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

2007-08-26 6:53 am
唔該幫我張下面果篇野譯成白話文吖~!!!!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 要120字左右!!!!

回答 (3)

2007-08-26 7:04 am
✔ 最佳答案
有一天,孔子經過泰山旁邊,看見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傷心,他便俯身仔細傾聽。
他讓弟子子路去問那婦女,為何哭得那麼淒慘像是接連遇到幾樁傷心事似的。
她告訴孔子,她的公公、丈夫和兒子都是死於虎口的。
孔子奇怪為甚麼她一家仍不離去呢?
原來是因為這裏沒有苛政的迫害,所以寧願忍受惡虎的肆虐。
孔子聽後十分感歎,叫弟子緊記:「暴虐的政治比老虎還厲害。」
2007-08-27 12:48 am
【語譯】
孔子路經泰山,一婦人在墓旁悲哭。孔子倚著車前的橫木聽見,叫子路問她:「你這樣哭,像有很大的悲傷。」婦人答:「是啊!先前我家翁死於虎口,我的丈夫也死於虎口,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殺了。」孔子問:「你為何不搬家?」婦人答:「這裡沒有嚴苛的政治。」孔子對學生說:「你們記著!嚴苛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兇猛啊!」 (120字)
2007-08-26 6:57 am
苛政猛於虎禮記

孔子過泰山1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2式3而聽之。使子路4問之,曰:「子之哭也5,壹似重有憂者6。」而7曰:「然8,昔者9吾舅10死於虎,吾夫又死焉11,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12不去13也?」曰:「無苛政14。」夫子曰:「小子15識16之,苛政猛於虎17也。」



注釋

1.泰山:魯國名山,在今山東省中部。
2.夫子:古代對老師的尊稱,這裏指孔子。
3.式:通「軾」,古代車前的橫木。這裏作動詞用。古時男子乘車,是站在車上的。在車
上表示敬意時,就俯身用手扶軾。這裏顯示孔子對哭墓婦女的同情和關注。
4.子路:孔子的弟子。
5.子之哭也:你哭成這個樣子。
子:「你」的敬稱,這裏指哭墓的婦人。
6.壹似重有憂者:實在很像有深沉的悲痛似的。
重:○粵[仲], ;○漢 。這裏解作沉重。「重」另一解作重複,表示連接、積累。
壹:實在、真的。
7.而:乃、就、於是。
8.然:是的。
9.昔者:從前。
10.舅:指丈夫的父親,即家翁。
11.焉:於此,「此」指老虎,意謂被老虎咬死。
12.何為:為甚麼。
為:○粵[圍], ;○漢[wéi]。這裏作助詞,常跟「何」相應,表示疑問。
13.去:離開。
14.苛政:苛刻殘酷的政治。
15.小子:古代長輩對後輩的稱呼。這裏指子路。
16.識:○粵[志],[dz2i3];○漢[zhì]。同「誌」,記住。
17.猛於虎:比老虎更厲害。

作者簡介

《禮記》一書,輯錄了戰國至秦漢間,儒家學者對禮制的解釋、說明和補充的資料,共四十九篇。《禮記》不是一人一時之作,各篇作者多已不可考。現時通行的《禮記》,是由漢代戴聖輯錄。《禮記》不僅記載了許多禮節的細則,而且詳盡地論述了各種典禮的意義和制禮的精神,透徹地闡釋了儒家的禮治思想,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情況和文物制度,亦很有參考價值。

本文選自《禮記‧檀弓(下)》。




賞析重點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抨擊苛政,但文中並沒有正面描寫或論述苛政,而是通過婦人訴說家人屢喪虎口的悲慘遭遇,從而帶出苛政之為害更甚於猛虎的道理。

有一天,孔子經過泰山旁邊,看見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傷心,他便俯身仔細傾聽。他讓弟子子路去問那婦女,為何哭得那麼淒慘,像是接連遇到幾樁傷心事似的。她告訴孔子,她的公公、丈夫和兒子都是死於虎口的。孔子奇怪為甚麼她一家仍不離去呢?原來是因為這裏沒有苛政的迫害,所以寧願忍受惡虎的肆虐。孔子聽後十分感歎,叫弟子緊記:「暴虐的政治比老虎還厲害。」

文章從泰山側婦人在墓前悲哀慟哭 墨。荒山、墓地、哀號,構成了表現主題所需要的背景。「夫子式而聽之」一語,是文章的轉折。一個「式」的動作,把孔子關注之情刻劃得細緻入微,也因此才有派遣子路問個明白的舉動。接 ,文章轉變了 述的角度。先是子路與婦人的對話。子路一句「壹似重有憂者」,引起了對方的強烈反應。她直率地承認自己確是「重有憂」,「然」的答詞,語氣果斷、肯定。接 ,她便訴說一家三代慘死虎口的悲劇。婦人的答話,雖已表明了她痛哭的原因,但還未揭露問題的根本。因此,文章轉入孔子與婦人的對話。面對猛虎殺人的慘劇,一代又一代,為甚麼還不早早離去避開虎患呢?孔子不禁生了這樣的疑問。婦人的答話,只是簡短的「無苛政」三字,但已足以令人震憾。至此,孔子猛然領悟「苛政猛於虎」的道理,點出了文章的主題。

文中以虎患和苛政相類比,巧妙地取物喻理,以老虎殺人的具體事實,說明了苛政荼毒人民的抽象道理,言簡意賅,含義深刻。


收錄日期: 2021-04-11 20:22: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825000051KK052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