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章》文言文

2007-08-29 10:24 pm
以下文字主要論點是甚麼?它是怎樣提出的?試簡要分析.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生, 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於生者, 故不為苟得也.死, 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於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欲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 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 一豆羹,得之則生, 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妻妾之奉之!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回答 (1)

2007-09-01 8:44 pm
✔ 最佳答案
《 魚我所欲也章 》
孟 子 說 : 「 魚 和 熊 掌 我 也 喜 歡 ; 如 果 兩 者 不 能 並 有 , 便 捨 棄 魚 , 而 要 熊 掌 。 生 命 和 義 我 也 喜 歡 , 如 果 兩 者 不 能 並 有 , 我 便 犧 牲 生 命 而 要 義 。

我 犧 牲 生 命 是 因 為 有 比 生 命 更 為 我 所 喜 歡 的 ; 我 不 逃 避 死 亡 , 因 為 有 比 死 亡 更 令 我 厭 惡 的 。

如 果 人 是 欲 生 而 惡 死 , 那 就 甚 麼 事 也 會 做 出 來 。 然 而 , 有 些 人 卻 不 貪 生 怕 死 , 便 知 有 比 生 命 更 值 得 喜 歡 , 有 比 死 亡 更 令 人 討 厭 。 賢 人 那 顆 不 貪 生 、 不 畏 死 的 心 把 持 得 比 一 般 人 好 。

一 籗 飯 , 一 碗 湯 , 得 到 它 就 能 活 下 去 , 得 不 到 就 會 餓 死 。 如 呼 喝 地 給 別 人 或 腳 踏 過 再 給 別 人 、 就 是 乞 丐 也 不 屑 接 受 ; 再 如 果 不 辨 理 義 而 接 受 萬 鍾 俸 祿 , 只 是 為 了 官 室 的 美 麗 、 妻 妾 得 到 侍 奉 、 或 得 到 所 認 識 的 窮 苦 人 的 感 激 , 這 便 喪 失 羞 惡 的 心 。
-----------------------------------------------------------------------------------------------------------------------

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 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要“舍生取義”,這是全章的論點。 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然後說明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都有“欲生而不為苟得,惡死而有所不闢”之心,即“羞惡之心”;又從反面來說,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會不顧禮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違背“義”的原則。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 (2)這種“羞惡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賢者才不會喪失。 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為什麼有些人會喪失呢?是因為他們為物慾所蔽。 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例如有人不食“嗟來之食”,這說明他有羞惡之心,可後來卻不辯禮義而接受萬鍾之祿,這就是物慾使他的羞惡之心喪失了。 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可見,要做到“舍生取義”,就必須使自己的羞惡之心不為物慾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3)從上述內容的進展層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邏輯推理十分嚴密;從魚與熊掌的比方、不吃嗟來之食和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之祿的對照,可以看出作者設喻的巧妙。


收錄日期: 2021-04-20 22:06: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29000051KK026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