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調景嶺以前叫吊頸嶺?

2007-08-29 1:12 am
幫下我!!!!10分

回答 (2)

2007-08-29 1:15 am
✔ 最佳答案
調景嶺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近年發展成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份。正確位置是將軍澳的西南面,由三家村天后古廟的魔鬼山尖角位向將軍澳灣開始已經是調景嶺。
地名來源

調景嶺一地可考的最早名稱叫「照鏡環山」(或作「照鏡嶺」);因為當時該地的海灣規圓如鏡、平靜無波,故被漁民稱作照鏡環,陸上山崗叫照鏡嶺。

「吊頸嶺」
20世紀初,香港大部份富豪都是英國人。很多人都知道英國人很愛優質、奢侈、豪華的生活,對於自己吃的十分注重。1905年,一個名叫倫尼(Albert Herbert Rennie)的加籍退休公務官眼見香港沒有一間像樣的麵粉廠,於是專門由加拿大運用料到香港,於當年環境優美的照鏡環附近興建麵粉廠。不過卻因為成本過高及質素欠佳而於1908年4月宣佈倒閉,並於4月14日自盡。有指他是在距麵粉廠廠址3公里外的鯉魚門水域跳海自盡,不過又有傳聞指他在麵粉廠上吊自盡而死,因此亦產生了「吊頸嶺」這個戲稱。
另一方面,該地的英文名稱因這間麵粉廠而稱為「Rennie's Mill」(倫尼的磨坊),直至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才將英語名稱改回調景嶺的中文音譯(Tiu Keng Leng)。

調景嶺寮屋區
1948年國共內戰,戰事由黃河流域蔓延至長江流域。很多戰敗及受傷的國民黨成員都南逃到廣州,但最後都失守。大部份國民黨黨員都逃到台灣,但亦有很多逃到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即使是當年的共產黨都不敢進兵。於是很多國民黨都到了香港。其實國民黨餘兵最初都不是住在調景嶺的,當年港英政府把他們安置到香港島摩星嶺公民村,然而在1950年6月18日,一群約八十餘的左派學生前往摩星嶺難民區向老兵們挑釁,最後更演變成流血衝突。
1950年4月18日,香港政府行政局的會議上,擬定於犘星嶺難民營搬遷到大嶺山的梅窩。後來因當地村民強烈反對,把這群老兵和家眷遷往調景嶺。後來,香港政府取「吊頸嶺」的諧音,改稱「調景嶺」,有「調整景況」之意。
早年其位置十分偏僻,比犘星嶺荒蕪得多,自成一角。山上沒有水沒有電,就連半點生活條件都沒有。沒有道路往外面。對外的交通工具只有前往筲箕灣的渡輪。後來政府開始開發將軍澳新市鎮,寶琳路開始興建,才有一條把連接往調景嶺的陸上交通工具。但另一方面,由於該區遠離城市的污染,但要前往市區仍然十分方便,使部份呼吸系統有毛病的人刻意搬往當地居住,而不願遷往路程更遠的新界區。
調景嶺具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嶺內各學校於每年10月10日都會放假及全村舉行儀式紀念國民政府成立,並長年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英國統治時期並不刻意干預這些活動的進行。
政府初時在調景嶺興建超過一千個只以油紙塔建簡陋A字屋棚,長闊高均約為八尺,每個A字棚往四個人。這次搬遷人數共6,921人,包括5,592名男性,1,329名女性。(據1950年的調查,這六千餘人中,大數為成年男性,年齡介乎二十至四十歲之間。十六歲以上的婦女只有577人,十五歲以下兒童則有610人;傷殘人士1,763人,他們的家屬有477人。居民來自不同省份,當中大半是退伍軍人,但也有不少是政界與學界人士,甚至包括國大代表、立法委員、中學校長等。據說他們一般不會輕易表露過去在大陸的身分。其後,陸續有更多人從外頭搬到這裡,僅半年不到,估計沒有飯票而居往在調景嶺的人口已達五、六千以上。換言之,1950年12月,調景嶺的人口已逾一萬。居民以難民自居,由當時的社會局(社會福利署前身)派發糧食,後期由港九熱心人士組成港九救委會開展救濟工作,並在營內設立難民服務處提供協助,另外天主教教會及基督教方面亦提供就業,教育等大力協助,村內曾設有多間學校如天主教鳴遠中學,慕德中學等,基督教靈實醫院亦隨後建立。
隨著居民出外打工及開始山寨式手工,生活漸漸改善,並形成倚山而建,橫區而治的獨特社區,政府在村內只設郵局及消防局,警署在山頂上,村民自設治安隊巡邏以防左派入村及在水源下毒,守望相助,而台灣方面曾安排渡輪接載部分退役國軍返台灣。

寮屋區清拆
但隨著香港主權即將移交,及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政府於1995年4月4日正式宣佈清拆調景嶺寮屋區,寮屋區在1996年4月至7月期間清拆,所有居民在政府賠償下,被遷徙至其他地區,約有六千五百名調景嶺平房區居民獲安置入住公共房屋,當中很大部份的人都遷進了將軍澳的厚德邨。直到現在,他們還過著跟從前在調景嶺一樣的守望相助的生活。

調景嶺原址現在正在興建新的公屋,附近亦有私人屋苑。區內原設有的調景嶺中學在調景嶺清拆之前已遷往康盛花園改為景嶺書院。今日的調景嶺交通方便,地鐵將軍澳綫在調景嶺設有調景嶺站。
2007-08-30 6:14 am
調景嶺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近年發展成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份。正確位置是將軍澳的西南面,由三家村天后古廟的魔鬼山尖角位向將軍澳灣開始已經是調景嶺。

地名來源

地鐵翠嶺路調景嶺站入口調景嶺一地可考的最早名稱叫「照鏡環山」(或作「照鏡嶺」);因為當時該地的海灣規圓如鏡、平靜無波,故被漁民稱作照鏡環,陸上山崗叫照鏡嶺。
「吊頸嶺」
20世紀初,香港大部份富豪都是英國人。很多人都知道英國人很愛優質、奢侈、豪華的生活,對於自己吃的十分注重。1905年,一個名叫倫尼(Albert Herbert Rennie)的加籍退休公務官眼見香港沒有一間像樣的麵粉廠,於是專門由加拿大運用料到香港,於當年環境優美的照鏡環附近興建麵粉廠。不過卻因為成本過高及質素欠佳而於1908年4月宣佈倒閉,並於4月14日自盡。有指他是在距麵粉廠廠址3公里外的鯉魚門水域跳海自盡,不過又有傳聞指他在麵粉廠上吊自盡而死,因此亦產生了「吊頸嶺」這個戲稱。

另一方面,該地的英文名稱因這間麵粉廠而稱為「Rennie's Mill」(倫尼的磨坊),直至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才將英語名稱改回調景嶺的中文音譯(Tiu Keng Leng)。


[編輯] 調景嶺寮屋區
1948年國共內戰,戰事由黃河流域蔓延至長江流域。很多戰敗及受傷的國民黨成員都南逃到廣州,但最後都失守。大部份國民黨黨員都逃到台灣,但亦有很多逃到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即使是當年的共產黨都不敢進兵。於是很多國民黨都到了香港。其實國民黨餘兵最初都不是住在調景嶺的,當年港英政府把他們安置到香港島摩星嶺公民村,然而在1950年6月18日,一群約八十餘的左派學生前往摩星嶺難民區向老兵們挑釁,最後更演變成流血衝突。

1950年4月18日,香港政府行政局的會議上,擬定於犘星嶺難民營搬遷到大嶺山的梅窩。後來因當地村民強烈反對,把這群老兵和家眷遷往調景嶺。後來,香港政府取「吊頸嶺」的諧音,改稱「調景嶺」,有「調整景況」之意。

早年其位置十分偏僻,比犘星嶺荒蕪得多,自成一角。山上沒有水沒有電,就連半點生活條件都沒有。沒有道路往外面。對外的交通工具只有前往筲箕灣的渡輪。後來政府開始開發將軍澳新市鎮,寶琳路開始興建,才有一條把連接往調景嶺的陸上交通工具。但另一方面,由於該區遠離城市的污染,但要前往市區仍然十分方便,使部份呼吸系統有毛病的人刻意搬往當地居住,而不願遷往路程更遠的新界區。

調景嶺具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嶺內各學校於每年10月10日都會放假及全村舉行儀式紀念國民政府成立,並長年掛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英國統治時期並不刻意干預這些活動的進行。

政府初時在調景嶺興建超過一千個只以油紙塔建簡陋A字屋棚,長闊高均約為八尺,每個A字棚往四個人。這次搬遷人數共6,921人,包括5,592名男性,1,329名女性。(據1950年的調查,這六千餘人中,大數為成年男性,年齡介乎二十至四十歲之間。十六歲以上的婦女只有577人,十五歲以下兒童則有610人;傷殘人士1,763人,他們的家屬有477人。居民來自不同省份,當中大半是退伍軍人,但也有不少是政界與學界人士,甚至包括國大代表、立法委員、中學校長等。據說他們一般不會輕易表露過去在大陸的身分。其後,陸續有更多人從外頭搬到這裡,僅半年不到,估計沒有飯票而居往在調景嶺的人口已達五、六千以上。換言之,1950年12月,調景嶺的人口已逾一萬。居民以難民自居,由當時的社會局(社會福利署前身)派發糧食,後期由港九熱心人士組成港九救委會開展救濟工作,並在營內設立難民服務處提供協助,另外天主教教會及基督教方面亦提供就業,教育等大力協助,村內曾設有多間學校如天主教鳴遠中學,慕德中學等,基督教靈實醫院亦隨後建立。

隨著居民出外打工及開始山寨式手工,生活漸漸改善,並形成倚山而建,橫區而治的獨特社區,政府在村內只設郵局及消防局,警署在山頂上,村民自設治安隊巡邏以防左派入村及在水源下毒,守望相助,而台灣方面曾安排渡輪接載部分退役國軍返台灣。


[編輯] 寮屋區清拆
但隨著香港主權即將移交,及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政府於1995年4月4日正式宣佈清拆調景嶺寮屋區,寮屋區在1996年4月至7月期間清拆,所有居民在政府賠償下,被遷徙至其他地區,約有六千五百名調景嶺平房區居民獲安置入住公共房屋,當中很大部份的人都遷進了將軍澳的厚德邨。直到現在,他們還過著跟從前在調景嶺一樣的守望相助的生活。


[編輯] 現況
調景嶺原址現在正在興建新的公屋,附近亦有私人屋苑。區內原設有的調景嶺中學在調景嶺清拆之前已遷往康盛花園改為景嶺書院。今日的調景嶺交通方便,地鐵將軍澳綫在調景嶺設有調景嶺站。


[編輯] 調景嶺巴士小記
以前調景嶺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由一些當年國民黨餘兵南逃下來的地方,難民營建立後,才陸續建立對外的交通管道,初期主要依靠港島筲箕灣往來鯉魚門之間的汽輪,1953年以後才有居民義務修築山路前往市區,至於汽車道路更要在1956年才修築通行,就是現時的寶琳南路,第一條服務調景嶺的巴士路線為九巴路線 30,於1962年1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往來九龍城碼頭至調景嶺,1967年2月20日縮短至彩虹,在六七暴動時暫停服務,直至1971年12月20日才重投服務,是暴動前路線最遲重投服務的一條,1973年7月16日起更改編號為 90。 由於 90 途經的安達臣道,路面崎嶇不平,長久以來都是以亞比安 Chieftain CH13AXL 掛帥,但亞比安年事已高,需要另覓合適的巴士取代之,加上要與往來觀塘及調景嶺專線小巴 10 及 10A 競爭,1987年9月19日全線改派豐田 Coaster 廿四座空調小巴行走,是第一條由全普通轉為全空調服務而沒有更改編號的非機場路線,1989年6月20日起增設經四順及秀茂坪的 290。為方便居於調景嶺的學生往來將軍澳的學校,1989年11月20日起增設平日上下課時間 90 更提供往寶琳的特別服務,1993年9月1日延長至坑口,以循環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安達臣道及寶琳南路是不設分站,不過乘客如欲上落時,上車時可在任何一個合適的地方截停車輛便可登車,而下車時只需按下車鐘,車長亦會在合適的地方停下來讓乘客下車,這項安排在以前的郊區巴士路線很常見,現時已不復見。 1982年,將軍澳新市鎮正式發展,當年規劃發展將軍澳已經列明會清拆調景嶺。1995年4月,政府正式清拆調景嶺,大部份居民陸續遷出,1996年10月13日,290停止服務,一週後(10月20日)90 亦停止服務,專線小巴 10 及 10A 亦在同一時間,轉型為前往慧安園的 10M。調景嶺亦開始進行重建,相隔了四年半,位於將軍澳南新建的景嶺路通車,第一條再次踏足調景嶺的巴士路線,是新巴 796A,不過今日的調景嶺,已經變成高密度住宅,而英文譯音也由以前的「Rennie's Mill」改為中文直譯的「Tiu Keng Leng」。 由1987年至1996年在 90 及 290 服役的豐田小巴缺點都不少,載客量低、採用全手動波箱、車長要轉身才能看到錢箱、不設企位導致在滿座時車長要阻止乘客上車,爭執難免,1991年豐田已開始退役,由於車齡並不高,因此主要是捐給慈善機構,或駛上國內繼續服務。


收錄日期: 2021-04-19 01:03: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28000051KK040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