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坦蕩,小人經常心緒不寧。”
【出處】 論語˙述而第七(不是論仁,論君子,這只是課本上後補的名字)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c4723.htm
【讀解】 君子光明磊落,不憂不懼,所以心胸寬廣坦蕩;小人患得患失,忙於算計,又每每庸人自擾,疑心他人算計自己,所以經常陷於憂懼之中,心緒不寧。
「坦蕩蕩」是指胸襟廣闊,「長戚戚」是指心懷憂慮。
【背後意義】
君子與小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標不同,決定了他們的境界也不同。
君子所追求的是治國、平天下,所以會以天地之間自然為胸懷,那肯定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君子具有道德修養,目光遠,大行事以義理為準則,不計較利害得失,只求內省不疚,心地寬坦。
而天地間則無所不有,有善有惡、有高山有峽穀,有美麗有醜陋,所以君子自然會容納萬事萬物,如此一來還不坦蕩蕩、心安理得嗎?
小人所追求的只有名利和權位,而這些東西並不會停止在一個人那裡不移動,所以他們會患得患失,永遠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安寧。
沒有富貴盼富貴,奮鬥不息更而鬥爭不停;有了富貴怕失去,日夜難安。所以他們會經常憂戚慘慘,終不得內心安寧及幸福可言,真正貧窮之人。
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君子都會樂以忘憂的;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貴,小人都是戚戚無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