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10!!!!!!!!!!!!!!

2007-09-01 11:59 pm
可唔可給我一d 有趣的成語故事? 要短同簡單d!
Thx~

回答 (5)

2007-09-02 12:52 am
2007-09-02 12:14 am
 

狐假虎威

  戰國時期,楚國是中國南方一個很強大的國家。一天,楚宣王問左右大臣們:「聽說北方那些國家,都 很怕我國的昭奚恤將軍,這是真的嗎?」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面面相覷,不知該怎樣回答才好。他們都深恐一個不小心,回答得 不得體,既得罪了楚宣王,又惹了昭奚恤將軍,那可不妙!

  這時,有位名叫江一的大臣,在經過一番思索之後,請求楚宣王先讓他說個故事,再回答這個問題。楚 宣王答應了,於是江一說了下面這則故事:

在一座茂密的森林裡,有一隻餓得發慌的老虎正在尋找獵物。突然間,一隻狐狸從他身邊竄過,於是老虎毫 不遲疑地猛撲上去,眼看馬上就可以飽餐一頓了。沒想到狐狸卻一本正經地對老虎說:「你不能吃我。」

  「什麼?」老虎大惑不解地問道。

  「因為我是上天派來管理百獸的。吃了我,你不就違背天意,大逆不道了嗎?」

  「這……」老虎愣住了,心想,自己怎麼不知道有這回事?

  就在老虎半信半疑的時候,狐狸又煞有介事地說了:「好吧!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帶著你到百獸面前 走一趟,我保證,他們沒有一個不怕我的。」

  於是,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後地往前走去了。果然,森林中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野獸,像野豬啦、兔子 啦、麋鹿啦,一看見狐狸和走在他後面的老虎,都害怕得四處奔逃。老虎這下子可不得不相信,他也因此再 也不敢提吃狐狸的事了。

  說完這個故事,江一又下了結論:「百獸逃跑,其實是因為怕老虎,但老虎自己卻不知道,反而以為百 獸怕的是狐狸。如今大王您所治理的楚國,方圓五千里,精兵百萬,全部交給昭奚恤將軍統轄。北方人怕昭 奚恤,說穿了其實是怕您的精兵和雄厚的實力,就好比是百獸怕老虎而逃走呀!」
參考: Yahoo Hong Kong
2007-09-02 12:08 am
1. 買 櫝 還 珠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珠寶商人,把珍珠運到鄭國去賣。他為了要吸引顧客,特別別出心裁的製作了裝置珍珠的盒子,款式的設計十分美,盒子外面雕上了精緻的花紋,還鑲上了翡翠和珠玉,並且用椒把盒子薰得香噴噴的,真是人見人愛。當他把帶來的珍珠盒子打開後,果然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他正在得意的時候,不料聽到的是大家在談論盒子,盒子內的珍珠,卻一點也引不起大家的興趣。珠寶商人看了,不由得的著急起來,就大聲的叫賣,但人們問的都是盒子的價錢,甚至,有些人寧可出高價買盒子,而無條件把裡面的珠寶退還給珠寶商人。從這個故事來看,買客只要盒子而退還珍珠,好像並不可笑,因為那些盒子實在是太漂亮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而珍珠雖然貴重,卻與一般的寶石沒有兩樣。只是,他們放棄真正的珍珠,而要外表好看的盒子,這種情形,卻是取捨不當。

因此,後人就把這故事叫做【買櫝還珠】,用來比喻人們取捨失當,不知輕重的作法。
2007-09-02 12:07 am
成語故事:青梅竹馬

※ 形容男女從小一塊兒長大情感融洽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詩人,人們讚美他,說他是天上的神仙降臨在人間。當
然,這位仙人手中寫出來的詩,自然是清新高雅、不同凡響。「青梅竹馬」這句成語就是出自他一首有名的詩「長干行」。
這首詩前六句,是以一個女孩子的口吻回憶她和丈夫間的一些甜蜜往事:「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牀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意思是說:「小時候,我的頭髮剛剛蓋住額頭時,有一天,我折了一枝芬芳燦爛的花兒在大門前嬉戲,你手裏握著一根青翠的梅枝,騎著竹馬來,就像一個小將軍似的,吆喝著遶著井邊跑。是啊!我們都住在長干里這個地方,從小一塊兒長大,感情好得沒有話說。」
因此,「青梅竹馬」就被後人用來形容幼小男女孩童之間,相親相愛融洽無比的感情。

紙上談兵

這個成語故事發生在戰國時代。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年輕的時候,就讀過不少兵書,常常在人們面前談論作戰用兵的事情,即使父親趙奢也難不倒他。很多人認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親卻認為他誇誇其談,不能承擔重任。
一次,秦國進攻趙國。趙國大將廉頗採用了「修築壁壘堅守」的方法。後來,趙王聽信了秦國散佈的流言,以為廉頗年老懦弱,不能低檔敵軍,就改派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到了前線,死搬兵書上的教條,完全改變了廉頗持久抗戰的計劃。秦將 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便用計先截斷了趙軍的運糧後路,然後把趙軍團團包圍。
趙軍糧絕,趙括企圖突圍,被秦軍一箭射死,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活埋。

寓意
根據兵書談論軍事﹔比喻空發議論,不解決實際問題,不會隨機應變。
例﹕這種事情﹐紙上談兵好像很容易﹐可是實際情況卻非常複雜﹐沒有豐富的經驗根本不行。




聞雞起舞

從前,有兩個年青人,一個叫祖逖,一個叫劉琨。他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半夜裏就起床練習武術、鍛煉身體,後來更為國家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呢!

祖逖自小就立下大志,要為國家盡力。後來,祖逖在政府裏擔任一份職務,不久便認識了同事劉琨。他們二人志趣相投,很快便成為好朋友。

一天晚上,兩人很早便休息了。但到了夜半,祖逖忽然被一陣雞鳴聲吵醒。他很氣惱,正想倒頭再睡時,腦海裏卻泛起一個念頭,於是他連忙喚醒劉琨,對他說:「雖然這些雞啼聲把我們吵醒了,很是討厭,但是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早些起床,利用這段時間來練習武藝啊!」

於是二人提起寶劍,走出庭院,專心地練起劍來。從此,兩人每到夜半,一聽到雞啼聲,便起床習武,互相砥礪切磋。這樣不斷練習,二人的武藝都進步神速,而且頭腦愈發聰明,思考更加敏銳。

終於有一次,正值國家危難之際,祖逖更帶著士兵,把敵人打敗,使黃河以南的國土都收復了呢!

● ● ● ● ● ● ● ●

雞鳴狗盜

一般指蠅營狗苟,略具雕蟲小技之徒。這成語出處是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原名田文,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宗室,以庶子得父親丞相田嬰寵愛,後繼父位,被封於薛縣。孟嘗君在薛,招納賓客,甚至亡命罪犯,食客達數千人,勢力坐大,頗遭齊君主湣王之忌。

   時秦昭王聞孟嘗君之名,如雷貫耳,求見之。時秦國的涇陽君出使齊國,昭王指定孟嘗君為回報使者。孟嘗君整頓行裝,準備西向。門下賓客認為秦國是虎狼之邦,此行甚危,諫止之,孟嘗君義不能辭。說客蘇秦之弟蘇代恰在幕下,對孟嘗君說:“我聽到木偶和土偶的對白,木偶說:‘天下雨,你將全身潰散。’,土偶說:‘我本是泥做的,潰散後仍為泥團,大雨後氾濫成渠,你隨波逐流,不知最後棲身何處。’”。蘇代的暗喻,以土偶比涇陽君,木偶比孟嘗君,以涇陽君本是齊人,羈旅秦國,充任秦使回齊。孟嘗君明白蘇代言中之物,於是終止秦廷之行。

   齊湣王見有此大好良機拔除眼中釘,遂以官方下令派孟嘗君入秦。初秦昭王聞孟嘗君的本領,大大重用之。秦人嫉妒,向昭王進讒:“孟嘗君雖賢,是齊國王族也。今相秦,盡知我國虛實,通款曲於齊,秦危矣。”昭王便將孟嘗君軟禁,且打算將他殺掉。孟嘗君知其陰謀,派門客向昭王的寵姬求解,姬索取狐白裘作報,因為這裘價值千金,天下無雙。奈何初入秦時,此裘已作禮品送給昭王,他再沒有同等級的狐白裘了。

   在苦思每計之際,隨從中一人挺身而出:“我本是小偷出身,黑夜可扮狗,竄入秦宮,盜回此裘。”果然此人在月黑風高時,跳牆攀樑,潛入秦昭王室,取狐白裘還給孟嘗君;他立即轉送寵姬。姬得裘後,向昭王告“枕頭狀”。孟嘗君是齊國王族,殺之結怨於齊。囚之養此無用之人,徒浪費秦國米飯,不如放他走罷。昭王同意,釋放孟嘗君。

   孟嘗君從囹圄出來,改姓名,易容貌,含枚疾走。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放掉孟嘗君,頓生悔意,傳令使人馳馬追捕,急如星火。孟嘗君至關,見重門深鎖,行不得也。秦法有例,破曉時方開關放出行人。孟嘗君知道追者將至,如熱鍋上螞蟻,幸好隨從中有一人能效雞啼,引起關內眾雞齊鳴。守關者以為天明,依例開關,孟嘗君一行人魚貫而出。果然秦馬隊接踵而來,間不容髮,秦迫兵抵達關口,孟嘗君已遠遁,真是“鴻飛冥冥,弋人何慕”了。孟嘗君賴雞鳴狗盜者脫離險境,初諸賓客以此二人出身下賤,恥與為伍,經此事後對此二人方刮目相看。

2007-09-01 16:10:43 補充:
破鏡重圓南朝梁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於戰亂分散時各執半鏡,作為他日相見的信物,後果因此得以相聚歸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詩˙情感。後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新團圓和好。隋唐演義˙第六十六回:如晦道:就是徐德言,他的妻子就是我表姊樂昌公主。無忌道:哦,原來就是破鏡重圓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破鏡重圓,離而復合,固是好事。或作破鏡重合、覽鏡歸妻、金鏡重圓。
參考: yahoo 知識
2007-09-02 12:06 am
潘文樂旨


成語“潘文樂旨”出自《晉書.樂廣傳》。說的是西晉年間,有一位名士叫樂廣,他善於談論,卻不擅長寫作。他想辭去河南尹的官職,卻不知該如何把辭呈寫得合情合理,讓皇上讀了後能批准他的請辭。

與他同時代有位叫潘嶽的甚有文彩,梁代鍾嶸的《詩品》將他的作品列爲上品,並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讚語。於是樂廣就請潘嶽爲他代書。潘嶽說:“我得知道你的想法,方能動筆。” 樂廣就向潘嶽講了二百句,表述了自己的志願。潘嶽極盡能事,成就了這篇辭職書。潘岳也因此而成“名筆”。

當時的人都說:“若廣不假嶽之筆,嶽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 也就是說,如果樂廣不借潘嶽之筆,而潘嶽不取樂廣的意旨,也就不會有這樣的美文問世。

後世多以“潘文樂旨”來比喻好文章的文辭與意旨。其實這則成語故事也告訴我們,不同的人所擅長的領域也不同,如果能相互形成最佳配合,相信會無事不成的。

原文: 廣善清言而不長於筆,將讓尹,請潘嶽爲表。嶽曰:“當得君意。”廣乃作二百句語,述己之志。嶽因取次比,便成名筆。時人鹹雲:“若廣不假嶽之筆,嶽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晉書.樂廣傳》)






愛屋及烏

這則成語故事是仁政愛民得以安天下的例子。

“愛屋及烏”這則成語來源於《尚書大傳》,意思是由於愛某個人而連帶地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非常喜愛某人,從而連帶愛及和他有關的人或物。

商朝末年,紂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西方諸侯國的首領姬昌決心推翻商朝統治,積極練兵備戰,準備東進,可惜他沒有實現願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後,他兒子姬發繼位稱王,世稱周武王。周武王在軍師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曰(周公)、姬shi(召公)的輔佐下,聯合諸侯,出兵討伐紂王。雙方在牧野交兵。這時紂王已經失盡人心,軍隊紛紛倒戈,終於大敗。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軍攻克。紂王自焚,商朝滅亡。

紂王死後,武王心中並不安寧,感到天下還沒有安定。他召見姜太公,問道:“進了殷都,對舊王朝的士眾應該怎麼處置呢?”

“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同他屋上的烏鴉也喜愛;如果不喜歡那個人,就連帶厭惡他家的牆壁籬笆。這意思很明白:殺盡全部敵對分子,一個也不留下。大王你看怎麼樣?”太公說。

武王認為不能這樣。這時召公上前說:“我聽說過:有罪的,要殺;無罪的,讓他們活。應當把有罪的人都殺死,不讓他們留下殘餘力量。大王你看怎麼樣?”武王認為也不行。

這時周公上前說道:“我看應當讓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裡,各自耕種自己的田地。君王不偏愛自己舊時朋友和親屬,用仁政來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聽了非常高興,心中豁然開朗,覺得天下可以從此安定了。

後來,武王就照周公說的辦,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來,民心歸附,西周也更強大。


收錄日期: 2021-05-02 17:59: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01000051KK030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