滿了垃圾、亂倒廢土或廢熱水、濫用農藥等把水質污染或使得水溫變得太高,共生藻就會離開珊瑚而使珊瑚露出白色的鈣質骨骼,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珊瑚白化」。

其實,白化的珊瑚並沒有死亡,只要環境及時恢復正常,共生藻就會再回到珊瑚體內,但是如果環境一直沒有改善,那麼,珊瑚就會因為共生藻的離開,得不到充分的養分而死亡,珊瑚一死,整個珊瑚礁生態系就瓦解了。目前,「珊瑚白化」是全世界都很關心的問題,因為環境不斷被污染和破壞,全世界的珊瑚正面臨著一場可怕的劫難。


珊瑚的構造和介紹
1.體壁由內﹑外兩胚層組成。外胚層構成身體的外壁﹐主要由肌肉細胞組成﹐有保護或感覺作用﹐並能分泌鈣質外骨骼﹔內胚層圍成體腔壁﹐具刺細胞﹐營消化﹑排泄和生殖的功能。內﹑外胚層間只有含少量細胞﹑沒有分化的中膠層。
2.個體中央有一個營消化等功用的中央腔﹐稱為腔腸。腔腸的上端有口道﹐既是食物的進口﹐又是廢物的排泄孔﹐其外圍有一圈或多圈觸手能將捕到的食物送入口道和腔腸。
3.主要捕食浮游生物和有機懸浮物質﹐有人認為珊瑚還可以食用水域中的細菌。
4.營底棲生活﹐主要是固著生活。
5.水螅蟲類以世代交替的方式﹐即無性世代的水螅型和有性世代的水母型相互更替繁殖後代﹔珊瑚蟲類僅有水螅型﹐無水母型﹐兼有無性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珊瑚是雌雄同體的﹐異體受精﹔無性生殖有出芽和分裂等形式。
6.珊瑚蟲的外骨骼生物節律明顯﹐能反映年﹑月﹑日的變化及其規律。


<<特徵>>
珊瑚的主要化學成分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體形式存在,成分中還有一定數量的有機質。折光率1.48-1.66。硬度3.5-4,密度2.6-2.7g/cm3,黑色珊瑚密度較低,為1.34g/cm3。性脆。遇鹽酸強烈起泡。無熒光。

<<珊瑚的分類>>
珊瑚從外觀形態分有石珊瑚和軟珊瑚。
從生態角度分有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
作為寶石或觀賞石來分,品種有:紅珊瑚、粉珊瑚、黑珊瑚、藍珊瑚、地中侯賽因瑚、日本珊瑚、喀麥隆珊瑚、中國海南珊瑚等。

紅珊瑚
紅珊瑚是海洋低等無脊椎動物,屬於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八放珊瑚亞綱,軟珊瑚目、硬軸珊瑚亞目、紅珊瑚科、紅珊瑚屬。人們見到的紅珊瑚是殘留的骨骼。
紅珊瑚的生物學特點

生長區域:紅珊瑚生長於硬底、流急、無沉積物,特別是無陸源性沉積物的水質清澈,光照度低、低溫(8~20℃)海區。其中地中海紅珊瑚場最適溫度是10℃。

紅珊瑚生長慢、壽命長,紅珊瑚從幼蟲附着後10~12年才性成熟,每年夏季產卵,其浮浪幼蟲是負趨光性。
紅珊瑚是珍貴的寶石珊瑚,中國過去曾作為皇家貢品,在印度和西藏,佛教徒視紅色珊瑚為如來佛化身,他們用珊瑚來做佛珠,或裝飾神像。中醫認為,紅珊瑚可治病入藥。

隨著科學的進展,珊瑚的食性、攝食行為、生理現象、生活史等,陸續被詳細研究,更加確定珊瑚是動物的說法。其實,在所謂“珊瑚”的動物性組織裡面,還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植物細胞-共生藻,而且植物細胞的總重量往往心珊瑚的動物細胞多,整個組織還能行光合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稱珊瑚是動物,碓實是相當尷尬的。比較精確的說法,應該稱珊瑚為植物和動物細胞的複合體,牠的外表和生理特性,兼有動物和植物的特徵,可以說珊瑚蟲是珊瑚體唯一有生命的構造。

珊瑚到底是植物,還是動物?為什麼它好像有著植物的外觀,卻又有著動物的攝食特性?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珊瑚是動物,珊瑚蟲(最小的生活單位)由許多細胞組成,牠會利用擺動的觸手,捕抓海水中的小型浮游動物來當作食物;此外,大部分的造礁珊瑚細胞內又具有可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這些單細胞的共生藻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會把許多養分傳送給珊瑚(宿主),而提供珊瑚另一個生存能量的來源。
  許多人可能認為,生長在海底形成美麗景觀的珊瑚是植物。不過,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珊瑚是屬於「腔腸動物」,其最小的生存單位是「珊瑚蟲」,珊瑚蟲具有觸手、口、腔腸、體壁等。單一的珊瑚蟲可以用「分裂」或「出芽」的方式來形成更多新的珊瑚蟲,這時眾多的珊瑚蟲稱為「珊瑚群體」,珊瑚就是利用增加珊瑚蟲的方法來生長。

  珊瑚蟲會利用擺動的觸手,捕抓海中的小型浮游動物來當作食物,但由於身體無法移動,必須靠著水流把浮游動物帶到身體附近,所以水流強勁的海域通常也是珊瑚生長良好的區域。

  此外,大部分的造礁珊瑚細胞內又具有可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這些單細胞的共生藻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把許多養分傳送給宿主珊瑚,提供珊瑚另一個生存能量的來源。因此,在光線充足的淺水海域裡,珊瑚單靠共生藻就可得到足夠代謝所需的能量。

  大部分的珊瑚是卵生的,以台灣墾丁海域而言,每年春季末,即三、四月間「珊瑚產卵」,是最大的海洋盛事。珊瑚將成熟的卵子與精子同時排放到大海中,隨著海流漂浮進行體外受精,形成新的生命。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後,會經過「變態」的過程,而形成單一珊瑚蟲,這是珊瑚生命史上附著生活的開始。

  不過,仍有些種類的珊瑚會透過「胎生」的方式來繁衍後代,他們會將受精卵留在體內發育一段時間,等幼苗發育到相當階段後,才釋放到水層中尋找合適的著生地點。

  至於「珊瑚礁」的成因是由於珊瑚生長時會分泌碳酸鈣,形成鈣質骨骼,經年累月後,珊瑚群體內的骨骼累積量相當可觀,再加上其他生物如貝類、石灰藻、有孔蟲等也會分泌鈣質骨骼,膠結在一起便逐漸形成大塊的礁體,即所謂的「珊瑚礁」。

  一旦形成珊瑚礁之後,所造就出的一個棲所多樣化的三度空間,便容易吸引更多種類的生物在此一同生活,所以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種類歧異度最高的生態系,因此,常被稱為「海洋的熱帶雨林」或是「海洋的綠洲」。

  但由於要形成礁體的前提是珊瑚必須生長的夠快,才有可能形成珊瑚礁,因此,只有在光照充足、溫度較高的熱帶淺水域,才會有珊瑚礁的分布。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珊瑚礁生物多樣性就是夏威夷珊瑚礁生物多樣性的十倍以上,再加上比起鄰近的東南亞國家更具有學術研究的人力及經費,因此,在全球性的珊瑚礁學術研究上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珊瑚也被公認是最長命的動物!由於珊瑚生長速率十分緩慢,每年約僅增長一公分左右,所以海底下五、六十公分高的珊瑚,其實都已存活至少超過半個世紀。

  在台灣綠島海域南寮漁港海域下的一株微孔珊瑚,高達十二公尺,被潛水人員稱為「綠島大香菇」或「大鋼盔」,以每年生長一公分的速率來推估,這株珊瑚已有一千兩百年的壽命,也就是從元朝開始,台灣在還沒有漢人居住之際,這株珊瑚就已生長在綠島海域了。

  珊瑚沒有老化的現象,年齡愈大,長得愈大的珊瑚愈不容易死亡。

  但每年夏天水溫升高時,許多地方的珊瑚會出現「白化」現象,這是因為海中環境變得惡劣的時候,共生藻會離開珊瑚宿主,導致整個珊瑚組織失去色彩,直接而清楚露出鈣質骨骼。

  「白化」的珊瑚並沒有死亡,如果環境能夠迅速恢復正常,共生藻便可能再度快速增生,使珊瑚恢復原有的色彩。但是如果環境持續惡劣好幾個月,珊瑚是有可能因為缺少平常共生藻所提供的能量,而開始真正的死亡。


收錄日期: 2021-04-19 22:52: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08000051KK034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