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幾篇文章...

2007-08-31 3:04 am
(1)天池
(2)大堡礁暢遊
(3)有趣的動物
(4)張衡的地動儀
(5)僅見於福建的土樓

thx la~~~~~~~~~~~~~~~~~~~~~~~!^^

回答 (1)

2007-08-31 3:12 am
✔ 最佳答案
天池 -- 劉白羽


古人雲:“人在畫圖中”,我到天池就有這種感覺,仿佛自己落入深藍色湖面倒映著雪白冰峰的清澈、明麗的幻想之中了。這一天之內,我覺得風是藍的、陽光是藍的,連我這個人也都為清冷的藍色所滲透了。

  早晨,從公路轉入崎嶇山谷、盤旋上山。山上林木變化,分為三段;山下開闊河床中,沖激著冰淩般潺潺急流,在這裏,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狀古怪,如蘇東坡所說:“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到山腰卻是密密層層的楊、柳、楓、槐,秋霜微染,枝頭萬葉如紅或黃的透明琉璃片,在陽光中閃爍搖曳,在這裏,天山雪水匯為懸空而落的飛泉,在森然壁立的峽穀中一片濤聲滾滾;到了山頂則是一望無際的墨綠色挺立的雲杉,植物適應著溫度高低而變化,可見其山勢之陡峻了。

  我走到山坡別墅,在灑滿陽光的陽臺上坐下來,我的面前這時展開整個天池,這不像自然景色,而是一幅油畫。你看,這廣闊的湖面,為滿山雲杉映成一片深藍,這深藍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這時我才恍然我並未到山之極峰。你看,天池那面,還有層層疊疊更高的白峰,人們告訴我最高一山,名叫柏格達峰。這天池,顯然是更高更高天山的雪水在這裏彙集成湖。偶然一陣微風從空拂拂而來,吹皺一湖秋水,那粼粼波紋,摧動藍的、白的樹影山影,都微微顫動起來。同遊的人們都歡歡喜喜奔向天池邊去了,我倒希望一個人留在這陽光明亮的陽臺上,沉醉於湖光山色之中,讓我靜靜的、細細的欣賞這幽美的風景。在我記憶裏面,這天池景色,也許可與瑞士的湖山比美,但當我沉靜深思著,把我自己完全溶合在這山與水之中,我覺得天池別有她自己的風度,湛藍的湖水,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顯示著深沉、高雅、端莊、幽靜。的確,天池是非常之美的。但,奇怪的是這裏並不是沒有遊人歡樂的喧嘩,也不是沒有呼嘯的樹聲和啁啾的鳥鳴,但這一切似乎都給這山和湖所吸沒了,卻使你靜得連一點聲音也聽不見,如果讓我用一個字來形容天池之美,那就是——靜。

  從第一眼瞥見天池到和她告別,我一直沉默不語,我不願用一點聲音,來彈破這寧靜。但在寧靜之中卻似乎迴旋著一支無聲的樂曲,我不知它在哪兒?也許在天空,也許在湖面,也許在林中,也許在我心靈深處,“此時無聲勝有聲”。不過這樂曲不是莫劄特,不是舒曼,而是貝多芬,只有貝多芬的深沉和雄渾,才和天池的風度相稱。是的,天池一日我的心情是凝靜的,這是我最珍愛的心境。山光湖色隨著日影的移動而變幻。午餐後,睡了一會兒,一陣冷氣襲來,就像全身浴在冰山雪水之中。我悄悄起來,不願驚醒別人,獨自走到廊上,再次仔細觀察天池:雪峰與杉林、白與黑相映,格外分明,雪山後湧起的白雲給強烈陽光照得白銀一樣刺眼。在黑藍色湖與山的襯托下,一片金黃色的楊樹顯得特別明麗燦爛。我再看看我的前後左右,原來我所在的紅頂房屋就在雲杉密林之中,我身旁就聳立著一株株高大的雲杉,一株一株挨得很緊,而每棵樹都筆直細長沖向天空,向四周伸展著碧絨絨枝葉,綠色森然。太陽更向西轉,忽然,靜靜的天空飛卷著大團灰霧,而收斂的陽光使湖面變成黑色,震顫出長長的漣漪。不知為何,我的心忽的緊皺起來,我不知道如果狂風吹來暴雨,如果大雪漫過長空,那時天池該會怎樣呢!?……幸好,日光很快又刺穿雲霧而下,湖光山色又變得一片清明,只不過從杉林中從湖面上襲來的清氣顯得有些寒意了。我們就趁此時際,離開天池下山。

  山路崎嶇彎轉,車滑甚速。一路之上,聽著颯颯天風、潺潺冰泉,我默默瞑想:天池風景,是那樣寧靜而又變幻多姿,是那樣明朗而又飛揚縹緲,我覺得在天池這一天進入了一個夢的境界。待馳行到山下公路上回頭再望,柏格達峰在哪里呀?群峰掩映、暮靄迷茫,一切都沉入於朦朧的紫色煙霧,天池也在“夕陽明滅亂山中”了。



有趣的動物 學淳


從冰天雪地的寒帶到赤日炎炎的熱帶,從碧波蕩漾的湖泊到植物叢生的陸地,從鬱鬱蒼蒼的林海到滿眼荒涼的沙漠,從遼闊的海洋深處到高聳的懸崖絕壁,我們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

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一下動物世界,那會發現不少有趣的現象呢。


五彩繽紛的「提燈會」

海洋深處是一片漆黑的。可是在那裏卻有不少動物舉行終年不熄的「提燈會」。

深海的動物,像甲殼類、魚類,很多身上都有發光器,能夠發出紅、黃、藍、紫等等亮光,使海底的「提燈會」五彩繽紛,格外悅目。

海底動物的發光器,大多數分布在腹部兩側,但也有長在背上、尾上或者觸鬚末端的。光的來源,有的來自發光腺體,有的來自體內的發光細菌。一種動物常常能夠發出二三種顏色的光來。像燈籠魚,牠的腹部有兩排發光器,上面一排能夠發出紅色、藍色及紫色的光,下面一排能夠發出紅色、桔紅色的光。動物的發光,給黑暗的海洋帶來了光明。有了光,牠們容易辨識同伴,還可以用來防禦敵害,誘捕食物呢。


護兒口袋

生活在澳大利亞各地的袋鼠媽媽,腹部有個育兒袋,袋裏有奶頭。袋鼠媽媽生下的小袋鼠,身體極小,只有大拇指那樣大,小袋鼠在育兒袋中吃奶長大,哺育八個月後,小袋鼠離開育兒袋,獨立生活,能在袋鼠媽媽旁邊自由跑動。但是碰到危險,小袋鼠仍要跳入媽媽的育兒袋中,躲避敵害。

南美洲 巴西、圭亞那等地,有一種負子蟾,在繁殖期間,雌蟾的背面皮膚會軟化成別具風格的育兒室。雄蟾配合把卵壓入雌蟾的育兒室裏,上面還蓋上一層膠質。卵就在育兒室裏孵化發育,通過室壁裏的微血管,孵化後的小蝌蚪可以得到牠需要的水分和營養物質,直到變成幼


蟾後,牠們才跳出育兒室,離開牠們的媽媽。


小魚吃大魚

常言道:「大魚吃小魚」。這是自然界的常見現象。

但是也有小魚吃大魚的事呢。生長在海裏的硬顎毒魚,能吃掉身體魁梧,十分兇猛的鯊魚。

硬顎毒魚身體粗短,有氣囊,吸氣後身體像一個圓球,全身除了口緣和尾部外,長滿了尖利的刺棘。

那末,牠們是怎樣吃掉鯊魚的呢?

原來,牠們採取了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肚皮的戰術。當硬顎毒魚飄浮在海面上被鯊魚吞食後,就在鯊魚體內興風作浪,牠們把身體鼓得圓圓的,用刺棘不斷地頂撞鯊魚的胃壁,使鯊魚痛得不可開交,當胃壁被頂破以後,在很短的時間內,牠們把鯊魚的兩肋吃得一乾二淨。飽餐之後,這群兇手又在海面上逍遙飄浮。很難料到,在海洋上稱王稱霸、不可一世的鯊魚,竟會死於小小硬顎毒魚之手。

在南美洲 亞馬遜河有一種「猛鮭」,雖然身長只有三十釐米,但竟敢襲擊身體比牠大許許多多,性格非常兇狠的鱷魚。甚至當龐然大物��牛過河時,牠們只要一聞到血腥氣味,就會蜂擁而來,用非常銳利的牙齒,你一口,我一口地集體圍攻,把牛咬得鮮血直流,把河水染成一片赤色,最後,龐大的牛竟被這群小暴徒所葬送。傳說,古代的暴君,常把觸犯他們利益的「犯人」投入河中,讓猛鮭活活咬死,所以當地人又稱猛鮭為「吃人魚」。


失而復生

橫行的螃蟹,遇到「敵人」,就煞有介事地舉起兩隻像老虎鉗似的螯足,氣勢洶洶地鉗過去。其實,螃蟹是隻紙老虎,膽小得很,雙方交鋒時,只要對方略加反抗,牠就生怕喪命,趕快棄足而逃。

蜥蜴和壁虎的尾巴,如果被捉住,牠們會來個當機立斷,「丟卒保車」,迅速地把尾巴折斷。斷了的尾巴會在原地跳動不息,來迷惑「敵人」,分散對方的注意力,而牠本身就乘機逃遁而去。


原來,螃蟹的足、蜥蜴的尾都會失而復生,對牠們的生命毫無影響。

越是低等的動物,再生能力越強。像蚯蚓被切成兩段後,各段都重新長出失去的部分,而變為兩條蚯蚓了。水螅的再生本領更大啦,身上每一塊碎片,都能搖身一變,再生成為完整的個體。

非洲湖中盛產各種含卵魚。魚媽媽把牠產下的卵含在口裏,卵孵化成小魚後,要經過一個時期的發育,才游出媽媽的嘴巴。這時小魚只在牠媽媽頭邊游來游去,不敢遠游。一旦發現有危險,牠們便又立刻逃入媽媽的口裏,讓媽媽來周旋對付。

令人奇怪的是海馬爸爸也有個育兒袋。海馬棲息在我國南海中。海馬媽媽產卵時把卵直接產在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卵就在育兒袋中孵化發育。雄海馬「分娩」時,用牠的尾巴緊緊捲在海藻上,肌肉收縮時,身體一仰一伏地擺動,當它仰起時,育兒袋的袋口就打開,小海馬就跟�出來了。


共生互利

動物界有不少共生互利的例子。

寄居蟹的小房子上有一種長期居住的小生物,名叫海葵。海葵跟�寄居蟹在海底旅游,一路任意吃喝。寄居蟹對這位常客總是熱情接待,從未下過逐客令。如有敵人膽敢來侵犯時,海葵就要施展它身上的法寶��刺絲囊從口和壁孔中射出槍絲來刺螫敵人,保護寄居蟹。

犀牛是種珍貴動物,分佈在非洲和東南亞各地,發起牛脾氣來,連大象那種大力士也要退避三舍。可是牠卻有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就是小鳥。它們之間的深厚友情,決不是偶然的。原來犀牛的皮膚,好像盔甲一樣,但皺褶的地方卻非常嬌嫩,常受體外寄生蟲和吸血昆蟲的刺螫。小鳥棲息在犀牛背上,就以牠體上的寄生蟲類作為美味食品,吃飽肚皮。同時,犀牛的視覺不夠敏銳,當小鳥發現敵人時,就會飛上飛下,發出尖銳的叫聲,向牠的好朋友發出警報。所以犀牛對小鳥非常感激,平時也讓小鳥在牠背上任意玩耍,性情暴躁的犀牛,從不對牠的好友發脾氣。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6: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30000051KK046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