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上面嗰幾位,你哋都冇俾發問者萬里長城的傳說
圖片參考:
http://www.sowerclub.com/fmpic/200502/99216.jpg
圖片參考:
http://www.sowerclub.com/fmpic/200502/99255.gif
圖片參考:
http://www.sowerclub.com/fmpic/200502/99257.jpg
萬裡長城
悠久的修建歷史,巨大的建築規模
修建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周代。當時周宣王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襲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紀,許多諸侯國,如齊、魏、趙、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長城,以防鄰國的人侵。 公元前22l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全國。 不久,便下令開始修築長城,把秦、燕、趙等國北部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增築、擴建,築成西起臨挑東達遼東的秦長城。 漢武帝時也曾數次修築長城,用來保護河套、隴西等地以及東西往來的交通。
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邊境修築高大的城牆,將列城和烽火台連接起來,綿延不絕,故稱長城。 當時各諸侯國的國土面積大小有別,故各國的長城也互有短長。 據文獻記載和遺跡顯示∶楚長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漢水,越鄧縣、內鄉嶽山至沁陽,總長近500乾米;齊長城起於今山東平陰,經泰安、萊蕪、章丘、淄川、臨胸、安丘、諸城,至膠南人海,總長達500乾米;魏長城起自華山,沿黃河北行,長300乾米;燕長城有兩道,南長城長約250千米;北長城長約650乾米。 這些長城自成體系,互不聯貫,比起秦、漢的長城,大有遜色。
秦長城西起今甘肅東部,經今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和遼宁等省、自治區、直抵鴨綠江,長達5000多乾米。 漢長城更長於秦長城,達l0000餘乾米。至今,散佈在新疆至河北數省、自治區之間的漢長城烽魑遺跡仍處處可見。 此後,北魏、隋朝都有修築長城的記載。 公元5~7世紀,北魏、北齊、北周相繼修築的長城各有650、l000和l500乾米。公元l2世紀,金代也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至外貝加爾地區修築長4000多千米。 明代為防止元代北逸殘佘勢力南下侵擾,也不斷地修築北方長城。 明朝修築長城的工程延續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長城東起鴨綠江,西達祁連山麓,全長7300多乾米;中葉以後經過修繕的自山海關至嘉峪關一線的長城比較完好,便被人誤為是歷史上長城的起點、終點。
實際上,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及以後各朝代修建的長城長度相加超過50000乾米。 。所以長城堪稱是“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的偉大工程奇蹟。 修築長城的工程之巨大,確實驚人,僅以明代修築的長城估算,需用磚石5000萬立方米,土方一億五幹萬立方米。 如用來鋪築寬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繞地球兩周有佘。歷代為修築長城動用的勞動力數量也十分可觀。 據歷史文獻記載∶秦代修長械除動用三十至五十萬軍隊外,還徵用民夫四五十萬人,多時達到一百五十萬人。 北齊為修長城一次徵發民夫一百八十萬人。 隋史中也有多次徵發民夫數万、數十萬乃至百萬人修長城的記載。
複雜的地形、奇特的結構
長城作為防禦工程,它翻山越嶺,穿沙漠,過草原,越絕壁,跨河流,其所經之處地形之複雜,所用結構之奇特,在古代建築工程史上可謂一大奇觀。 在沙漠地區,幹裡流沙,缺少磚石,漢長城採用當地出產的礫石和紅柳,分修築充分發揮礫石抗壓性能和柳枝的牽拉性能,這兩種材料結合砌築的城體非常堅固,經歷兩幹多年風沙雨雪的衝擊,不少地段仍屹立高達數米。 在西北黃土高原地區,長城大多用夯土夯築或土坯壘砌,其堅固程度不亞於磚石。 如甘肅的嘉峪關長城牆體,修築時專門從關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運黃土,夯築時使夯口相互咬實,這種牆體土質結合密實,牆體不易變形裂縫。 明代修築長城以用磚、石砌築和用磚石混合砌築為主。 牆身表面用條石或磚塊砌築,用白灰漿填縫,平整嚴實,草根、樹根很難在縫中生長,牆頂有排水溝,排除雨水保護牆身。
長城在重要的道口、險峻山口、山海交接處設置關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 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長城下設水關,使河水通過。 出於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遠處建有突出的牆台,便於左右射擊靠近牆體之敵;相隔一定距離又有敵樓,用來存放武器、糧草和供守卒居住,戰時又可用作掩體。 在長城沿線還建有獨立的烽熔、烽台,用於在有敵來犯時,舉火燃煙,傳遞信息。
長城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自從長城開始修建以來,在長城內外,就演出了許多壯麗的歷史活劇。 許多驚心動魄的偉大戰役就在這裡發生,許多改朝換代事都與固守長城的得失有關,可以說大郭中國歷史都是在長城內外寫就。 隨著長城內外著名戰例的發生,也湧現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許多軍事家和政治家,大大豐富了長械這座豆古建築的文化內函。戰國時代李牧在趙國主待修建長城並利葡長誡抗擊匈奴侵犯,立下豐功偉績,開創車代壁壘防禦戰的光輝戰例,受到廣大人民謝印,為紀念他的功績,後人在雁門關修築斧牧洞以為紀念,至今詞堂遺址尤存。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十大奇蹟之一.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 始建於春秋戰國(公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宁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宁等地。 沿線險要或交通要衝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 最初修築長城的是戰國時代的燕、趙等國,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異族的侵襲。
秦始皇后來將這些斷斷續續的長城連接起來。 據說當時動用了三十萬的兵士和數百萬的人民與奴隸。 不過,長城並不能達到完全防止異族入侵的效果。因為長城完成之後,北方異族依然常跨越長城,偷襲中國邊境的村落,搶奪農作物或家畜。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 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 長城的建材係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 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長城東段經過山地或丘陵地,古稱「塹山堙古」、「用險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偉;中段、西段都在乾燥區域,人煙稀少,僅色荒涼。 如果登臨其間的雁門關、居庸關、古北口或山海關,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將令人嘆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
依個網都有介紹萬里長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9F%8E
傳說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bdhhxlyw.com/files/2005_12_3/200512318463124317318.asp&sa=X&oi=translate&resnum=2&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8%2590%25AC%25E9%2587%258C%25E9%2595%25B7%25E5%259F%258E%25E5%2582%25B3%25E8%25AA%25AA%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G
同埋依個網
http://home.stlouis.edu.hk/~artlai/comp_ng_ching_fuk.htm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