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兒的父母是否資優?
面對資優兒,或許多數人會懷疑父母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教導他們。事實上,對於資優兒的教導,父母所扮演的建設性角色是鼓勵、支持及經驗的引導、環境的設計,倒不一定是知識的灌輸。因此,不見得父母本身是資優才可以教導資優兒童。只要態度誠懇、引導得法,依然可以成為一個良好的資優兒輔導者,並獲得資優兒的敬愛。若能以欣賞資優行為的觀點來接觸他們,作為資優兒的「人師」,當比只是做個「經師」來的有助益,在中、小學階段,尤其如此。
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布隆姆(B.S.Bloom)曾在1985年完成了一項重要的研究。他調查125位在35歲以前就有絕頂成就的青年人的成長過程,他們分別在音樂、美術、科學、數學、體育、寫作等各方面獲得成就。他發現雖然他們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成就的領域不同,但是他們成長的軌跡卻十分相似。那就是他們皆起源與父母的關心,有很好的家庭教育,其中有一位鋼琴家,在他出世後不過兩個月大時,他的父親就抱著他彈琴,那時他什麼也不懂,只是兩雙小手在鋼琴鍵上胡亂碰動罷了,但這確是他接觸音樂的開始,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進入學校後有良師指導.其中包括知識、態度、習慣及方法的培養,這也就是目前資優教育所強調的,這時的老師不一定是某一行的專家,也不一定是資優,但他卻能培養學生的資優行為,用他的態度、經驗、熱忱來幫助學生。第三個階段才是名師(mentor)階段,此時的老師就不只是良師了,他必定是其一方面的行家、高手,可能是數學家、鋼琴家,此時才是進入知識、技能的專精領域,此階段大約是高中後期或大學階段。由此看來,如果你是資優兒童的父母,應先盡力做個良父、良母,如果你是個教師,當盡力做個良師,發現和培養更多孩子的資優行為。
遺傳乎?環境乎?
人的能力,部份是來自遺傳,部份則來自於後天的培養,至於來自於那方面多呢?則視何種能力而定了,以智力來說,可能60%~70%來自遺傳,30%~40%來自後天環境;就創造力來說,則環境的影響就較大了。然而就表現出來的成就來看,則是以上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尤其後天的努力,它可以決定潛能發揮的程度,對成就具有更深的影響,就如同我們最常聽到的龜兔賽跑的例子。難怪胡適說:「沒有兔子的聰明,就要學烏龜的工夫。」
參考資料:
http://class.dgps.kh.edu.tw/yilun/images/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