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嬉皮(英語Hippie的音意譯)本來被用來描寫西方國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嬉皮這個名稱是通過《舊金山紀事》的記者赫柏.凱恩普及的。嬉皮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化運動,它沒有宣言或領導人物。嬉皮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來反應出他們對民族主義和越南戰爭的反對,他們提倡非傳統宗教,批評西方國家中層階級的價值觀。
他們批評政府對公民的權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貪婪,傳統道德的狹窄和戰爭的無人道性。他們將他們反對的機構和組織稱為「陳府」(the establishment)。
嬉皮後來也被貶義使用,來描寫長髮的、骯髒的吸毒者。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一詞作為對年輕的自由主義人士的侮辱。
當時的嬉皮想要改變他們的內心(通過使用毒品、神秘的修養或兩者的混合)和走出社會的主流。遠東形上學和宗教實踐和原著部落的圖騰信仰對嬉皮影響很大。這些影響在1970年代演化為神秘學中的新紀元運動。
目錄 [隱藏] 1 來源2 政治3 毒品4 遺產5 特徵6 新嬉皮7 貶義用法
[編輯] 來源 1940年代和1950年代美國的垮掉的一代稱爵士樂音樂家為「hipster」和「beatnik」,同時這兩個詞也被用來稱呼圍繞著這些藝術家而出現波希米亞主義似的反文化。
1960年代,從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同時從爵士樂中演化出搖滾樂。
在美國東海岸的格林威治村年輕的反文化者稱他們自己為「hips」。許多來自紐約市區的失望的年輕人聚集在那個村中,他們穿著他們最舊的衣服。第一個用嬉皮這個詞來描寫這些穿著舊衣的中產階級子女的媒體是一個廣播電臺。
1965年9月6日舊金山的一家報紙使用首先使用了嬉皮這個詞來描寫這些年輕的波西米亞主義者,但其它媒體在此後兩年中幾乎沒有使用過這個詞。
舊金山海特·亞許柏里地 區的嬉皮是以一個叫做Diggers的團體為中心。這個街頭劇團體將即時性的街頭劇、無政府主義行動和藝術表演結合在一起,他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自由 城市」。他們受兩個不同的運動影響:一方面受波西米亞主義的、地下藝術的、劇團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左派的、民權主義的、和平運動的影響。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也有一個非常活躍的嬉皮社團。1967年夏許多年輕人(警察估計有七萬五千人)聚集在海特·亞許柏里分享他們的新文化的音樂、毒品和反抗。
1960年代末嬉皮運動達到其高潮。1976年7月7日《時代》雜誌將嬉皮運動作為其封面故事:《嬉皮:一個次文化的哲學》
由於許多嬉皮在他們的頭髮裡帶花或向行人分花,因此他們也有「花癲派」的外號。
[編輯] 政治 嬉皮經常參加和平運動,包括反越戰的遊行和爭取人權的遊行。青年國際黨是嬉皮中特別政治活躍的亞群。
從2005年的觀點來看,嬉皮性別歧視相當大,但實際上嬉皮很快就接受了女性主義和平等主義的原則。
一開始嬉皮對同性戀不十分容忍,但隨著運動的發展他們越來越接受同性戀。
嬉皮也通過「落出」社會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政治願望和實現他們所尋求的變化。回到農村去、合作企業、替代性能源、新聞自由運動和有機農業在嬉皮運動開始時都受到青睞。
[編輯] 毒品 許多人認為嬉皮濫用毒品的程度被支持越戰的人誇張。他們用這個藉口來反駁嬉皮反對越戰的理由。但實際上的確有許多嬉皮使用毒品。他們尤其希望利用毒品所產生的幻覺來達到內心的修養。尤其大麻和其它能夠產生幻覺的藥品如LSD和裸蓋菇素。雖然也有許多嬉皮不用毒品,但毒品往往被看作是嬉皮的一個標誌和他們不肯遵從社會守則的原因。
使用毒品至今被看作是嬉皮文化的一個中心內容。
許多人認為嬉皮不抽煙,因為他們認為抽煙有害,但當時的照片顯示許多嬉皮抽煙。
[編輯] 遺產 1970年許多嬉皮的生活形式進入了主流文化,但其下的實質卻很少被主流文化吸收。媒介漸漸喪失了對這個次文化的興趣,年輕人對它也喪失了時髦感。隨著龐克搖滾的出現嬉皮甚至成為年輕人的反感形勢。但也有許多嬉皮保持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主流文化中保持他們的生活方式。直到2005年全世界到處依然有嬉皮的社群點,有些人隨著他們喜歡的樂隊流浪。從1970年代初開始出現的為和平祈禱的彩虹聚會今天依然保持,其它聚會和音樂節則致力於生命或愛。
[編輯] 特徵 長髮,大鬍子。許多人覺得長髮是一種冒犯,因為它代表不整潔或女性。色彩鮮艷的衣著或不尋常的衣飾。聽一定的音樂,比如傑米·亨得里克斯和傑菲遜飛艇的幻覺性的搖滾樂、詹妮斯·喬普林的布魯斯、斯萊和斯通家族、ZZ頂級樂隊、死之華樂隊等的音樂。偶爾自己演奏音樂,一般吉他,一般在家裡與朋友一起,或在公共綠地上或節日上。自由戀愛公社式的生活毒品
[編輯] 新嬉皮 新嬉皮是對21世紀的嬉皮的稱呼,他們恢復了一些1960年代嬉皮運動的觀點,比如他們也強調自由,穿他們願意穿的衣服,做他們想要做的事。與1960年代的嬉皮不同的是新嬉皮一般不政治性,而1960年代的嬉皮實際上是一個政治運動。
[編輯] 貶義用法 保守的主流人士用嬉皮一詞來指吸毒的人,尤其吸大麻的人,以及不願參加社會活動,缺乏社會義務感和缺乏衛生感的人。龐克搖滾次文化的人士則使用嬉皮一詞來指陳腐的、無聊的或討厭的人。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C%89%E7%9A%AE%E5%A3%AB&variant=zh-tw" 3個分類: 次文化 | 政治運動 | 特定人群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