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來源

2007-09-01 8:01 pm
姓氏的來源????

回答 (2)

2007-09-01 8:09 pm
✔ 最佳答案
姓氏是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相關的學科是人名學。

什麼是姓氏

中文中的姓氏一詞,最早時其「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時姓「姬」、「姒」、「媯」、「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在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官位為氏。而一般人沒有姓,也沒有氏。當時只有諸侯國的國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則是賜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

* 以國名為氏
* 以邑名為氏
* 以官名為氏
* 以職業名為氏
* 以住地之名為氏
* 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
* 以貴族的字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這種傳統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不同語言的姓氏

不同語言的姓氏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請參考:

* 中文姓氏
* 德語姓氏
* 韓語姓氏
* 日本姓氏
* 英語姓氏
* 法語姓氏

參考文獻

* 籍秀琴,《姓氏·名字·稱謂》(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叢書),大象出版社,1997年出版。 ISBN 7534720109
2007-09-01 8:06 pm
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姓氏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這個條目已經被列入Wikipedia:需要關注的頁面,需要進一步修改。
姓氏是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相關的學科是人名學。

目錄 [隱藏]
1 什麼是姓氏
2 姓氏的起源
3 不同語言的姓氏
4 參考文獻
5 參見



[編輯] 什麼是姓氏
中文中的姓氏一詞,最早時其「姓」與「氏」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的,也可以看出那時姓「姬」、「姒」、「媯」、「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這一特點,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

姓產生後,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因此會出現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現象。

在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國、官位為氏。而一般人沒有姓,也沒有氏。當時只有諸侯國的國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則是賜封了土地以後才有。

貴族獲得氏的方式有:

以國名為氏
以邑名為氏
以官名為氏
以職業名為氏
以住地之名為氏
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緣關係遠近之稱為氏
以貴族的字為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用來區別貴賤,貴族有氏,貧民有名無氏。姓用來區別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則可以通婚。後來在中國一直保持了這種傳統,同姓之人通婚被視為禁忌。直到現代,這種傳統才被逐漸打破,但是許多地方民間仍然不贊成同姓通婚。

春秋戰國時,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發生根本變革。這時氏開始轉變為姓。戰國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為民眾的通稱。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稱「姓氏」。


[編輯] 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收錄日期: 2021-04-22 23:18: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901000051KK016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