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基於wiki技術的多語言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為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用他們選擇的語言所書寫的,全世界知識的總和。
維基百科全書,自2001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截至2007年8月,維基百科條目數第一的英文維基百科[1]已有195萬個條目,而所有253種語言的版本共突破800萬個條目[1],其中條目數前15名的維基百科共佔總條目數的74%,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進行閱覽及修改,英語維基百科的普及也促成了其它計畫,例如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等計畫的產生,雖然也造成對這些所有人都可以編輯的內容準確性的爭議,但如果所列出的來源是受到肯定的,則其內容也會具有一定的水平。
中文維基百科於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截至2007年8月29日14:53UTC,中文維基百科已擁有142,523個條目,此外還設有其他獨立運作的中國地方語言或漢語版本,包括閩南語維基百科、粵語維基百科、文言文維基百科、吳語維基百科、閩東語維基百科及客家語維基百科等。
維基百科本身有三個引人注意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使維基百科與傳統的百科全書有所區別:
在維基百科發布材料的任何部份或全部都是使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維基百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包含人類所有知識領域的百科全書,而不是一本詞典,網絡論壇或其他任何商業性質的網站。
計劃本身也是一個wiki,這允許了大眾的廣泛參與,維基百科是第一個使用wiki系統進行百科全書編撰工作的協作計劃。
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維基百科是一部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內容開放的材料允許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複製、修改。
維基百科所有的文本內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發布,它受到自由軟體基金會的領袖、自由軟體運動的先驅理察·斯托曼博士的大力支持,斯托曼博士是少數幾個在維基百科或Nupedia(另一個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開始之前就提出編撰一個自由的百科全書的人士(觀看他的論文,The 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 and Learning Resource)。
各個語言版本的運作都是獨立進行的,編輯條目時並不受到其他語言版本的牽制,相同主題的條目也沒有強制要從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中翻譯過來,使用機器或網絡自動翻譯的文章是絕對不被允許的,但是鼓勵跨語言的編輯者利用人工來進行翻譯,不同的語言版本具有相同政策規範,例如「中立的觀點」,但其中可能有部份細節上的差異,條目文章和圖片在不同語言版本間可供分享,早期是以跨語言連結(InterWiki)的方式分享,後來轉為使用「維基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s),在大部分的語言版本中,翻譯過來的文章僅佔條目總數的一小部份。
主要幾個語言維基百科版本的條目以指數方式增長據Alexa Internet的網絡流量測量服務,全部維基百科版本的編輯次數已達到3億4千萬次編輯,而英語維基百科(en.wikipedia.org/)的流量就佔了維基百科總流量的45%(超過1億5千萬次編輯),其餘的55%則由其他各語言的維基百科分佔。
以下列出條目數前15名的維基百科語言版本,依照世界標準時2007年8月17日的條目數排序,最新數據請參見:[2] / [3]
英語(1,954,130)
德語(624,533)
法語(543,400)
波蘭語(414,765)
日語(402,310)
意大利語(337,048)
荷蘭語(326,600)
葡萄牙語(280,141)
西班牙語(266,726)
瑞典語(245,100)
俄語(195,650)
漢語(142,523)
芬蘭語(127,605)
挪威語(123,456)
世界語(89,225)
請注意,條目數僅是不同語言版本間比較規模的一個要素,例如,在某些維基百科版本中,超過半數以上的條目都是由機械人創建的小作品,另外,許多版本雖然有較多的條目,但參與編輯的人數卻比其他版本來的少,例如波蘭語等維基百科的條目數比西班牙語維基百科來得多,但參與者卻較少。
維基百科最初的構想是在拉里·桑格(當時Nupedia主編)和一個電腦程式設計師Ben Kovitz於2001年1月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次談話中最早提出的。Kovitz當時是wiki程序的協作開發者之一(現在依然是)。當他在晚餐中向桑格解釋wiki的概念時,桑格立即發現wiki可能是創建一個更開放的百科全書計劃的技術。在此之前幾個月,桑格和他的老闆威爾斯,Bomis, Inc. 的總裁兼CEO,討論過如何通過建立一個更開放、輕鬆的計劃來協助Nupedia的發展。
因此桑格立即說服威爾斯在Nupedia中建立一個wiki。Nupedia的第一個wiki於1月10日上線,不過在Nupedia的編寫人員中遇到極大阻力。因此,一個新的以「維基百科」(Wikipedia)命名的新計劃於1月15日在wikipedia.com正式啟動。位於聖地牙哥的伺服器和電纜都由威爾斯捐獻。
在科技站點Slashdot的三次報導後,維基百科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此外Google一天也會帶來上千人的新流量。
英文維基百科在2001年2月12日達到1,000頁,9月7日達到10,000條條目。在計劃的第一年,有超過20,000條條目被創建,平均每月1,500條。2002年8月30日,已經有40,000條條目。成長的速度從計劃之初就在平穩增長。
隨之而來的就是國際化的維基百科,2001年5月,13個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計劃開始(包括了阿拉伯語、中文[3]、荷蘭語、德語、世界語、 法語、希伯來文、義大利語、日語、葡萄牙語、俄語、西班牙語和瑞典語)。到九月,又有三個語言版本加入了維基百科大家族。到了該年度末,挪威語等另外三個語言版本也宣佈成立。
2002年2月,由Edgar Enyedy領導,非常活躍的西班牙語維基百科突然退出維基百科並建立了他們自己的自由百科 (Enciclopedia Libre;enciclopedia.us.es);理由是未來可能會有商業廣告及失去主要的控制權。同年十月,在維基百科參與者Daniel Mayer(maveric149)及其他參與者試圖重新整合兩個計劃,但是Enciclopedia Libre的參與者投票決定,在維基百科能夠提出一個團圓提案之前,反對重新整合。然而,Enciclopedia Libre的用戶不排除在未來重新合併的可能性,並且希望繼續與維基百科保持聯繫。這場紛爭也引起了關於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的角色的廣泛討論,並且直接導致了非英語維基百科的幾項重大改革。
也經常有破壞者訪問維基百科並大肆破壞該計劃,通常這些破壞都很快被修復,但是對英文維基百科首頁的不斷破壞最終導致首頁被「保護」,以確保只有管理員可以對其進行修改。
2002年3月,用戶ID24開始在英文維基百科發表許多極左文章,關於他的激烈討論最終導致嚴重的人身攻擊,吉米·威爾斯最後於2002年4月禁止ID24對維基百科進行編輯(但允許繼續瀏覽)。而經常在德國歷史相關的文章中發表親右翼觀點,並且導致多次爭論的用戶「Helga」,則在2002年9月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
2002年8月,在吉米·威爾斯宣佈他將不會在維基百科上刊登商業廣告之後不久,維基百科的地址(域名)從wikipedia.com變為wikipedia.org。
同年10月,Derek Ramsey(Ram-Man)開始使用機器人軟體(bot)自動添加有關美國城市的信息。這些文章都是自動從人口普查報告中產生的。同時,類似的程序還用於部分其他議題。
2002年12月,姐妹計劃Wiktionary(維基辭典)正式開始;它的宗旨是建立一個所有語言的詞典。它與維基百科在同一個伺服器上運行,使用同樣的軟體。
2003年1月,維基百科開始支援TeX數學公式顯示,代碼由Taw編寫。
2003年1月22日,英文維基百科達到了10萬條條目的里程碑,並再次被Slashdot報導,兩天之後,當時第二大的維基百科,德文維基百科,也達到了1萬條條目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