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幾月初七?
相傳在很久以前,由於曆法定得不準,天時與農事往往不能正確地配合,農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當時的天子祖乙(約公元前 1450年)見到節令紊亂導致民生不聊生,也非常憂慮。當時的人們也以為是得罪了天神,於是祖乙親自率領百官,董香沐浴,前往天壇祭祀天神,並傳喻全國百姓設壇祭天,祭拜天神,請求寬恕,使節令恢復正常,可是節令還是照樣的紊亂。
當時在定陽山下,有個青年樵夫名叫「萬年」,平日以打柴採藥為生,平時對曆法及節令很感興趣。有一天,萬年上山砍柴,砍完了就坐在樹下休息。他望著樹影出神,不知不覺過了大半個時辰,發現地上的樹影已悄悄地移動了方位。萬年靈機一動,心想,可不可以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回到家後,萬年就設計出一個「日晷儀」。可是,一遇上陰雨天,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有一次,萬年在溪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回家後,萬年就動手做了一個五層的漏壼,利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這麼一來,不管天氣陰晴,都可以正確地掌握時間了。有了計時的工具,萬年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及節令的變化。經過長期的歸納,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覆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的規律,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了。
於是萬年就帶著自己發明製造的日晷儀及水漏壼進見天子祖乙,說明節令不準與天神並不相干。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就把萬年留下,並在天壇前蓋起日晷台、漏壼亭,又派了十二個童子供萬年差遣。從此以後,萬年得以專心一意地研究時令。
過了一段日子,萬年根據推算出的初步成果報告祖乙:「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榮枯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現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蠶百星,星象復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恭請天子定個節名吧!」祖乙說:「春為歲為,就叫春節吧。」
於是萬年留在宮中繼續推算,修改不夠準確的太陽曆草曆。這樣經過了幾十年,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於完成了。當他把太陽曆獻給祖乙時,已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祖乙深受感動,就把太陽曆定名為「萬年曆」,並封萬年為「日月壽星」。直到今天,人們也習慣將陽曆稱為「萬年曆」,並在春節時掛上日月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
不過這些朝代所使用的曆元都是一致的,曆元就是將冬至作為一節的開始,將陰曆初一作為一月的開始,將夜半子時作為一天的開始,將甲子日定為天干記日周期的開始。
曆書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時稱「通書」,或稱「時憲書」。我國遠在古代就已設有觀察天象、推算曆法的官職。秦代有太吏令,唐代設太吏局,宋、元代有司天監,明清改為欽天監。最早的曆書是裝裱成軸,用毛筆書寫。到唐朝太和九年(公元 835年)已有木板刻印的曆書出售了。帝制時代,曆書是由皇帝頌布的,並規定只許官方印,不准私人刻印,從此曆書又叫「皇曆」。現存最古老的曆書是唐僖宗(公元 805年)時印制的。而真正古老的曆書產於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 805年)。當時在皇宮中出現的是記事日曆,共分 12冊,每月一冊,一天一頁,記載日、月、國家、朝廷大事和皇帝言行。後來發展到把干支、月令、節氣,以及各種術數如擇日、星相吉凶、卜卦等內容都印在日曆上面了。
曆書在民間流傳和普及是宋代以後的事。据說,宋代有個考官叫學政,他在批閱考卷時,發現秀才大都把日期寫錯了。查問原因,秀才答:「學生晝夜讀書只能觀星月計算日期,那有不差一二天的」。於是學政奏明朝廷,請翰林院年年修撰曆書,售給秀才掌握日子。後來曆書由宮廷逐漸發行到民間,成為勞動人民的曆書流傳至今。
朔望:
月亮本身並不能發光,只能反射太陽光。月亮在繞地球運轉的同時,也隨地球繞太陽轉。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被太陽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斷變化著。當月亮轉到太陽與地球之間,這時月亮以背著太陽光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我們就看不見月亮了,這叫做「朔」,這時的月亮叫新月,一般出現在農曆的每月初一。當地球處在太陽與月亮之間,這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正對著地球,正當太陽落山時,月亮就從東方昇起,我們整夜都可以看到一輪圓形的明月,這叫做「望」,出現在農曆的每月十五日,這時的月亮叫望月。月亮的圓盈虧變化周期,也就是由朔到望,再從望到朔的時間,稱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平均時間是29.5306日,也訧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
陽曆:
陽曆稱「太陽曆」或「純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周期為一個回歸年。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是 365.2422日,為了簡便使用,制曆家們只取回歸年的整天數即三百六十五日為曆年的長度,稱為平年,分為 12個月,1、3、5、7、8、10、12月為大月,各 31天;4、6、9、11月為小月,各為 30天;2月為平月,28天。另每 4年增加 1天,編在 2月的第 29日,以彌補時間上的差異,稱之為閏年。但乃有稍微偏差,於是規定逢百年時需被400年整除為閏年,不能整除時乃為平年。曆月的長短則是人為規定,與月相盈虧無關。
農曆:
農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准確、巧妙、諧趣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
農曆在我國使用久遠,舊稱夏曆,或稱陰曆,實際是陰陽合曆。它把陰曆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曆月的平均時間,又運用了陽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曆年的平均時間等於回歸年,農曆比純粹的陰曆實用方便。
根據我國歷史記載,從黃帝時起到清明未年間,一共使用過102種曆法,基本上都是屬於陰陽曆的性質。這說明了我國人民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經把純粹的陰曆和陽曆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了。
農曆的特徵是既重視月相盈虧的變化,又照顧寒暑節氣,年月長度都依據天象而定。曆月的平均值大約等於朔望月(約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每月以月相為起迄,朔為始,望為中,晦為終。農曆年的平均值大約少回歸年(長365.2422日)10日21時。這樣,需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閏年十三個月全年384或385日。我國古代科學家早就提出了391年中設144個閏月的方法。
隨著曆法的逐漸精密,安置閏月的方法也有了新規定,秦代以前,是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未尾,叫做「十三月」。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把閏月分佈在一年之中,并頒行《太初曆》,規定把不含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這個置閏規則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二十四節氣
節氣,是指一年之中氣候寒暑的變化,每個節氣名稱都分別代表或反映出它的不同意義,古代農民把它當作農務稼穡的標準時鐘,從中憑個人直覺亦可得知天時和物候變更的大概,此乃我國古代曆法家獨家之創作,非任何國家的曆法所能及。有謂節氣的功用可包含陽曆或優勝於陽曆,尤其在我國以前使用農曆的日期,與季候變化無一定關係,必須靠著二十四節氣來補救,使得農作物與季節變化不致於脫節,所以說節氣對於農業社會的農民而言,實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大事息息相關,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
二十四節氣時間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將該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個回歸年的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每個分點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間長度等分,其分點稱為節氣,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此種將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節氣稱為平節氣,但由於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速率並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歸年時間所得平節氣的日期,並不能反映地球在軌道上真正的位置,因此從清初的時憲曆(西元1645年)起,節氣時刻的推算由平節氣改為定節氣,所謂定節氣是由春分開始,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節氣,以此方法推算出來的節氣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但歷經各朝各代的經營,現今我國幅員廣闊,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知道到了甚麼節氣,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因此沿用節氣名稱,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以調整生活起居,且適時進行農事,故二十四節氣至今仍常為一般農民所應用。
圖片參考:
http://www.fushantang.com/1002/btt/btt1000a.gif
二十四節氣有節氣和中氣之分,從立春數起,單數為節氣,雙數為中氣。實際上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并不平均,兩個中氣間的間隔也不相等。有時一個月含二個中氣,有時一年內不含中氣的月份不只一個,月份與中氣亦不能完全對應,如雨水不在正月而在十二月等等。因此置閏規則改為冬至固定在十一月,如二個冬至之間隔12個月,其中必有一個月不含中氣,即為閏月,如不含中氣的不止一個月,則以前面的作為閏月。
「候」,是氣候的意思,古時定五日為候,每個節氣有三候,二十四節氣共有七十二候。而六個節氣「氣」為一季,四季「時」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