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盂蘭節、中元節、鬼節是同一個節慶,講的是相同的事,但因為
來源不同, 所以有不同的名稱。
起源自佛家
盂蘭節是佛家的講法, 故事來自「目蓮救母」。佛祖釋加牟尼弟
子目蓮,是一位孝子,於練就通天眼後,看到母親在地獄受盡苦難,
身體被倒懸着,所有食物一到嘴裡都變成火焰。目蓮心痛極了,於是
破地獄,救母親,與牙差大打出手。後來,佛祖出面調停,着目蓮唸
「盂蘭經」,「盂蘭」即倒懸的意思,可以救母親倒懸之苦。而且一唸
此經,四方諸神都會前來,共同拯救其母。目蓮在農曆七月十五這天
唸「盂蘭經」, 終於救得母親脫離苦難。
道教方面,稱盂蘭節為中元節。在道教的系統裡,本有農曆三月
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以及十月十五日的「下
元節」。在道教中,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地官」持人鬼錄簿,檢閱
善惡,若被選中,則永世難以超脫。因此,這一天,餓鬼囚徒、十方
大聖都會齊集起來,道士則會供奉花果、設壇頌經,作法事,期望地
官赦罪, 有普渡之意。
因此,不論佛教或道教,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都有活動普
渡眾生。
燒街衣的故事
旅發局在其網頁上這樣介紹「盂蘭節」﹕「香港俗稱為『鬼節』,
傳說農曆七月鬼魂可以到來人間,很多市民會在路邊焚燒冥紙香燭超
渡遊魂,銅鑼灣摩頓台或佐治五世公園更有京劇上演,以超渡這些鬼
魂」。旅發局對很多香港節慶都有介紹, 甚至包括一些較不為人熟悉
的節慶,如猴王誕、譚公誕等,但都精簡得厲害。彷彿說多了,便會
破壞了這個節日,所謂的「一說便俗」。對於旅發局來說,「在路邊焚
燒冥紙香燭」和「京劇上演」就是這個節慶的特色。
但是,燒冥紙是怎樣來的呢﹖ 據說,蔡倫發明造紙,因而財源滾
滾來。其兄嫂見財心起,東施效顰的造起紙來,由於急功近利,結果
紙質差劣,無人問津。蔡倫嫂子心生一計,自己睡在棺材裡,叫家人
要哭得死來活去,並同時焚燒賣不出去的紙。準備好後,她便趁鄰居
都過來慰問的時候,忽然從棺材裡醒過來,說自己本已到了陰間,受
盡折磨,後來家人燒了紙給她,原來這些紙,到了陰間,成了紙錢,
有了這些紙錢, 她可以免受折磨, 更可以贖回性命, 返回陽間。
於是,燒冥紙給死去的人便成了一種民間習俗,以便他們在陰間
有個錢傍身, 可以穿得暖、吃得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