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過橋米線的由來?
關於過橋米線的由來,有入認為,這是夾米線入碗時,好像用米線在兩碗之間搭架一橋而得名。但是,老百姓更相信一個民間故事中所說的原由:
從前,蒙自一位秀才為了應考,他把自己關在南湖中的小島上,日夜攻讀。妻子每天給他送飯,因路遠飯菜常常涼了,秀才便不愛吃。怎麼辦呢?一天妻子燉了一隻肥母雞,她用土罐盛了雞湯,帶上秀才愛吃的米線和佐料,用竹籃裝了送去,當她端湯罐時,手被燙得縮了回來。原來,雞湯上飄浮著一層厚厚的雞油,保持了溫度。於是,她把佐料放入湯內涮燙,再放入米線。秀才吃得熱乎乎的,味道也覺著格外鮮美。大加讚楊,因為妻子送飯必須經過一橋.秀才便笑著對妻於說:“就把你今兒做的美餐叫做過橋米線吧。” 從此,過橋米線便在民間傳開了。
http://enews.cc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278.asp
過橋米線歷史
過橋米線具體始於何年代已無法考證。比較統一的說法是,過橋米線源於滇南的蒙自,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當年一書生為求功名寒窯苦讀(有說法是在蒙自縣城南湖的湖心亭讀書),賢惠的妻子為了讓丈夫能在寒冬吃上又有營養又能祛寒的食物,想到了容易製作的米線。用一大砂鍋單獨呈裝雞湯或豬骨頭湯,米線及其它配料另裝在其它容器中。吃的時候,將二者混合,就成為一碗熱氣騰騰營養豐富的米線。這樣的分裝有兩個好處:1. 湯料表面形成的油膜阻斷了熱氣,起到了保溫的效果;2. 湯料和主食分裝可以避免長時間不吃,主食被泡爛的情況。這位賢妻的發明不僅讓她的相公無後顧之憂,發奮苦讀,最終金榜題名,更為後人留下一道傳統美食。
過橋米線名稱由來
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妻子為丈夫送米線時要過一座橋。因此當丈夫問妻子這種新奇的吃法叫什麼名字時,妻子臨時杜撰為「過橋米線」。另一種說法認為這個名字來自於米線的吃法。由於要把新鮮米線從一個碗挑到另一個裝滿湯料的碗內,其過程類似一橋飛渡兩碗間,因此謂之為「過橋米線」。
還有一種說法稱妻子在過橋給丈夫送飯時摔了一跤,其籃子里裡帶的熱肉湯不慎潑入碗中的生肉裡。後來打開一看發現肉已經燙熟,而且味道鮮美。因起源於過橋摔一跤,於是這種吃法的米線便得名為過橋米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1%8E%E6%A9%8B%E7%B1%B3%E7%B7%9A
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